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黄金期,时长2个月,不少孩子利用暑假弯道超车,成绩突飞猛进,身高增长明显,但还有一部分孩子却吃成了“小胖墩”,戴上了“小眼镜”。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是“飞升”,你家的孩子却在“历劫”呢?
暑期长胖的三大“元凶”
1.饮食“放飞自我”:暑假宅家,孩子不是看电视就是玩电脑,更是习惯零食不离口,零食热量高、添加剂多,吃多了不仅长胖还影响正餐摄入,导致身体所需的营养摄入不到位,更有些孩子直接饮料当水,糖分摄入严重超标,小肥肉猛长。
2.运动“急剧缩水”:夏天天气炎热,孩子大多数时间待在空调房,上下楼用电梯,外出就坐车,生活半径明显缩小,运动量急剧下降。
3.认知误区“喂养过度”: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平时学习辛苦,暑假可以好好补一补,各种山珍海味轮番上,导致营养过剩,肥肉囤积。
中医角度看待肥胖
从中医视角来看,儿童肥胖的发生常与“脾失健运、痰湿内生”及“胃火炽盛”等体质因素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运化水谷精微的核心。若儿童平素脾气亏虚,往往表现为容易疲倦、不爱活动,此时若再过多摄入肥甘厚味(如油炸食品、甜食等),又缺乏运动,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水湿无法正常代谢,便会在体内积聚形成“痰湿”,与未被消耗的能量一同转化为“膏脂”,久而久之引发肥胖。
还有一部分孩子属于“胃火炽盛”体质,这类孩子往往食欲旺盛,进食难以自控,就像体内有个“能量黑洞”,摄入的热量远超身体消耗,多余能量便以脂肪形式储存,进而导致肥胖。
因此,中医调理儿童肥胖,强调“辨证施治”——先结合孩子的具体体质特征,通过健脾化湿、清胃火等方法调理脏腑功能,恢复身体的平衡状态;再配合“科学饮食+适度运动”(即“慧吃多动”),才能帮助孩子在改善体质的基础上健康减重,既兼顾疗效,又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的需求。
“慧吃”有道,两种常见肥胖儿童的体质调理
1.脾虚痰湿型
表现:身体松软、舌苔厚腻、嗜睡困倦
推荐方:健脾祛湿饮
炒薏米10g、赤小豆10g、陈皮5g煮水
每周2-3次,替代饮料
少吃蛋糕、冰淇淋、乳脂饮料等生湿食品
2.胃火炽盛型
表现:胃口好,食欲难以控制,口干舌苔黄,大便干燥
推荐汁饮:清润生津饮
梨、荸荠、莲藕、芦根、麦冬等量混合榨汁,取汁服,日1-2次,每次100ml
脾胃虚寒者慎用
还可以搭配穴位调理:每日按揉足三里2-3分钟,助运化
家庭里的小技巧,轻松融入生活
餐盘“彩虹法则”:
1.蔬菜占1/2(冬瓜、芹菜等清利蔬菜);
2.主食占1/4(红薯、玉米替代部分米饭);
3.蛋白占1/4(每日1个蛋+1杯奶)。
“乐动”起来!运动不等于“打卡”,孩子需要“玩”起来!
1.早起快走10分钟当“上学热身”;
2.晚饭后“亲子跳绳挑战”;
3.周末“跳房子”“丢沙包”“踢毽子”等传统游戏。
作息规律,助力代谢。小学生每天应保证10小时睡眠,睡前1小时关闭电子设备。
温馨提示:
每3个月测一次身高体重,计算BMI,当BMI超85百分位=超重,超95百分位=肥胖,出现超标建议尽早咨询专业医生。
我们的目标:不是培养“瘦孩子”,而是会吃、会动、有健康意识的孩子。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易成功
(编辑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