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盛世”

01 “靖难之役”与“二世现象”

洪武二十五年(1392),懿文太子朱标去世,他的儿子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继位,改年号为“建文”,史称“建文帝”。建文帝即位之后,在文官群体尤其是江浙士人的支持下,托古改制,力行削藩。

削藩在其他地区都进行得很顺利,但在燕王那里遭遇了很大阻力。建文帝命北平都指挥佥事张信秘密逮捕燕王,但张信反而向燕王告密,燕王从而依据《皇明祖训》中“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的规定,以“清君侧”为口号,举兵“靖难”。

燕王起兵之后,建文帝先后派遣残存的“濠梁旧雄”耿炳文和李文忠之子李景隆北伐,却先后失败,这反映出明朝武将集团经历过“胡蓝党案”的屠戮之后,军事能力甚至已经不如被朱元璋着意培养的诸王了。

在四年的战争中,朱棣依仗杰出的军事能力,统率北疆骑兵化程度较高、战斗能力较强的军队,与占据人数优势的明朝中央军队长期僵持不下。朱棣后来接受从建文帝那里逃来的宦官的建议,改从水路率军长驱南下。驻守在南京城外的陈瑄率朝廷水师归降,谷王朱橞开启金川门,建文帝仅率领少数几名近臣潜逃出城。

朱棣夺取皇位之后,蒙古草原长期流传着朱棣是元顺帝遗腹子的传说。朱元璋确实经常纳死去的部下、对手的遗孀为妻,也确实曾纳元顺帝的妃子为妻,但朱棣并非元顺帝之子。这则传说其实反映的是明代蒙古在复兴“大元”无望的情况下,一种心理上的自我安慰。

▲ 电视剧《山河月明》中的朱棣

朱棣即位之后,鉴于得国不正,大事更张,锐意进取。明末清初人张岱以报恩塔的修筑为例,指出永乐时代气象宏伟:“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则报恩塔是也。报恩塔成于永乐初年,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

成祖“开国之功令”其中一项便是大力开拓边疆。在中国历史上,有个著名的“二世现象”,这便是历代王朝里,第二任皇帝,或者夺取了第二位皇帝皇位的第三任皇帝,往往着力开拓边疆。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现象呢?

这源于开国时期,政权在建立之初还很粗糙,制度设计不严密,内部还有很多漏洞,皇位传递中往往会出现问题。通过武力或阴谋夺取皇位者,为了弥补得国不正的形象,往往都倾向于通过开拓边疆,从而树立威望。秦始皇本来打算传位给长子扶苏,却被胡亥夺位,胡亥为平息非议、掩饰行径,于是大修长城。隋文帝立长子杨勇为太子多年,次子杨广却最终夺得帝位,杨广为了提升自己的威望,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东征高丽。唐太宗杀兄弟、逼父皇,在即位之后掀起开拓边疆的潮流。北宋太宗即位有“斧声烛影”之谜,成为皇帝之后,同样多次发动北伐。朱棣也是如此。

02 “五征三犁”

朱棣的边疆开拓,概括而言,便是向北五次进入漠北草原,其中三次遇敌,两次未遇敌而还,先后沉重打击了鞑靼、瓦剌和兀良哈,这也就是所谓的“五征三犁”;向南进入中南半岛,恢复对安南,也就是古交趾的直接统治;向东南海域派遣郑和六次下西洋。可以说,朱棣完全改变了朱元璋在边防政策上的防御基调。

朱元璋在消灭北元之后,大规模杀戮开国功臣,改而委派诸子在北部边疆进行防御,并命他们不得擅自进入漠北。在明军的严密防御之下,长期遭受打击的鞑靼和刚刚东进的瓦剌,以及归附明朝的兀良哈,都未对明朝展开大规模进攻。但“靖难之役”不仅改变了明朝的政治格局,还改变了明蒙的战略态势。

在“靖难之役”中,建文朝廷对燕王采取包夹措施,为此先后抽调开平卫(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宣府前卫、辽东都司、东胜诸卫(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的军队,对北平形成围攻态势。与此同时,朱棣又用计裹挟了宁王朱权,征调宁王节制的北平行都司军队南下增援北平。建文朝廷与燕王的长期内战,导致明朝北疆防御十分空虚。借助这一时机,蒙古各部开始逐渐恢复,并不断进攻明境。此时与中央军队激战正酣的燕王,只能暂时与蒙古各部达成妥协条件,以免腹背受敌。

朱棣即位后,蒙古各部仍然不断南下,袭扰明境,并向明朝索要大量物资。朱棣在“靖难之役”获胜的鼓舞之下,模仿朱元璋的做法,派遣“靖难勋贵”中的第一武将丘福,统率十万军队北伐。但丘福轻敌冒进,全军覆没。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出身于卫所一级的“靖难勋贵”(丘福原为燕山中护卫千户),与开国功臣相比,军事能力相差太远。

