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半月谈丨“千面甘肃”,接住泼天流量
半月谈记者 张文静 何问 文静
天水麻辣烫的火爆出圈,让人们重新认识甘肃这片山川壮丽、物华天宝的土地。灵动激昂的甘肃正竭尽所能,将真诚与热情献给远方来客。
惊喜在味蕾之外
狭长的甘肃如同镶嵌在西北的一柄“玉如意”,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在此交会,长江、黄河在这里奔涌激荡。山地、高原、平原、河谷、沙漠、戈壁、丹霞、湖泊、草原……除了海洋之外,甘肃拥有几乎所有地貌。曾有诗人称它“千面女郎”。
然而,受地理位置影响,在许多人眼里,甘肃是快递都不包邮的偏远地区,是历史中漫天风沙裹挟下荒凉肃杀的边关。
2024年,来自天水的一碗麻辣烫在短时间崭露头角,激发了人们对这片神秘土地的好奇与向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纷纷踏上甘肃之旅,为甘肃带来源源不断的流量与留量。
辽宁女孩鞠月萱喜欢在旅游中品尝美食、体验文化。过去两年里,她尝过哈尔滨的冰棍、拉萨的酥油茶。而今,她被一碗麻辣烫吸引到天水。3天时间里,她吃遍了麻辣烫、呱呱、糖油糕等小吃,也参观了麦积山石窟、天水古城、伏羲庙等景区。
始于“寻味”,兴于“游玩”,成于“文化”。鞠月萱很开心,在寻找美味的旅途中,遇见天水这样一座宝藏城市,改变了她对甘肃的固有印象。她说:“甘肃不仅有麻辣烫,还有令人惊叹的大美景色,不少历史古迹也值得挖掘。”
河西走廊“淡季不淡”
麻辣烫带火的不止天水这一座城市。沿着天水,一路西行,还能看到更多文旅宝藏。
河西走廊之上,2600多公里汉、明长城蜿蜒向前。5处世界文化遗产、53处石窟宛如珍珠散落于河西走廊。寓意武功军威、张国臂掖、有泉若酒、盛大辉煌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古城,历经两千多年仍活色生香。
游客在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游览 张晓亮 摄
每逢夏秋,河西走廊这条丝路古道吸引着大量游客到来,到了冬春,寒冷天气则让游客却步。今年,外地游客纷纷涌入丝路古道,感受春季旅游魅力。“甘肃春季旅游也这么火吗?”本想带着家人错峰旅游的广东游客李丽说。在她眼前,敦煌鸣沙山上的爬沙梯排满了人。
越来越多的人涌向甘肃、感知甘肃。武威市博物馆社会教育部主任杨玉娟介绍,这段时间,博物馆接待的游客人数比以往春季多不少。游客走进博物馆,在历史的长河中寻觅文化印记,品味人文荟萃。
用真诚和创新接棒突围
甘肃旅游的爆火并非偶然。这与当地不断推动文旅融合、创新文旅服务的努力息息相关。
网友有所诉、游客有所求、甘肃必有应。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何效祖介绍,近年来,甘肃各地不断整合优质文化旅游资源,加大旅游市场产品供给,提高文旅部门服务意识,持续苦练“内功”,吸引游客领略西北大漠的别样美感。
张掖市利用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优势,打造主题游乐园、音乐节等文旅体验新场景;敦煌市在冬春季打造敦煌文化研学季,目前已形成16个研学基地、5条精品研学路线、30余套精品研学课程;武威市等多地推行景区门票免费、酒店优惠等政策,大力度让利游客……
甘肃各级文旅部门还鼓励各景区景点提前开园、延后闭园,同时强化景区安全管理,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全力保障广大游客“吃得放心、住得顺心、花得省心、游得舒心、玩得开心”。
泼天的流量不易求,爆火的网红盼长久。甘肃省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把多勋说,期待甘肃继续探索“主客共享”城市服务模式,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