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外交关系在特朗普时代的开局,从元首通话,到副主席出席特朗普就职典礼,并会见副总统万斯,再到外长王毅24日应约与刚刚走马上任的国务卿鲁比奥通电话,大戏连台。
“应约”也就是应鲁比奥之约,由美方约时间通话。1月17号的元首通话也是应特朗普之约。事实上,中方不会拒绝与美方高层通话,但应约多少也体现了美方的一种主动,两国近期外交接触的层级之高、频次之高,充分体现两国对经营双边关系的高度重视。
王毅说,中美关系发展迎来新的重要节点。特朗普本人也期待与中方元首保持良好关系,强调两国合作可以解决世界上很多问题。节点未必是拐点,发展方向也未明确,中方并没有给出价值判断,两国关系是积极发展还是消极发展,需要美方用行动去证明。
两国元首日前通话有一个共识:“同意建立战略沟通渠道,就两国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保持经常性联系”。中美外长的这次通话可以看成是经常性联系的一部分。
王外长对鲁比奥讲话当中,不少是元首通话的内容,包括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双边关系管控方式以及正确相处之道等。也提到了处理对华关系4条红线,包括台湾问题、民主人权、道路制度、发展权利。这是在拜登时代中方就反复强调的。鲁比奥或许对华业务生疏,或者用有色眼镜和意识形态偏见看待中国,就更有必要补课,重要的话多说几遍也不为过。
鲁比奥曾在日前的提名听证会上,提到中国已经是“超级大国”,不管他情不情愿承认,也不得不对现实低头。
这次在通话中,他也提到“美国和中国是两个伟大的国家,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将决定世界的未来”。美国对中国和对华关系的这个定位解释了近期中美高层接触的层级和频次双高。
美国务院声明中提到鲁比奥强调,特朗普政府将追求一种推进美国利益、将美国人民放在首位的美中关系。这其实也无可厚非,任何国家政府和领导人都会把本国人民福祉放在首位,推进本国利益优先,但前提是不得触碰对方的红线和底线。
外交部新闻稿里,在鲁比奥表态之后,最后一段是王外长的高能表态,给美国新科国务卿好好补了补中美关系课,开宗明义就提,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
这话怎么理解?
我认为,在中方的标准中,美国这个所谓大国是需要交出一份答卷的,也就是王外长提到的3个应当:应当承担应尽国际责任,应当维护世界和平,应当帮助各国实现共同发展。从这3个应当的尺度看,美国至少在目前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大国,在国际责任、维护和平、共同发展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欠缺。同时,也表明中国对大国的定义与美方并不完全一致,不会从军事力量这些角度去评判。
当然,最后一句“希望你好自为之,为中美两国人民的未来,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其中的好自为之4字,在中美外交关系中极少出现。因为在中文语境里,这是分量很重的4个字,往积极面理解,就是希望对方能妥善处理,往另一个方向理解,就是自己看着办,后果自负,其中的意思已经涵盖对他过去的言行多有失望和负面评价,希望能引以为戒,适可而止。
由中国外交部长口里说出来,代表了中国官方对鲁比奥这个人的评价,相信也代表了中国民间对此人的认知。中国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话说回来,就算鲁比奥不好自为之,中美关系也绝不会砸在他手里。因为特朗普重新上台后,他的外交是高举高打,一把手定调,手下去执行,风格是顶层引领,通俗理解就是“王要见王”。江湖上各路顶尖高手通常王不见王,但观察特朗普的强势风格和结果导向,并从他第一任4年外交经验可见,会强力主导关键议题,而中美关系是他处理内政外交的重中之重,王必见王。
既然如此,鲁比奥就算内心不想好自为之,也不得不好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