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团队荣获“科学界的奥斯卡”

近日,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基金会宣布了2025年度“科学突破奖”获奖名单,包括30名南京大学ATLAS团队成员在内的研究人员共同荣获2025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基础物理学突破奖表彰了获奖物理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对希格斯粒子性质的详细测量研究确认了对称性破缺产生质量的机制、发现新的强相互作用粒子、研究稀有过程和物质-反物质不对称性、进行最短距离及最极端条件下的自然探索”。

2025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获奖者们分别来自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四大实验合作组——ATLAS、CMS、ALICE和LHCb实验。在这四大实验中,ATLAS和CMS合作组于2012年7月同时宣布发现希格斯玻色子,并持续深入研究其物理特性。ALICE实验专注于研究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即一种宇宙大爆炸后最初几微秒内存在的极端高温高密物质形态。LHCb实验则致力于探索物质与反物质的细微差异、基本对称性破缺现象,以及由重轻夸克组成的复合粒子(强子)的复杂能谱。通过这些极其精密的实验测量,LHC的四大实验将基础物理学研究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南京大学ATLAS团队情况

南京大学作为ATLAS中国组创始单位于1998年加入ATLAS国际合作组后, 在ATLAS实验探测器建造、维护和运行及其升级改造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物理分析研究中,特别是在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金山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南京大学ATLAS团队在入选美国《物理》期刊评选的2018年物理学十大亮点成果“发现希格斯粒子与重夸克的耦合”和2022年物理学十大亮点成果“希格斯粒子性质详细测量”两项成果中都做出了长期和关键性的贡献。2021年南京大学加入了王贻芳院士牵头的基金委卓越研究群体项目(原基础科学中心项目),金山教授作为骨干成员负责项目中的ATLAS物理研究部分。该项目的核心物理目标是希格斯粒子自耦合的测量,南京大学ATLAS团队在相关研究中作出了主要贡献。南京大学ATLAS团队成员共享2025年基础物理突破奖的殊荣是实至名归。

关于“科学突破奖”

“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在2012年设立,被誉为“科学界的奥斯卡”,是全球奖金最高的科学奖项,旨在表彰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工作,并弘扬基础研究对人类的重要性。

来源丨南京大学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