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三河市强化创新服务与政策保障护航企业“加速跑”

原标题:三河市强化创新服务与政策保障护航企业“加速跑”

办事更高效 企业更满意

刘英 刘伟

建设项目并联审批、联合验收全覆盖,建设用地规划、建筑工程施工等审批事项实现当天办结出证;“免申即享”政策增至81条,兑现惠企资金5973万元;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执法10项措施,建立企业宁静日、入企备案等制度……去年以来,三河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紧盯政策、要素、科技、服务等供给,积极推进各领域改革创新,以加速优化营商“软”环境不断赋能发展“硬”实力。去年,该市新增经营主体2.3万户。

“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关键。”三河市委书记付顺义表示,要用心用情服务好每一个项目、每一家企业,不断深化“零秒服务”机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精准落地,让办事更高效、企业更满意、发展更有序、公权更阳光、关系更优良。

近日,笔者走进三河市产业园区、车间,探访当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探寻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升级的密码。

主动靠前服务

解决企业的痛点堵点

“多亏有了入企干部多方跑办,积极帮助我们联系产业链企业,争取更多订单,拓宽销售渠道。仅两周时间,公司就额外创收44万余元!”3月20日,看着生产线上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三河市万龙印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康大鹏格外激动。

就在一个月前,康大鹏还在因公司整体订单不足、产能利用率下降而发愁。今年初,三河市选派首批百名年轻干部入企开展精准服务,直面企业诉求,破解急难愁盼。“在入企干部帮助下,困扰我的难题很快就顺利解决。”康大鹏说。

今年,三河市打造“零秒服务”机制,聚焦企业和办事群众的痛点、难点,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让惠企政策实现直达快享。

什么是“零秒服务”?三河市“走访解促”办负责人沈培告诉笔者,“零秒”指的是零障碍、秒接办,就是要实现政企沟通零障碍、接诉秒办理。

“零秒服务”的关键是主动解难、助企纾困。该市要求各部门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和诉求,紧盯从受理投诉、协调调度、快速处置、追踪问效、成效评价到建章立制各环节,确保接办问题无遗漏、解决问题无障碍,用企业满意度衡量工作质效。

该市建立“走访解促”“零秒服务”工作机制、“走访解促”快速处置机制、“走访解促”追踪问效机制等系列机制,进一步扎实开展“走访解促”,了解企业需求,强化服务保障,加大惠企暖企政策落实力度,全方位推动该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该市还通过健全包联机制,提升包联人能力素质,搭建互动融合平台,建立入企服务等机制,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该市今年将选派4批百名优秀年轻干部驻企入企。目前,首批已全部上岗。他们带着入企服务明白卡、驻企日志、惠企政策大礼包等“工具箱”奔赴岗位,快速摸清企业需求,并与派出单位、入驻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七大类310余条服务清单,明确服务事项、时间节点和任务目标,精准高效地为企业赋能助力。目前,仅有意创建绿色工厂的企业就达到9家。

3月12日,三河市为入企服务年轻干部举办能力提升大讲堂,100名入企服务干部和100个被服务企业负责人参加。在该活动中,相关部门围绕企业投资项目备案与核准、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招商引资实务等主题,进行深入讲解与实战分享。

“通过培训,我对政策理解更透彻了,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入企干部代表陈缔表示,他要认真消化这次培训的内容,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帮助企业解决更多发展过程中的痛点、堵点。

政策资金支持

护航企业加速发展

悬挂式草莓栽培、水肥一体化番茄种植、鱼菜共生循环生态系统……在三河市香丰肥业有限公司智慧农业研发基地,新一代农业技术产品和装备比比皆是。该企业致力于开展“新型肥料+智慧农业”应用场景,探索智慧农业供给新模式,开展相关产品研发。

“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人才培养等都需要充足的资金。但我们对相关的金融政策不熟悉,有时候真的挺犯难。”该公司财务经理李宝明说。

针对这种情况,三河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多次邀请金融机构深入企业解读最新政策,并结合企业自身条件帮助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

