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他背着600双鞋去北京打拼,现在成为追赶耐克、阿迪的中国鞋王

原标题:曾经的他背着600双鞋去北京打拼,现在成为追赶耐克、阿迪的中国鞋王 2017年,安踏卖出了6

原标题:曾经的他背着600双鞋去北京打拼,现在成为追赶耐克、阿迪的中国鞋王

2017年,安踏卖出了6000万双鞋、8000万件衣服,市值突破1000亿港元,紧跟耐克和阿迪达斯这些国际品牌。

 

31年前,17岁的丁世忠,背着600双鞋子到北京闯荡,为了多卖几双鞋子,他跑遍了各大商场,好话说尽。

 

今日已然成为比肩耐克、阿迪的“中国鞋王”!

 


1970年,丁世忠出生于福建晋江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丁和木每天起早贪黑打鱼捞海产,才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温饱。

 

80年代改革开放,晋江掀起了一股做鞋的风潮,一时间鞋作坊遍地。

 

不少晋江人用石头、毛毡搭起简陋的厂房,靠着几把剪刀和缝纫机,做起了鞋。

 

丁世忠的父亲也凑了几千块钱,和别人合伙做了一个鞋作坊。

丁世忠目睹了家庭的困难和父亲经商的艰辛,自己也想快点做生意赚钱。

 

1987年,刚刚初中毕业的丁世忠决定辍学,他想到北京闯荡一番。

 

这个想法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家里生意刚有起色,你留下来帮忙就好,干嘛还要跑那么远去北京?

 

丁世忠不甘心:“现在每天都有不少人来买东西,几乎什么东西都能卖出去,但我们不能总等着客人上门,必须自己主动去销售!”

 

丁父被丁世忠的话打动,他资助了儿子1万元和600双鞋。

 

带着这笔钱和600双鞋,还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倔劲,丁世忠坐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开始了自己传奇的北漂生涯。

 

初到北京,一个乡下穷小子,想做出一番事业,自然没那么容易。

 

为了卖鞋,丁世忠天天往商场里跑,见人就问要不要买鞋,但总是碰了一鼻子灰。

 

丁世忠别无他法,只能死缠烂打,每天都往商场里跑,好话说尽,差点没给对方跪下了。

 

连着一个月,终于把其中一家商场打动了,对方答应让他先试试,没想到第一天就卖出了1000双鞋!

 

初战告捷,但丁世忠并不满足,他发现,有一个柜台比背着鞋到处推销,给人的感觉靠谱多了!

 

于是,他跑到各大商场进货的大康鞋城,租了个柜台专门批发晋江鞋。

 

这一招果然管用,顾客接踵而至,钱也就滚滚而来。

丁世忠把柜台交给别人打理,自己继续“进攻”各大商场。因为丁世忠为人厚道,晋江鞋质量又好,北京各大商场都被他攻克,就连最难啃的王府井、西单的商场,也开始卖晋江鞋。

 

自家的鞋越卖越好,丁世忠自然很开心,但他很快又发现了一个问题:

 

明明都是晋江产的鞋子,为啥贴上青岛双星的牌子能卖100元,自家的晋江鞋只能卖20元?

 

他苦思冥想,终于得出答案——这都是品牌的力量!

 

于是,他决定放弃在北京的一切,回晋江创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

 

1991年,丁世忠带着自己赚的20万元回到晋江,创办了“安踏”,寓意 “安心创业、踏实做人”。

 

不久安踏就在全国开了2000多家分店

 

但丁世忠并不满足,当时的安踏只是个小品牌,谈不上什么知名度和影响力。于是丁世忠思前想去,决定请明星来代言!

 

别看现在是个企业都要请明星代言,这在当时可是一步险棋,只有国外顶级品牌才敢找明星代言。

 

为了打响品牌,丁世忠决定放手一搏,他看上了当时的乒乓球世界冠军孔令辉,但代言费要80万!

 

当时北京房价才2000元一平米,安踏一年的利润也才400多万,一下子拿出五分之一去请代言人,代价也太大了吧?

