唐驳虎:“变态热”成夏季常态?趁降温最好把它换了

告别45℃超高温,如何应对愈发极端的热浪?

终于降温了!随着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南下,中央气象台预告,从8月26日起,四川盆地、江南地区的高温范围有所减小、强度较前期减弱;到8月31日,南方大部分高温消退,高温过程基本结束

但这场令人难忘的气象灾害事件,也非常值得总结和展望。从7月7日到8月31日,这场盘踞在长江流域的高温(日最高气温超过35℃)史无前例地整整持续了55天。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评估,从6月1日到8月15日,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陕西、新疆等10个省区的夏季高温日数均为自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上海、湖南、山东、甘肃、宁夏、云南6个省市区为历史第二多,福建、重庆为史上第三多。这次全国性高温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等特点。

全国共有914个国家级气象站(占全国总站数37.7%)达到极端高温标准,高温持平或突破历史极值的国家级气象站多达262个。

尤其是40℃以上范围为历史最大,覆盖国土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出现了从成都到上海的千里40度高温带。

8月12日下午6点,中央气象台正式发出历史上首个国家级(涉及四个省以上)高温红色预警。

综合考虑平均强度、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这次高温热浪事件的综合强度已经达到61年完整气象观测史上最强。

大地燃烧在赤日烈焰下,创纪录的高温热浪紧紧覆盖着整个长江流域。

这不仅是连接10天甚至20天的超39℃、40℃甚至42℃、43℃最高温,还包括了超过30℃的凌晨最低夜温、超过33℃的日出温度,热度极端、热力持久、夜温罕见,热得难以喘息,空调全天都要竭力运转。

60年来最严重的高温,旷日持久的极端灼热,以及带来前所未见的夏季重度干旱,严重影响了近5亿人的生产与生活。这无疑也是一场气象灾害。

▎ 2022年8月20日,重庆,人们坐在长江支流嘉陵江的河床上。由于持续的高温天气,重庆受到干旱的影响

令人痛心的是,一些家里没空调或者舍不得吹空调的农村老人,甚至因为得热射病而去世。而由于江河干旱、水力发电短缺和空调用电负荷剧增,大批工厂为保民生而限电停产,放高温假。

想必,每个亲身经历和有耳闻的人都想知道,今年夏天究竟是怎么了?直接原因当然是副热带高压。

副高连控长江50多天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直接影响中国气象最重要的天气系统,位置和强度直接影响中国的夏季气象。

至于副高从何而来,以及它的位置变化与夏季降雨的关系,在2020年的长江洪水、2021年的河南暴雨、山西暴雨事件中都已反复说明过,本文就不再重复了。

前几次气象灾害都是关于副高北侧的雨带,而这一次,副高却带来了强烈的高温伏旱 。因为副热带高压本身就代表着晴朗干热的夏天。

为何今年的副热带高压以空前的强度持久稳定在长江流域?这与背后驱动的热带太平洋水温紧密相关

这就是同样在气象上鼎鼎大名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它们是指赤道热带地区,太平洋中东部的表面海水温度。

厄尔尼诺是海温偏高,拉尼娜是海温偏低。两者以年为周期不断转换、循环往复。它们是全球特别是亚太地区气候变化的重要指征。

因为沿着赤道有着表面的信风、洋流和深层海水的反向暗流循环,当拉尼娜事件出现时,赤道中东太平洋表面海温偏冷。

但是在太平洋另一边,处在赤道太平洋西岸的印尼-马来群岛一带,表面海温却变得偏高,进而循环增强了北侧的副热带高压。

当厄尔尼诺事件时,局面则相反。所以,当厄尔尼诺事件时,夏天的副热带高压就强度减弱,盘踞在广东、南岭一带徘徊不前,不再北进。

而在副高控制区域往北的长江流域,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从西南方向绕来的印度洋-南海季风水汽,就在副高的北缘与热空气相会交战,造成降雨连绵不断,这就造成了长江流域的洪灾。

而当拉尼娜现象出现时,副热带高压就会得到加强,但是有两种表现,更多见的一种是极端北进。

例如去年(2021年)的夏天7月,副热带高压直接跳到了东北,在造成东北高温(黑龙江37℃)的同时,也让平时副高控制的东南沿海“门户大开”。

这时在东海、西北太平洋恰好又有台风生成,像增压泵一样源源不断地把巨量水汽送入内陆。

太平洋水汽长驱直入,最终在副高的西南缘、太行山前冷暖相会,形成强降雨,这就是去年的河南北部特别是郑州特大暴雨。

但拉尼娜事件下的副热带高压,还有另一种表现,那就是势力异乎寻常地强,但是不再北进,而是持久盘踞在长江流域。这与中高纬度的西风带波动有关。

另外,在整个人类历史中,厄尔尼诺/拉尼娜都一直存在,但不是每年都形成气象灾害。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一般都是在北半球的秋冬季节开始并增强,第二年春天3月减弱,夏季是转换期。