“不久前,金融机构安排专人帮我们申请,1500万元的贷款很快就到账了。”李宝明欣喜地表示,公司将尽快升级技术,扩大生产。

在三河市,像香丰肥业这样享受到政策红利的企业还有很多。为让企业放心干事、安心发展,三河不断谋新策出实招。去年以来,该市陆续出台系列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措施,从集聚英才、要素保障、金融赋能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措施,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政策持续加力,各部门合力落实落细。政策落地的过程也是企业和群众受益的过程。

支持园区建设,助力能级跃迁。该市设立1亿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产业集聚度达60%的银发经济、应急产业等特色产业园按营收给予支持;强化基金支持,优化审批,为园区服务中心代办人员设“绿色通道”。

加大要素保障,实现土地增效。工业项目配套用地面积占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例上限由7%提高到15%,建筑面积占比上限由15%提高到30%。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用地价格按照0.7—0.8地价系数进行修正。

金融加速赋能,畅达融资通道。设立2000万元应急转贷基金,建立首贷续贷中心服务机制和企业上市服务协调机制,聘请专业人员对企业进行培训。

通过三河市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不断强化金融服务支撑。目前,已服务企业78954家,平台总成交金额291991万元,融资成功率76.14%,对接成功率83.90%。

3月19日,三河市召开涉农工作政金企座谈会。市农业农村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15家金融机构代表,以及14家重点涉农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面对面”沟通、“点对点”破题。5家金融机构与6家涉农企业现场签订贷款及保险协议,总金额达7195万元。

该市还通过开展“走千企、访万户”“互联网、e网讲”等活动加大宣传,推动政策直达快享,缓解企业经营压力。2024年,为企业减税4.27亿元,企业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1.54亿元,出口退税4773.47万元。

优化创新生态

为企业创新增添动能

三河市燕郊高新区的海纳川海拉(三河)车灯有限公司创新工作室里,一款全尺寸主光源与信号灯一体式集成前灯格外引人注目。其流畅的线条设计与创新的照明理念,代表当下汽车灯具设计的流行趋势。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但创新路上会遇见“拦路虎”。

“前不久,我们急需国外专家帮助解决产品符合性认证审核问题,多亏市市场监管局主动协调,帮我们引进德国质量专家,从而顺利通过相关审核。”该公司首席质量官王晓东说,德国质量专家指导企业掌握欧洲和印度、越南等国家产品一致性的审核要求,使企业进一步增强了竞争力。

三河市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引进更多科技创新型企业和创新人才,持续优化创新生态。

近日,廊坊市获批3家省级孵化器,其中2家在三河市燕郊高新区。目前,该区拥有各级各类孵化器众创空间18家,数量和规模均居廊坊首位。

三河市聚焦发展高科技产业集群,着力建强园区平台载体。已建起兴远高科、中南高科等31家科创园,入驻科技型企业1146家,入驻率达56%。

为激发科技创新动能,三河市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鼓励企业和高校“揭榜挂帅”,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共性难题,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该市新获批省创新型中小企业5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9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与入库数量稳步增长,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不断增加。

该市还持续推进助企引智服务,支持重点企业引入一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质量专家,到企业进行培训指导,加强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目前,海纳川海拉(三河)车灯有限公司、三河市长城橡胶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已成功引进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的质量专家,使企业在质量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提升。

该市打造一流人才发展环境,引入急需的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及团队,全方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3月14日,三河市人才发展大会暨第一届人才节启动仪式举办。会上发布的人才新政涵盖高端人才引领、青年人才荟萃、人才联动开发等8项人才计划,涉及人才引进、培育、发展16条具体措施,强力推动以人才智力引领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生态。

为广聚天下英才,强化科创引领,今年,该市将设立招才引智资金,引进顶尖科创人才,给予人才最高500万元科研经费补贴,给予企业100万元奖励扶持资金。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一事一议”,资助最高5000万元。对全职引进省部级专家人才企业给予50万元奖励扶持,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公寓、医疗等服务。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