 

虽说当时丁世忠已经是安踏的当家人,但面对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但丁世忠就是坚持,他抛下一句话:

 

“是知道安踏的人多,还是知道孔令辉的人多?”

 

顶着巨大的压力,丁世忠把孔令辉签了下来,但安踏的销量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丁世忠几乎急得一夜白头,但他并没有贸然推翻自己的决定,而是派人做了个调研,了解其中的原因。

 

调研结果出来后,丁世忠才发现——原来消费者根本不知道安踏签了孔令辉!

 

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央视打广告,这就要花300万!

 

不花这300万,80万肯定要打水漂;花了这300万,效果也不保证,也有可能是肉包子打狗。

 

思前想后,丁世忠再次决定:赌一把,花300万在央视做广告!

 

这下子,企业内部炸开了锅,之前80万请孔令辉就算了,现在还要300万做广告?

 

但丁世忠就是不退让,他甚至放出狠话:如果广告没效果,年底分红分文不取!

 

1999年,孔令辉登上央视,第一次为安踏代言。

 

但广告播出后两个月,市场都没有任何反应,丁世忠快要被逼疯了。

 

直到第三个月,才陆续有经销商过来洽谈,安踏的销量也稳步上升。

 

2000年悉尼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孔令辉苦战五局战胜瓦尔德内尔,获得了金牌。

 

赢下最后一个球后,孔令辉仰天长啸,疯狂亲吻着胸前的国旗,这一幕让无数中国人动容。

 

在此之后,孔令辉在电视上说出了那句“我选择,我喜欢”的台词,立刻引起轰动,安踏当年销售额超过了3亿。

 


这次代言,是安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安踏从此一战成名,销售收入也从1999年的2亿增长到2006年的12.6亿。

 

对此,丁世忠一直对孔令辉心存感激,2007年安踏在香港上市,孔令辉也获邀出席。

 

直到现在,丁世忠的办公室里,依然悬挂着孔令辉的照片。

靠安踏一炮而红后,丁世忠又开始寻找下一个营销机会,这一次,他盯上了CBA。

 

当时,CBA刚刚启动,急需找体育品牌赞助,但各大体育品牌都在疯抢北京奥运会,所以根本没有理会CBA。

 

丁世忠看到了其中的机遇。

 

于是,丁世忠以极低的价格签了CBA 7年,赞助合同有一条:CBA球员必须穿着安踏的球鞋比赛。

 

这条件CBA官方没啥意见,谁知最反对的,居然是CBA的球员们,他们觉得安踏的球鞋,穿着不舒服,功能也没法和耐克、阿迪相比。

 

丁世忠气得几晚都睡不着觉。

 

慢慢的,他自己也想通了,安踏被嫌弃,能怪球员们吗?

 

在当时,安踏在设计上参考了耐克、阿迪等国际大牌,所以在不少人眼里只是个山寨货,只是名气大点,和其他晋江鞋没啥区别。

 

至于质量,更是和别的国际大牌,差得不是一点两点。

 

想通了这点,丁世忠的倔劲又上来了:

 

耐克能做的鞋子,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就是要烧钱,也要烧出高科技的球鞋!

 

2005年,安踏耗资3000万元,建立了自己的运动科学实验室。

 

之后,安踏又逐年提高对产品的研发投入比例,从占销售收入的3.8%一路提升到5.2%,并且在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地设立了研发设计中心......

 

5年之后,99.5%的CBA球员都穿上了安踏的球鞋。

 

从一个晋江小作坊,到现在中国最大的体育用品集团公司,市值近千亿,紧追耐克、阿迪位列全国第三,丁世忠创造了一个奇迹。

 

但丁世忠的野心并不仅仅与此,在国内已经没有对手,他把目标放在了耐克、阿迪身上。

 

为了追赶这两大巨头:

 

2007年,安踏签约NBA火箭队三名球星;之后,又接连签下“狼王”加内特、朗多等球星;2015年,更是签下了NBA金州勇士队得分后卫克莱·汤普森,这是NBA最火热的球星之一。

 


丁世忠曾说,他工作的动力就是捍卫中国品牌在中国的江湖地位。

 

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