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滕王阁序,有几个关于诗文的知识点,很多人不清楚

前言

前几天回答了一个关于骈文与格律诗的问题:《滕王阁序》是否属于排律诗?你如何理解序文和律诗?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有一篇著名的文章:《滕王阁序》,此文又名《秋日燕滕王阁诗序》、《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这是一篇很讲究对仗但是不要求押韵的骈文。不押韵当然不是诗了,更不是排律。

套用吐槽大会中池子常说的一个词, 这篇文章有什么“知识点:呢?

老街简单说几个方面。

一、《滕王阁序》中的对偶句

首先,王勃的这一篇《滕王阁序》是骈文,又称为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

骈:两马并驾的意思。可知骈文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对偶,不过这种文章中的对偶句和格律诗不同,更像词中的对仗。

老街粗略统计了一下,滕王阁序中的对偶大概有7大类:

1、三字句对偶

披绣闼(tà),俯雕甍(méng )。平仄仄,仄平平。

四美具,二难并。仄仄仄,仄平平。

格律诗有五言和七言,没有三言的格律诗。但是这种对仗在词谱中却常见,例如:

低绮户,照无眠,平仄仄 仄平平。《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四字句对偶

这篇文章中的四言句太多了,骈文中的四六句是主要的句式。

上联:中平中仄,下联: 中仄中平,这种平仄的有: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反过来,上联平收,下联仄收: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同样,在词中也非常多见:

落帽山前,呼鹰台下。《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3、六字句对偶:

上联平收,下联仄收: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上联仄收,下联平收: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六言诗也有不少,如王维的《田园乐》是两组对仗句:

桃红复含宿雨,柳线更带朝烟。花落家僮未扫,鸟啼山客犹眠。

在词牌中,六字句也很常见,如辛弃疾的《西江月 渔父词》: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熔金。

但是,大家能看出滕王阁序中的六字句与诗词中的六字句的区别吗?

4、七字句对偶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七言句在格律诗中常用,不过和这种骈文的句法结构不同,例如: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上面说的六字句对仗,也是这种区别。

5、八字句对偶:

有上联仄收,下联平收的,如: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有上联平收,下联仄收的,如: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在辛弃疾的《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中有:

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

这种八字句的对仗,是扇面对的一种。后面提到的两种也是扇面对。

6、十字句对偶

这种十字句,有前四后六的组合: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也有前六后四的组合: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四六句的搭配,词牌中也有,如蒋捷《高阳台·送翠英》

闲里清明,匆匆粉涩红羞。

六四句的搭配,王安石《桂枝香》: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不过,这种句式,似乎没有对仗的词牌。

7、十一字句对偶

前四后七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前七后四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减字木兰花》有这种四七搭配的句式,不过很少对仗 ,向子諲这种对仗的形式并不多见:

翠鬟双小。绿绮朱弦心未了。画戟森间。玉子纹楸手共谈。(宋·向子諲《减字木兰花》)

《画堂春》中,有七四搭配的句式:

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秦观《画堂春》)

整首《滕王阁序》读下来,几乎通篇都是两两对偶的句式。这种对偶的赋,就是骈文。

但是,这还不是最难的骈文,因为,这种骈文并没有要求押韵。有点像长联与词的区别。

对联有上百字的,但是不要求押韵,而词要求符合格律,要求押韵,相对来说就比同样篇幅的对联和古体诗要难得多。

二、骈文与律赋

上面说过,《滕王阁序》其实不是最拘束的骈文,因为对于押韵没有要求。想一想,《滕王阁序》每一幅对联的最后一个字,都要求押韵,是不是难上加难呢?

但是真得有要求押韵的骈文,这种骈文有点像长长的排律,又要求对仗,还要求押韵。

这种骈文就是律赋。

唐朝科举开始考诗赋,诗大多为五言排律,赋就是律赋,这两种文体都对于平仄、押韵有严格的要求。

我们看看律赋是个什么样子?

