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据说起源于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东汉,“医圣”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估计这也就是冬至吃饺子不长冻疮的源头了。
直到三国时期,饺子才开始作为一个食物;至清朝,饺子成为过年必吃的食物,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但也有更通俗的说法说,之所以吃饺子是因为旧时物资匮乏,担心肉的分配不均匀,便开始食用饺子,按劳分配,公平公正。但总归发展至今,饺子已经成为了一种风俗,一种习惯,一种家家户户都享誉的美食了。
饺子做法多样,可蒸可煮可煎炸,且馅料丰富:素馅,荤馅,荤素馅;在这个讲究营养均衡的今天,荤素馅最受欢迎。荤可以选用猪肉,羊肉,牛肉,鱼肉,虾仁,鸡蛋等,素菜可以选用韭菜,芹菜,白菜,香菇,酸菜,油菜,胡萝卜等;每种馅料都有不同的寓意。

韭菜饺子寓意“久财”;
芹菜饺子寓意“勤财”;
白菜饺子寓意“百财”;
香菇饺子寓意“鼓财”;
酸菜饺子寓意“算财”;
油菜饺子寓意“有财”。
到我们这一辈,物资丰富了,所以我们又发明了三鲜馅,四鲜馅,五鲜馅等,更好吃更吉祥。
韭菜,鸡蛋,虾仁,猪肉四鲜馅是我的最爱,韭菜的香,鸡蛋的软嫩,虾仁的鲜,猪肉的醇融为一体,入口全是甜鲜清爽;韭菜的浓重全被中和,只剩清香,鸡蛋吸收了肉汁饱满多汁起来,虾仁里添加了蔬菜的翠绿便多了一层田园气息,猪肉更不用说了,有了鸡蛋和虾仁的加持,更醇更香更清爽了;总是不忍一口一个,要先咬一个小口,吸出里面四味混合口感丰富的汤汁,再轻轻咬开,任芳香四溢,爽心悦目里味蕾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虾仁,冬笋,猪肉的三鲜馅也是我喜欢的,冬笋以鲜爽脆出名,拌在猪肉里既能解油脂的腻又能增加清香;猪肉的油脂给虾仁加了一层天然的保护膜,所以虾仁的鲜甜多汁嫩滑一点没流失,咬下去有轻微要爆汁的畅爽且因为油脂的加持更鲜更甜更嫩了,满口都是回味,喘出的气都是清馨的。
胡萝卜牛肉洋葱馅也是大爱的,都剁的粉碎,要加超多辣椒,越辣越能激发出蔬菜的甜;洋葱完美解决了牛肉的膻味,只剩醇甘的牛肉香;并且经过煮食,冲鼻的洋葱味所剩无几,只剩下清甜,混合着胡萝卜的甘美,辣,甜,醇,香,齿颊留香,暖气洋洋,五脏六腑都被唤醒,一个人也能吃出一桌人的热闹与暖心。
猪肉香葱馅是从小吃到大的,绿油油的香葱加粉红色的猪肉,看上去就食欲大振;生的香葱有点冲鼻的味道,但和肉一起蒸熟之后的就有奇特的鲜香了,是那种隔着门都能闻到的鲜香,是那种只剩下鲜没有冲的香,是交织在一起能胃口大开的舒爽,是一种能召唤儿时记忆的美味。
家人聚在一起北方人多吃饺子,其实南方人更多的是选择做一大桌子菜围坐在一起吃个几小时;,不同的是风俗,相同的是:都辛苦工作了一年,都要在这一天,团结协作地,神清气爽地好好犒劳自己和家人一番,这一年可能有过的争吵和分歧,都在这热气腾腾里一笔勾销;新一年的计划和愿景,都好好进行分享,获得意见和支持;变的是习惯,不变的,是中国人团团圆圆,家和万事兴的美好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