而如果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到每年5月份仍很强,就会在东亚大陆的夏季制造洪水或者干旱。今年的夏季长江流域高温旱热,就是因为拉尼娜一直持续到7月份,还可能持续第三年所致。

正是在这样的拉尼娜事件驱动下,今年的副热带高压异常强大,又持续稳定在长江流域,这就是造成夏季长时间极端高温天气的背后原因和直接原因。

惊人的极端高温

当然,众所周知,创造极端高温的还有全球变暖的大背景。2022年的北半球夏季,极端热浪席卷了大部分地区,中东、欧洲、俄罗斯、北美等地都遭遇历史级别的极端高温。

根据2014年发布的IPCC第五次科学评估报告,近130多年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始终处于增长趋势,大约升高了0.85℃。

尤其是1970年代后,全球温度加速变暖。1983~2012年是过去1400年来最热的30年。而2012年后全球变暖进一步加速,人类需要“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

另外全球变暖存在区域差异:陆地升温速率高于海洋,中纬度地区增暖比低纬地区快,而我国的变暖幅度更是明显高于全球 ——近60年来,全国地表平均气温升高1.38℃。

气候变化对于全球气温的影响,不仅在于平均气温的升高,更在于极端天气现象显著增多。 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的频率都有增加,其中极端高温因为变暖的趋势更加频繁。

相比长江下游的江浙沪,只受到西太副高控制,四川和重庆还受到大陆高压和焚风增温效应影响,加剧了热浪的严重程度,使得近期四川盆地东部成为了全国高温中心 。超过40℃、42℃的高温比比皆是。

8月18日重庆北碚国家级气象站气温升至45℃,这是首次在新疆之外的国家级气象站测到45℃高温。另外,在重庆市中心的沙坪坝气象站,凌晨的“最低温度”也达到了35℃,空调全天都要竭力运转。

需要说明的是,气象站测定的是气温,也就是大气温度。是放置在百叶箱里、遮阳通风的温度计记录的阴“凉”处空气温度。

这和人体皮肤感受到的体感温度不同。因为空气湿度高,阻止人体排汗散热,即使在避阴处,人体的体感温度会明显高于单纯的空气温度,换算可达50℃甚至55℃以上。

另外,在这样的极端高温下,空调很可能不堪负荷,导致制冷效果急剧下降。很多人抱怨,空调也不管用了。

这是因为目前我们国家销售安装的空调大多为T1气候类型,当室外环境温度超过43℃时,空调器就可能无法正常制冷或者工作效率就会很低。

即使气象台气温只有35℃左右,但如果空调外机装在西晒墙或者相对封闭的格栅中,实际工作环境温度也会达到并超过50℃,可能会导致空调外机自动保护而停机。

耐高温空调是新时代标配

所以夏季高温的地区,散热条件差的机位,应该关注空调的高温制冷能力 。领军品牌格力电器为此研发了耐极限高温的格力第二代冷酷外机。

它从设计和技术上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可实现高温制冷不衰减,更能在60℃超高温苛刻环境中,还能保持稳定的制冷能力。

第二代格力冷酷外机采用品质高效压缩机,提升风道系统整体性能,保证换热效率的同时,即使60℃高温环境,空调也能持续制冷稳定运行,轻松应对异常高温天气。

另外,第二代格力冷酷外机在冬天制热时表现也非常优秀。即使在-35℃的极端低温环境下,空调也能保持稳定制热运行,让温暖瞬息而至。

它选用的各方面材质耐高温程度也更高,可靠性更强,寿命更持久,敢于承诺十年保修。目前,格力第二代冷酷外机已经广泛应用于格力多款中高端系列产品上。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推动家电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格力电器对2021年3月1日起销售的家用空调提供10年免费包修服务)

另外,为减缓全球变暖,奋力零碳中国,格力成功研发光储空“零碳源”空调系统。可以直接接入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空调系统直接使用光伏系统发的电,实现空调用电的自给自足,完美解决电耗问题。

格力光储空“零碳源”系统,不仅实现了光伏发电的就地消纳、自发自用、直发直用、即发即用;如果搭配储能系统等一整套的设备,还可以把白天光伏发电系统过剩的电能储存起来,在晚上继续供电,提高光伏发电的利用率。

日前,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女士高票连任ISO/TC86/SC4制冷压缩机分委会主席,以技术实力为国际标准注入“中国智慧”。今年格力电器牵头制定的IEC TS 63349-2:2022光伏直驱电器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填补了国际空白,也为格力光伏空调产品打开国际市场。

经过格力人的不懈努力,现如今,格力在光伏空调系统领域的研发不止于大功率商用空调,还逐步在中小功率的家用空调领域发力,将“不用电费的空调”装进祖国的千家万户,成为零碳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总之,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极端气象事件也越来越频繁,持续时间更长。为了创造美好地球环境和人居环境,除积极采取行动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外,还需及早制定适应策略,多元协同构建新生态。

对于经历了2022年夏季高温事件的人们来说,更换更强力、更高效、更节能、更适应新环境的耐高温空调,应该是当务之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