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过分的虚荣心理,很容易让你患有抑郁症

在生活中有些人非常向往虚荣,喜欢听别人说的阿谀奉承的言语来满足自我虚荣的需求,往往将自己的虚荣陶醉在思维当中,而在现实的生活当中,不可能处处都会让他享受到荣誉和赞美,当自己追求虚荣而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内心就会产生极大的挫折感,感到生活不如意,甚至失落感、忧愁郁闷感油然而生,在这种自我情绪低落的不良感受,所产生的情绪,不断积累,就会形成患有抑郁症危险的重要因素。

过分虚荣的人都非常敏感,很看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在现实中又不可能时时刻刻受到别人的追捧和赞扬,内心实际上是很复杂的,一旦得不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可,就往往会灰心丧气,胡思乱想,情绪也不稳定,甚至会怀疑自我人生,这时的情绪就会是满腔的怒气和怨恨,情绪的如此沮丧,也会导致他们抑郁。

过分虚荣的人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嫉妒心很强,如果发现别人在能力方面强出自己,就会感觉自己的地位和能力被贬低了,而得不到别人的重视,这时会产生很强烈的压抑感和危机感,嫉妒之心也就越发的强烈使自己在心里不能够达到平衡,让自己始终处在一种愤怒的情绪之中,这种痛苦的折磨也会使其是患有抑郁的因素。

每当过分虚荣的人,受到各种表扬和容易时,就会感觉自己超越了别人,内心就会产生十分高兴甚至狂喜的情绪表现,而恰恰是这种情绪的高涨性,并没有附带着持续性的存在,往往经过短暂的高涨情绪反应后,会很快跌落低潮,极为不稳定,当情绪高潮时,自然心花怒放,可是忽起忽落的情绪,往往是过分虚荣的人难以处于一种稳定的情绪状态,那么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就容易让抑郁症的显著特征出现,也是这种人容易患有抑郁症的因素。

心理学家认为,“虚荣心是自尊心的一种补充,所产生出来的过分表现,是为了让自己得到荣誉和引起普遍关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

如果一个人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只会追求面子上的事情,只要让自己的面子好看,就不会顾及其他客观上所存在的因素,很容易对社会造成危害,特别是在强烈的虚荣心驱使下,这种人会产生可怕的动机,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虚荣心的产生,是与人的需求和期盼有一定的关联,人类的需要和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尊重的需要包括对自我的名誉,地位,声望,权威等方面的需求。

实际上当我们每一个人有这份需求的时候,一定要与社会和环境,和我们自己所相符的地位来实现,而非与现实不符而又要强取豪夺的行为体现,来满足自己,如果是这样,就完全属于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来获取的,虽然暂时有可能自我能够得到某种满足,但他严重缺乏了道德伦理界限的规定范围之内的规定。

有人曾说,虚荣心是一种歪曲了自尊心,是有一定道理的,事实也确实如此,在某些人身上,特别是这些爱慕虚荣心的人,他们的虚荣心就是自己的自尊心的一种补充,所得到的虚假自尊心,根本就不可能长久,因为在现实的生活当中认清事实,遵守诚信的人还是占绝大多数,他们能够本着事实出发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建议,而非阿谀奉承的去迎合某些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这样的人越来越少,那么虚荣心的人也就难有立足之地。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保持正常的心态去克服虚荣心呢?

首先,我们要正确的对待外界或他人对我们的评价,这也是因为,虚荣心是自尊心的一种补充,是相互联系的,而自尊心又与外界我们所接触到的环境的氛围密切相关。别人的观点和建议,他人的良好的条件,优越的生活,都不应该成为影响我们自身努力奋斗的因素,成就是自己通过努力而取得的,要建立自信和自强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不被虚荣心所驱使。

要从内心建立起克服虚荣心的决心,诚实的对待周围的人或事物,用正直健康的人格来满足自我心理的需求只有让自己把握住自尊与自重,充分体现出自我价值,通过自己正当的渠道的努力,得到自我需求的满足,排除一切外界环境或人的干扰,成为真正独立的自我,这样才会不使我们失去人格的,去得到那些虚伪的东西。

在我们的人生观中要树立崇高而又伟大的理想,追求真实可靠的现实生活,不图虚荣,不论在什么岗位上,力争做出不平凡的成就,这就等于去创造自己的理想,不论何时何地都要有自知之明,要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评价自己,充分的去发挥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让自己在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进步,让真正的自己体现在他人的面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