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那一届科举考试中,赋试题目叫《旗赋》,规定以 "风日云野,军国清肃"八字为韵。

也就是八段文字,每一段分别用风韵、日韵、云韵等八个字所属的韵部押韵。

我们看第一段,押韵风字所属的【东韵】:

遐国华之容卫,谅兹旗之多【工】;文成日朋,影灭霜【空】。

乍逶迤而挂雾,忽摇曳以张【风】;排回惊鸟,飞失断【鸿】。

至若混羽旗以横野,则睹之者目骇;杂金鼓而特设,则见之者气【雄】。

...........

这一段都押和”风“一个韵部的字,这个韵部是【东韵】

第二段,押日字所属的【入声质韵】:

尔其誓将临边,兴师授【律】;拥豹骑而长往,指龙山而冲【出】。

月阵联云,星旄斗【日】;回五翎以革面,挫三庭而屈【膝】。

匪旗之佐彼军容,则何以沙场清【谧】?

...........

这个韵部押和”日“一个韵部的字,属于入声【质韵】

在王勃(约650年-约676年)渐渐成名的时候,正是唐高宗执政时期,一般认为,唐朝的科举开始考诗赋,就是从唐高宗执政的时期开始的。

可见,律赋比不押韵只对仗的骈文难多了,就是因为拘束太多,所以律赋极难写出千古流传的佳作来。

同样,因为束缚太多,排律的佳作也远远少于四句的绝句和八句的律诗。

三、排律的束缚

在唐朝,律诗包括八句的五律七律,也包括八句以上的律诗。排律的称呼出自元朝,在明朝时,这个名称被广泛使用。

排律,就是指八句以上的律诗,要求首联和尾联以外,中间联必须对仗。

科举中的进士科常常会考诗赋。赋,刚才经说过;诗,大多为五言排律,以六韵(12句)居多。

例如钱起著名的试帖诗《省试湘灵鼓瑟》,就是五言六韵十二句的标准排律: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对仗】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对仗】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对仗】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对仗】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这首诗是钱起在唐玄宗天宝十载的试帖诗 。

也有不少五言八韵十六句的排律,另外还有少数的入声韵、去声韵的试帖诗。就不一一举例了。

四、滕王阁诗是什么诗?

八句的七言诗,不一定是七律,这首《滕王阁》是换韵的七言古体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换平韵),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前四句押仄韵,后四句改为押平韵。格律诗不可以换韵、不可押仄韵。

也有人喜欢把这首诗看作两首七言的绝句,是一首还是两首,主要看意脉是否中断。您觉得这是一首诗还是两首诗呢?

​结束语

《滕王阁序》又名《秋日燕滕王阁诗序》,前面洋洋洒洒的这篇文章也可以看作结尾诗的诗序。

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格律诗的定型中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他的作品中有很多格律诗,不过那个时期七言诗还没有进入主流,所以他的诗大部分是五言诗。

例如他的这首五言排律,《出境游山二首 其一》

源水终无路,山阿若有人。

驱羊先动石,走兔欲投巾。【对仗】

洞晚秋泉冷,岩朝古树新。【对仗】

峰斜连鸟翅,磴叠上鱼鳞。【对仗】

化鹤千龄早,元龟六代春。【对仗】

浮云今可驾,沧海自成尘。

这也是标准的五言排律, 通篇押[真]韵,对仗、粘连、平仄没有一处瑕疵。

唐朝人虽然写了很多古体诗、拗体的律诗,但是这种五言排律是必须掌握的诗体,想一想今天的学生最重视学什么课程呢?当然是高考要考的内容。

@老街味道

此日六军同驻马 当时七夕笑牵牛 李商隐这两句诗有这么多讲究

几首原创诗词为例 10分钟搞明白 旧体诗词的几种诗体

宋词名家这首题壁词 写得太好被广为传抄 为何却被驿卒涂掉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