鉴于武将群体不敷于用,朱棣只能亲自上阵,先后发动五次亲征,利用军队数量上的优势和从交趾获得的火器的优势,三次沉重打击了鞑靼、瓦剌、兀良哈。虽然“永乐北伐”基本实现了战术目标,但在战略上未能彻底征服蒙古各部,明廷仅仅与蒙古各部建立了宗藩关系,封鞑靼阿鲁台为“和宁王”,封瓦剌马哈木为“顺宁王”。不仅如此,为支持连年的大规模战争,明朝耗费了大量钱粮,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危机。永乐十九年(1421)冬,朱棣准备发动第三次北征,户部尚书夏原吉表示国库已空,难以为继,被朱棣下了监狱。

▲朱棣北伐示意图

朱棣虽然多次深入漠北草原,但从一开始,便不以直接统治这一地区为目标,永乐八年(1410)首次北伐时,朱棣便明确表露了北疆战略的主基调仍然是防御:“今灭此残虏,惟守开平、兴和、宁夏、甘肃、大宁、辽东,则边境可永无事矣。”

这一防线甚至比洪武时期的防线更为靠南,也就是说,新防线实际上是收缩了。事实上,朱棣一直没有恢复在大宁卫(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的军事经营,永乐末年,在鞑靼威逼之下,甚至进一步内徙兴和卫(今河北张北县),防线进一步内缩。

03 “中华亚洲秩序”的辉煌时代

秦汉以后,历代中原王朝长期在中南半岛设置郡县,进行直接统治。五代、两宋由于国力衰弱,才改为与中南半岛结成宗藩关系。蒙古帝国瓦解后,原来归附于元朝的安南,也开展起独立运动,并向北越过元朝疆界,占领了中国西南部分边疆。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曾谕令安南归还所侵占的土地,被当时的陈朝拒绝。朱元璋不愿在西南边疆大兴兵戈,于是并未征伐安南。“靖难之役”时,陈朝也发生了内乱,权臣黎季犛灭亡陈朝,建立了胡朝。

永乐二年(1404),陈氏后裔陈天平前往明朝,请求朱棣出兵,恢复陈朝。与此同时,中南半岛南部的占城国也在胡朝进攻之下,向明朝求救。而胡朝也在不断蚕食明朝的西南边疆。面对胡朝的强势崛起和不断威胁,朱棣最初仍延续朱元璋制定下来的国策,并未有兴兵之念,而是派遣使者护送陈天平回安南,表达了和平解决的愿望。

但胡朝在途中击杀了陈天平和护送的明军。在这种形势下,朱棣为保障西南边疆,维护明朝在东南亚地区的宗主国权威,对胡朝发动大举进攻,很快便灭亡胡朝。灭亡胡朝之后,朱棣在安南设置交趾布政司,下设郡县,从而再次恢复了中国对越南北部的直接统治。不过另一方面,也应该注意到,朱棣在东南亚的经营较为有限,而仅仅向对明朝构成威胁的安南用兵,其实是一种自我防卫,并非主动经营,同时也未用兵于其他东南亚国家。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永乐时期,朱棣对外政策的一大壮举是派遣郑和下西洋,东南亚、西亚大量国家和政权,十分震惊于郑和宝船的壮观和货物的精美,从而派遣使者前往南京,开展朝贡贸易,由此极大地扩大了明朝在海洋世界的政治影响。另一方面,对于这些国家和政权,朱棣同样满足于建立宗藩关系,而未有直接统治的政治愿望。

可见,朱棣为弥补得国不正的形象,虽一改洪武朝内敛的疆域政策,在北方陆疆、南方陆疆与东南海疆多次开展大规模行动,但除了恢复中国在中南半岛的直接统治之外,在其他地区一直都满足于维持洪武时期已经形成的宗藩秩序,疆域政策和格局基本仍在洪武旧局之中。

中国古代汉人政权建立在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国家财政也依托于有限而脆弱的农业收入,边疆地区由于气候、地形条件不适合大规模开展农业,从而造成边疆开拓成本较高但收获不大,在经济上并不划算,因此中央政权对于边疆开拓大都呈现出谨慎、有限的特征,满足于在亚洲,尤其是东亚、东南亚、中亚,维持以中国为中心的松散的“中华亚洲秩序”,对于积极扩张、占领周边地区并不热衷。

朱棣虽然在边疆地区多有更张,但政治观念仍然局限于这一历史传统之中,以扩大以明朝为主宰的“中华亚洲秩序”为最终目的,而并未有兼并、统治周边地区的政治欲望,并未如同一时期亚欧大陆其他文明那样,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积极扩张,仍只是满足于充当亚洲一隅的天下共主,而非全球化时代的开创者——虽然此时的明朝已经完全具备了这一条件。

因此,永乐时期“四海咸宾”,气象恢宏,甚至逾越汉唐,达到了“中华亚洲秩序”的高峰,但仍然属于传统的区域国际秩序,而未向着全球化的时代迈进。

赵现海 著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