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里用上“千斤顶”!神奇“小球囊”将脱离的视网膜“顶”回去

11月14日,长沙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病专家陈忠平教授团队再次为一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成功进行了折叠顶压球囊(FCB)植入手术,当前长沙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病科在临床上已通过“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巩膜外顶压术”成功救治多例视网膜脱离的患者。

据了解,该项技术是目前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微创的手术方式之一,不改变眼内环境,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且术后没有体位限制,不需要保持俯卧位,改善了手术后不适感。这一新方式的引入为医院治疗疑难眼底疾病再添新翼,标志着诊疗技术再上新台阶。

小伊(化名),今年24岁,近视10年之久,因右眼突然视力下降1天来医院就诊。6年前曾进行ICL近视手术,发现其“右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情十分紧急。该院立马安排小伊进入24小时视网膜脱离急诊手术绿色通道,快速办理入院手续,进行后续检查及手术治疗。

陈忠平教授正在给小伊(化名)进行检查

小伊的视网膜脱离裂孔位于鼻上方,因为生理结构特点,在该位置的视网膜裂孔使用传统外路手术很难垫压,对于鼻侧、裂孔靠后以及极度畏痛的患者,FCB会是一个新的视网膜脱离治疗选择。

手术通过在巩膜外植入折叠顶压球囊(FCB),使巩膜壁压陷从而使视网膜色素上皮与裂孔处视网膜神经上皮贴近,封闭裂孔,促使脱离的视网膜复位。在麻醉团队与陈忠平教授团队的紧密配合下,手术顺利完成。医生只需将折叠好的球囊植入到结膜下,注入生理盐水使球囊鼓起来,像千斤顶一样将脱离的视网膜“顶”回去。

这种手术方式相比传统手术来说创口更小,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手术材料还是可取出的,不会滞留在眼内。此外手术时间大大缩短,对孕妇和高血糖、高血压等全身疾病的患者来说,可避免术中出现心眼反射的情况。

更值得一提的是,该手术采取了三维重建计算方式,能精判断裂孔位置,有效提高了复位裂孔的精准度和复位率。

视网膜脱离是眼科眼底常见疾病,可由视网膜病变、近视、视网膜裂孔等因素引起,分为孔源性、牵拉性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三大类,其中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最为常见。

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生率高,同时叠加人口老龄化因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疾病人群正不断增长。作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新型治疗技术,随着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需求释放,折叠顶压球囊临床应用将不断深入。

视网膜脱离作为眼科急诊之一,要做到早诊断,早手术,抢救患者的视功能。长沙爱尔眼科医院现已开设视网膜脱离24h绿色就诊通道,保证每位新发视网膜脱离患者在到院24h内第一时间手术,避免患者眼睛受到进一步损伤,尽最大努力挽救患者视力。

长沙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病专科常规开展内路(23g、25g及27g等各类玻璃体切除术)、外路、FCB等各类视网膜脱离修复手术方式。根据患者视网膜脱离的不同情况,可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为不同眼底病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治疗。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曾映

(编辑Wx)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