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到四大名山中的四大菩萨道场,除了烧香磕头的祈福之外,是否还了解有其它的意义?
四位菩萨所代表的各种智慧,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帮助呢?
您又如何才能让四大菩萨显灵吗?
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居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首。
文殊菩萨,由于“智慧超群,洞悉般若”,因而意味着“大智”。
普贤菩萨,道场峨眉山。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
普贤菩萨,由于“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因而意味着“大行”。
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
观音菩萨,由于“悲悯众生,救苦救难”,因而意味着“大悲”。
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
地藏菩萨,由于“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因而意味着“大愿”。
地藏菩萨之“大愿”,是指他的愿心极大,要普度所有的受苦受难众生(人及非人,乃至动物畜生饿鬼等一切众生),特别是最苦的地狱还没有空,他就不愿成佛。
我们要学菩萨的什么精神呢?
一,要像地藏菩萨那样立下度(助)人的誓愿——修行佛法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一切众生;
二,要像观音菩萨那样具有“慈悲”精神——无论对方是好人、坏人、亲人、陌生人,都要一视同仁地为之拔除痛苦,给予快乐。
三,要像文殊菩萨那样具有无上的智慧——努力领悟世间法、出世间法等所有的智慧,这样无论遇见什么的众生都可以度化之;
四,要像普贤菩萨那样付诸行动——持之以恒、永不懈怠地将佛法真理用于实践,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改变不了我们弘扬佛法,普度众生的决心及行动。
因此可见;
只要我们立下了度人的愿心,即使没有前往九华山,也等于见到了地藏菩萨;
只要我们具备了慈悲的胸怀,即使没有前往普陀山,也等于见到了观音菩萨;
只要我们具有了无上的智慧,即使没有前往五台山,也等于见到了文殊菩萨;
只要我们遵循佛法亲身实践,即使没有前往峨眉山,也等于见到了普贤菩萨。
话又说过来,假如我们自私自利,不愿发心度人,那么,即使天天朝拜五台山,又能如何见到地藏菩萨呢?
倘若我们小人小量,对别人的困苦不闻不问,偶尔做了一点好事就大肆宣扬,好像别人都不知道一样,那么,即使天天朝拜普陀山,又能如何见到观音菩萨呢?
倘若我们学习一些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认为什么都懂了,不去认真思考、深刻领悟宇宙人生的真理,那么,即使天天朝拜五台山,又能如何见到文殊菩萨呢?
倘若我们学习了各种解脱的理论,也能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但是不在事上检验求证,也不愿把自己的所得分享给大家,帮助别人获得解脱,或者在发心修行中遇见困难就退缺,那么,即使天天朝拜峨眉山,又能如何到普贤菩萨呢?
佛法不但是一种人生真理,而且还能在事上践行,理事如一。
用明朝大儒王阳明的话来说,是“知行合一”。
你为什么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还过不好这一生呢?
这说明,你没懂得真正的道理,否则理上的见地到了,事情必然可以改变。
见地、修证、愿行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三者,分别对应文殊菩萨的无上智慧(理上见地),普贤菩萨的修证、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的愿行(事上炼心)。
我们每个人,只要发起宏大的愿心、闻思修得慧,并付诸实际行动,就已经成为“因地菩萨”了。
所谓“因地菩萨”,就是具备了成为菩萨的因。
如果能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精进修行,假以时日,大家都可以达到四大菩萨的境界,成为菩萨摩诃萨,成就“果地菩萨”。
就如《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西行,一路上不断降妖除魔,遇见众生也是救死救难,最终大家的愿行福德都圆满了,三个妖一个凡夫都成了佛门圣者。
唐玄奘西行之前见东土大唐无究境解脱大乘经典,发愿要往西天佛门圣地取得真经(因地菩萨),历经九九八一难,最终到达西天大雷音寺取回真经成就正果(果地菩萨)。
因此,学佛信佛并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实质,只要深入领悟菩萨的真理并付诸造福社会的实际行动,即使不是僧人,也不是居士,他已经在佛门之内了。
就像《金刚经》所言“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什么意思呢?
一切圣贤都是教化人们向善向上,净化自己,造福社会,只不过因教育方法而有差别而已。
可见菩萨都是忙着分身度众生,应众生业力之不同,而现何种相说法,说不定你身边那些帮助你的人就是菩萨成愿而来呢!你会发现吗?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