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海军电子侦察船巡礼

除了美国、中国和俄罗斯,美国的东西方盟友比如日本、韩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也都建造、装备有电子侦察船。这些电子侦察船,成为各国海军在海上的侦察尖兵,在和平时期的出镜率一点不比主战舰艇低。

韩国

韩国现有主力侦察船只有2艘,分别是“新世纪”号和“新纪元”号,隶属于韩海军海洋情报团。

“新世纪”号电子侦察船于2003年4月服役,标准排水量2848吨,满载排水量3700吨。该船2005年6月正式投入海上侦察活动,配有各类电子侦察设备,并配有小型无人侦察机1架,经常赴黄海、日本海、“北方限界线”附近搜集朝鲜的音响、影像、通信电子情报。

“新纪元”号电子侦察船于2019年9月7日下水,2013年7月19日服役,标准排水量3500吨,满载排水量4600吨,2014年正式投入海上侦察活动,配有小型无人机3架。

日本

日本现有“响”级音响测定舰2 艘:“响”号(AOS5201)、“ 播磨”号(AOS5202)。该船搭载UQQ-2 型拖曳声呐,声呐工作在低频0-500Hz频段,工作深度152米~457米,最大探测距离185千米,探测信号通过船载卫星通信传输系统及时传输回岸基反潜中心,以便对潜艇目标信息进行辨别、存储和积累。

“响”级音响测定舰于上世纪80年代设计定型,在1991年和1992年先后建成“响”号和“播磨”号,造价高达260亿日元。该舰全长67米,宽29.9米,标准排水量2900吨,最大航速11节,船身为双体设计,看上去显然是效法美国的“胜利”级,但能这种小水面线双体船在恶劣海况中稳定航行,避免因船身摇晃影响声音数据的采集,非常适合海洋监测。其上没有搭载任何武器,只有一套美制拖曳阵列传感系统,能探测到周围上百公里内的潜艇噪音。

“响”级水声测量船采用小水线面双体船设计,两侧的船体由下体、中间支柱和上体组成。下体呈流线型,类似于现代的潜艇舰体。艉部布置有螺旋桨和舵。下体主要起提供浮力的作用。中间支柱侧视为长方形,由于整船的上体都是在水线以上,加上中间支柱有一段也是如此,使得该船的干舷很高,波浪很难飞上甲板,因此该船的上甲板十分平直,有利于上层建筑与甲板机械的布置。两个上体前部各设有一个支架。2各艏锚分别位于架上,这样抛锚时,不会碰到下体船艏。舰艉中间有一舱门,用于收放拖曳设备。

该舰上层建筑低矮,只有二层,以降低整船的重心。长度较长,几乎占尽整个上甲板。舰桥和主要的雷达电子舱室位于第2层建筑上,舰桥最宽,两侧还设有宽至船舷的瞭望平台,为了方便操纵过宽的船体。

“响”级水声测量船采用柴-电推进系统,主机为4台三菱公司的6SU柴油机,功率4.93兆瓦;4台发电机,2台推进电机,功率2.2MW。该船采用双体船性及上述推进方式,具有良好的平台稳定性,并可减小机械噪音,对侦听音响十分有利。

搜集水下潜艇的水声情报是“响”级的主要任务,完成该任务的主要是舰上配备的UQQ-2拖曳阵声呐系统,该型声呐系统由电缆拖曳在舰艇艉后的水中来探测目标。主要用于侦听、测定潜艇辐射的噪声,进行远程监视、测向、识别和测距。拖缆长约 1800米 ,拖曳线阵列基阵长2600多米。执行任务时,拖曳深度根据当时的海况不同而异,大约为150~ 400米 ,被动探测距离可达300海里。“响”级水声测量船将海上收集到的各种水声数据经舰载设备的异步处理后,通过WSC-6卫星数据中继设备发往横须贺湾的数据采集站。采集站一方面将该信息发往海上执行任务的水面舰艇、潜艇及P -3C 反潜巡逻机,同时分门别类的进行保存,使之成为日本海上自卫队今后反潜作战的重要参考资料。

日本“响”级音响测定舰

法国“德普伊•德•洛梅”号电子侦察船

意大利海军“埃尔特拉”号电子侦察船

德国“欧斯特”级电子侦察船

法国

法国海军仅有一艘“德普伊·德·洛梅”号电子侦察船,该船于2004年建成下水,2006年服役。

“德普伊·德·洛梅”号电子侦察船全长101米,宽15米,标准排水量3100吨,满载排水量3600吨,最大航速17节,配有4个艏侧推进装置,具有良好的快速转弯和靠泊性能。“德普伊·德·洛梅”号设置有航行补给甲板和相应设施,极大地提高了续航能力。

该船编制110人(其中78人是情报分析人员)。该船电子侦察设备集成度高,装备泰利斯公司最新的“民仁”(MINREN)情报侦察系统,能够搜索、截获、分析30kHz~100GHz 频段内的通信信号及0.5GHz~40GHz频段内非通信号,覆盖范围大,信号处理能力强。搭载功能全面的情报处理设备以及卫星通信设备,用于进行现场实时情报处理,能够为海上编队直接提供综合情报支援。

