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毅品文团队(汪明军),无授权禁转!
古装历史题材电视剧《独孤天下》自2018年开播以来,受到了极大关注,赚足了人气和流量,剧中背景横跨魏、周、隋三朝,其中个性鲜明又美艳群芳的独孤三姐妹,“古代第一岳父” 独孤信,腹黑阴狠而又深情款款的太师宇文护都引发了观众的热烈讨论。确实,相对于古装类影片广泛取材的秦汉、三国、两宋、也了解不多,事实上,作为结束两晋十六国大分裂乱世,开始中国历史上第二大一统帝国暨隋唐帝国的北朝(主要是北魏、东西魏、北齐、北周)时代在中国历史上占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因为其不仅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广泛的民族大融合,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实现了重要改革,为隋代的三省六部、科举等足以改变历史进程的重要制度出台埋下了伏笔,可以说正式魏-周的沿革开辟了隋唐盛世,而剧中“独孤天下”所代表的独孤三姐妹以她们的因缘际会般的传奇命运,成为了隋唐盛世的缩影,千百年来一直所为人津津乐道。
开启北朝肇基北魏王朝的是起源于大兴安岭的鲜卑族拓跋部族,有别于十六国中其他入主中原而又旋生旋灭的少数民族政权,拓跋氏凭借着强盛的武力入主华北,非但没有快速败亡,反而成为了自前秦以后第二个统一长江以北的北族政权并延绵了150余年的国祚,可以说在秦汉第一帝国和隋唐第二帝国间,拓跋鲜卑已经实现了最了不起的成功,为何命运独独眷顾拓跋氏?原因必然有很多,但其中最关键,影响最深远的毫无疑问必然是魏高祖孝文帝拓跋宏强力推动的汉化改革,相比于“不为文字、刻木记契”而已的鲜卑原声文化,汉文明无疑是先进并令人神往的,孝文帝在倾慕中州风华的同时自然意识到要长治久安地统治汉文明的起源地河南中原,靠着鲜卑的“索头弯刀”自然是不行的,于是上层的鲜卑贵族们纷纷“峨冠宽袍”,汉文化也在他们手中传承乃至光大,以至于从南朝入境本以为会“四面胡风”的使者到了洛阳后才发现中原文明尽在此地。
似乎孝文帝改革是成功了,但汉化带来繁华之后留下的是巨大的隐患,并最终形成了毁灭北魏王朝的风暴,这个风暴就是六镇大起义。洛阳城中的鲜卑贵族们翩翩慕华,而世守边陲六镇的戍边鲜卑军户则由“国之肺腑”逐步沦落为镇户、府户,身分低下,汉化给他们带来沉重的打击,不满在塞外的朔风中日益积累,终于酿成了空前爆发。
历史在这里走到了拐点,有道是“乱世出英雄”,六镇起义虽然为北魏王朝敲响了丧钟,却也迎来了新的英雄们,“独孤天下”的男人们走到了历史前台,其中首推北周的实际缔造者,周太祖文皇帝宇文泰。
宇文泰出生于六镇之中的武川镇,属于鲜卑宇文部后裔,自小受汉文化影响,雄才大略,文武双全,在魏末的乱局中逐渐脱颖而出,成为北魏关陇军事集团的首领,在北魏分裂为东西魏后,其又成功地“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西魏政权的实际控制者,为北周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宇文泰和其一生之敌,东魏控制者、北齐王朝奠基人高欢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对于内政的制定和创新更有建树。西魏地处荒僻,物产贫瘠,人口和兵源稀少,立国之处国力远弱于东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西魏及其继承者北周,逐步由弱变强,先后平定汉中、巴蜀,攻取江汉,并消灭北齐统一北中国,为隋朝完成大一统打下了基础,这当然绝非偶然,宇文泰创立的一系列政治军事制度慢慢地增强西魏(北周)的国力,改变了天下格局,其中首推府兵制的建立,不仅在当时最大限度发挥了西魏弱小的军力,更是对中国之后的历史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府兵泛指军府之兵,起源于鲜卑族早期的部落兵制。为了与东魏相抗衡,宇文泰把流入关中地区的六镇军人和原在关中的鲜卑诸部人编为六军,其核心系统包含了八名柱国大将军(仿效古鲜卑八个主要部落)、十二名车骑大将军、二十四开府(开府即府军由来)的。其中宇文泰实为全军统帅,魏宗室元欣仅挂虚名,实际分统府兵的只有六柱国,也与周国六军之制相符,一柱国统二大将军,合计十二大将军。《独孤天下》中的独孤信,以及剧中独孤曼陀丈夫陇西公李昞(唐高祖李渊)之父李虎皆为六大柱国,杨坚之父杨忠为独孤信统率下的大将军之一,在这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中,产生了从西魏至唐初的主要门阀政治家族,其被后世称为关陇贵族集团。
周、隋、唐的皇室都出自这些家族——宇文泰子孙为北周皇族,李虎子孙为唐朝皇族,大将军杨忠子孙为隋朝皇族,而周明帝皇后,隋文帝皇后与唐高祖李渊之母都出自八柱国里的独孤信,因此“独孤家”的女儿们见证了周、隋、唐三代王朝。可以说,没有以八柱国为代表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就没有隋唐盛世,在随后的百余年里,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盛极一时,皇室与其将相大臣几全出于同一之系统及阶级。至唐太宗时期,权力渐衰,与新兴的山东豪杰颇有争斗,长孙无忌出任顾命大臣,是关陇集团最后的闪光,武后欲消灭唐室之势力,遂开始施行破坏此传统集团之工作,如崇尚进士文辞之科破格用人及渐毁府兵之制等皆是,至玄宗尤称李唐盛世,但已处在安史之乱风雨欲来的前夜,而关陇贵族也在隋唐盛世最后的余晖之下退出了历史舞台。(参考资料:《魏书》《周书》《北史》《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