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不死,定是元帅

最近几日,网上出现了一则讨论的很火的问题——我军有哪些本应有资格竞争十大元帅,但英年早逝的人物?

评论区里,出现最频繁的名字不下十位,包括了王尔琢、黄公略、段德昌、曾中生、杨靖宇、卢德铭、伍中豪等人,其中,呼声最高的,当属叶挺。

叶挺将军铁骨铮铮,戎马一生,不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新四军重要领导者之一,还是我军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他的革命生涯跌宕起伏,两次入党,狱中高唱囚歌,战场上横刀立马,回顾起来颇有荡气回肠之感。可以说,叶挺不死,定是元帅。

叶挺原名叶为询,字希夷,1896年生于广东惠州一户农家,启蒙老师陈敬如为其改名“挺”,取“人要上行、叶要上挺”的含义,督促将军挺身而出、拯救中华。

这个名字,成了叶挺一生的写照。

出生的早,十几岁时恰好赶上世纪洪流,他剪刀一挥,剪掉长辫,反对清朝统治。

积极投身广州黄花岗起义,一把火烧到了自己的身上,他面临了短暂的牢狱之灾,后获释出狱。

除了求学于普通的小学、中学,他还在广东陆军小学堂、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和河北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就读过,与军队结下不解之缘。

在这些军事院校中,他一边研习军事知识,一边反对袁世凯复辟,积攒理论与实践经验。

早年间,叶挺最喜爱的进步书刊是《新青年》。

1917年,他在这本刊物上发表长信,抒其“振污世,起衰弱”之志。

何子渊领他入国民党,叶挺得以追随孙中山的脚步,接受“三民主义”熏陶。

1924年,叶挺前往苏联学习,同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书写他自己的传奇。

一年之后,他回国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处长,后改任独立团团长,参加北伐战争。

谁人不知叶挺独立团?

这支威震敌胆的队伍,出过不少了不起的将领。

比如,林彪的老师袁也烈、林彪本人,还有开国中将唐延杰、驻外大使彭明治、文人武将方之中以及牺牲在长征路上的毕士悌。

通过北伐,独立团扬名天下,进攸县、打醴陵、克平江、夺汀泗、取咸宁、占贺胜、陷武昌,被誉为“铁军”。

所到之处,捷报频传,仅29岁的叶挺,就有了名将之称。

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是叶挺革命生涯的转折点。

吹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号角,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一起义意义不言而喻。

紧随其后的广州起义,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

只可惜,叶挺作为广州起义的前敌总指挥,在起义失败后,受到中共党内和共产国际不切实际的责难和不公正的处分。

性格刚烈的他,一气之下,出走德国,在外飘零10余年。

一直到日寇全面进军,家国动荡之际,他才重回军队的怀抱,奔赴前线,奋勇杀敌。

他在军史上这空白的十多年,都干了些什么呢?

其实,他对党的关心,对家国的情意,从未减退半分。

出国后,叶挺时刻关注国际时局变化,九一八事变之后,就动身回国了。

1932年秋,叶挺举家迁回澳门,落脚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阳翰笙写信。

阳翰笙是党内搞宣传的,与鲁迅、郁达夫等人关系很好。

当时,阳翰笙与42位文人联名发表《上海文艺界告世界书》,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上海和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说话有一定的影响力。

叶挺想要借阳翰笙,搭一座沟通之桥,得到党的理解和原谅。

长征三军会师前夕,毛泽东同志在陕北下一盘大棋,旨在实现西北地区抗日力量的首先联合。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光靠共产党游说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公信力的人出面,以此来获取国民政府相关人员的信任。

毫无疑问的,凭借着往日的战功,叶挺就是符合这一要求的人选。

1936年5月中旬,潘汉年得知党内已接受共产国际的意见,准备再次促成国共合作,在军委的委派下,找到叶挺商洽红军改编的事宜。

西安事变后,国共之间因共同抗日的目标而捆绑在一起,军队编制有所变动。

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的队伍,每个战士都有着坚定的信仰和扎实的游击经验,不比往日的“铁军”差到哪里去。

八省的游击队新组成一个军,沿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番号,改编为新四军。

周恩来亲自点将叶挺,表示,如果他领导这支队伍,相信任何人都不会有意见,大家都会心服口服。

就这样,叶挺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下,出任新四军军长,创建抗日根据地。

他带领军民发起游击战争,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对敌作战500多次,毙伤日伪军超7000人,战果斐然。

1938年至1940年,叶挺在反扫荡斗争中,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获得了蒋介石的通电嘉奖。

皖南一带,他名声大噪,老百姓们亲切地把他比喻为中华民族的干城,认为他能够护群众周全。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事发突然,叶挺于危乱中率部与敌激战,长达8个昼夜。

寡不敌众,为了保全部队火种,他不得已做出以己换部下的决定,与国民党军进行谈判。

谁知,这一去竟跳入了火坑,他被扣押了。

起初,国民党叫了叶挺昔日的好友陈诚与他商榷,询问他是否愿意去缅甸御敌,被叶挺拒绝。

尔后,来者不管是砸糖衣炮弹,或是出言恐吓,叶挺均左耳进右耳出。

看叶挺态度如此强硬,国民党没招了,只好将其囚禁,时间长达5年2个月。

期间,他先后辗转关押于上饶、桂林、恩施、重庆等地,写下了“正气压邪气,不变应万变!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夺志!”的豪言壮语。

一曲《囚歌》,阐明了叶挺的志向,让人们了解到了他的心境。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呵,给尔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抗日战争胜利,叶挺重获自由。

出狱后十个小时,他呈上一封入党申请书,表达了自己想再次入党的心愿。

他恳求党组织审查他的历史,尽快答复是否愿意吸纳他为党员。

这一申请由毛泽东同志亲自批复,抬头书写道:亲爱的叶挺同志。

两次入党,叶挺的初心没有改变,记者问他今后有何打算,他反问道,除了为人民外,还能做什么呢?

然,造物弄人,1946年4月8日,出狱后一个多月,叶挺与其他中共重要领导人由重庆飞往延安,飞机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附近失事,所有乘客遇难身亡,就这样,叶挺把生命定格在了50岁。

1955年8月,众人在为授衔一事做准备,拟授名单出炉。

许光达找到贺龙请求降衔,两人谈到了故去的一些将领。许光达问:“如果叶挺还在,应该授什么军衔?”贺龙斩钉截铁地答复:“元帅,理所当然的元帅。”

1955年9月,授衔授勋仪式上,叶剑英对陈毅说:“要是叶挺还在,你们新四军就会出两个元帅。”

陈毅回道:“叶挺要是还健在,能看到今天该多么好啊!他要在,我一定要把元帅的桂冠奉送给叶军长。”

众人感慨,如果新四军中有两位元帅的话,十大元帅中该有两个叶帅。

是的,论资历,很多开国将军,都曾是叶挺手下的兵,论功绩,叶挺铺了一条路给新四军来走。

叶挺不死,定是元帅!

本文由大荟师红色文化【刘尚悦】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