意大利

意大利海军目前装备一艘“埃尔特拉”号电子侦察船。

“埃尔特拉”号电子侦察船于2002年8月建成下水,2005年10月加入意大利海军服役。该舰全长93.5米,宽15.5米,标准排水量2466吨,满载排水量3180吨,采用两台柴油机动力和双轴推进,最大航速16.5节。

“埃尔特拉”号没有水下侦察设备,专家推测可能具有水文和气象调查能力;作为电子侦察船肯定装有某些与无线电、卫星或者类似信号的侦听、侦测和破译有关设备。相比德国的“欧斯特”级,意大利海军的这艘电子侦察船要简单且小一点,但基本间谍能力是具备的。“埃尔特拉”号安装有两门25毫米“奥托▪梅莱拉”机关炮作为自卫武器。

德国

德国海军目前装备3艘423型“欧斯特”级电子侦察船,该船长83.5米,宽14.6米,吃水深4.2米,排水量3200吨,属于中型侦察船。其动力系统包括2台16M628型柴油机,2台电动机(用于低速行驶),航速20节,续航力5000海里/15节,船员编制42人, 其中情报人员38人。该型舰现役3艘,于1988年到1989年间先后服役,舷号分别为A50、A52和A53。

“欧斯特”级电子侦察船装备的主要电子设备包括被动声呐、传感系统,电子干扰系统、光学观察设备、升级型激光通信终端设备等。另外,它还装备有各种频段无线电接收机、雷达接收机、终端解调和记录设备、信号分析仪器、接收天线等,能接收并记录无线电通信、雷达和武器控制系统等电子设备所发射的电磁波信号,查明电子设备的技术参数和战术性能,获取对方无线电通信、雷达配系、导弹发射甚至飞机起飞、舰艇出港等军事情报。

STN阿特拉斯Elektronik AISYS被动声呐。该系统主要用于侦听水下声学信号,负责为德海军司令部提供反潜战支持。在侦察驻泊点海域的敌潜艇时“欧斯特”级电子侦察船的主要行动是发现潜艇驶离(进入)基地及其展开的航线;查明潜艇战斗训练海域,其组织保障情况、通信设备和无线电技术设备的组织使用情况;测量并记录潜艇的物理场。为此,要使用电子侦察船的雷达和光学观察设备;用于发现潜艇及其保障舰船无线电技术设备工作的无线电技术侦察设备。发现敌潜艇后,随船的电子系统就能对其进行分析判断:与数据库中的声波进行比对,符合哪个国家的哪型潜艇的声波特征,并将分析判断的结果传通给岸基情报部门和其他作战相关单位。对其进行可靠的识别,直至识别出其名称。为此,要使用包括光学设备在内的所有电子侦察设备。

ELINT/COMINT传感系统。该系统可按收、分析并定位雷达信号,覆盖范围360度;具备高截获概率,方位角测定精度高。同时还可接收STN阿特拉斯超高频、甚高频和高频信号,快速搜索和锁定机载、舰载或地面目标信号。

“欧斯特”级电子侦察船装备的ELINT/COMINT传感系统等先进传感器,电子侦察的信息源可能是超长波、长波、屮波、短波和超短波无线电通信设备,无线电中继和对流层通信设备,雷达设备,无线电导航、无线电遥控和遥测设备,正在工作的声呐和水声通信设备,激光测距仪和通信设备,侦察目标的物理场;可采集敌电子设备各参数的标准值及辐射特征;侦察敌战斗舰艇直射波的卫星通信设备;侦察敌特高频和超高频工作的电子设备;侦察其武器控制设备和系统,包括测定武器自导系统的性能;査明敌电子设备使用的原则和规则以及在不同行动中的工作方式;查明并测定敌舰艇物理场特征;获取敌海军舰艇和潜艇的技术样本等等。

电波扰乱敌方电子设备和系统,使其丧失或降低效能。削弱或破坏敌方使用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遂行战场侦察、作战指挥、通信联络和兵器控制与制导的能力,为隐蔽己方企图和提高己方飞机、舰艇的生存能力创造有利条件。德国海军可通过绵密的情报搜集,探测出特定区域内信号情报发射源,掌握区域内各个发射源的位置、动N、信号特征、数据链等,这对深入了解对手军事部署情况极其关键,一旦电子信号位移或通信量突然改变,德军能预知将有重要事情发生。电子干扰系统。该系统采用电波扰乱敌方电子设备和系统,使其丧失或降低效能。削弱或破坏敌方使用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遂行战场侦察、作战指挥、通信联络和兵器控制与制导的能力,为隐蔽己方企图和提高己方飞机、舰艇的生存能力创造有利条件。德国海军可通过绵密的情报搜集,探测出特定区域内信号情报发射源,掌握区域内各个发射源的位置、动N、信号特征、数据链等,这对深入了解对手军事部署情况极其关键,一旦电子信号位移或通信量突然改变,德军能预知将有重要事情发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