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在南极的500天》:世界尽头的美丽与孤独

《在南极的500天》

李 航 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李航是一名南极科考队员,曾参加我国第31次和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不间断地在南极驻守近500天(截至2022年,李航极地科考生涯累计超过700天)。从长江出海口到南极大陆边缘,从珍贵的夏天到漫长的冬日,从拉斯曼丘陵上空的极光到达尔克冰川附近的生灵。是什么支撑他们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为什么科考队员要冒着生命危险在海冰上采集数据?这些震撼的现象、有趣的际遇、难忘的人事,悉数呈现在本书中。在书中你能看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你会发现,专注,努力,人生就能一点点改变。

(节选)

时间退回到1985年的元旦前夕,南极洲的乔治王岛上迎来了共和国派出的首支南极科学考察队,那是我第一次到达南极的时候。

当时的南极正值极昼,我和队友们连轴转,经常一干就是20多个小时,累了就裹着被子蜷缩在帐篷里休息一会,甚至有人洒脱地直接睡在雪地里。我们凭着血肉之躯移沙填海、垒袋造港,两个多月后,一座崭新的考察站在这里屹立起来,那便是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座科学考察站——长城站。落成仪式上,当五星红旗飘扬在凛冽的寒风中,我和队友长时间肃穆地敬礼,滚滚热泪在我们脸上流淌。30多年过去了,每每回想起来,这一幕幕场景仍然历历在目。

从那以来我便一发不可收拾,几十年间走“南”闯“北”,先后七次抵达南极,四次抵达北极,可以说是见证了我国极地科考事业的发展和壮大。还记得曾经去南极要写“生死书”,我就曾豪迈地写下“我的生死由我自己全权负责!”的豪言壮语,考察队甚至提前准备好了裹尸袋,现在想起来那是怎样的一种豪情壮志!

如今,南极在国际上的科学和战略地位正在日益凸显,我国对南极科考的投入力度也越来越大,四座科考站相继在南极建立,围绕南极开展的各项科学研究成果也已经是硕果累累。生存和维系已不再成为我国南极科考的主要难题,科考队员们得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科学研究上。

30多年来,咱们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每年都会派出师生参加国家的南极科学考察,至今已累计有100多人次踏上了这片冰雪大陆。想当年,当我在测绘图纸上将乔治王岛附近的一处无名海湾标上了“长城海湾”的字样,这便成了我们中国人命名的第一个南极地名的由来。现在,已经有300多个受到国际认可的中文地名正赫然标记在各式各样的南极地图中,这背后是我的同事和学生们前赴后继的耕耘和付出。大无畏的南极精神在他们的血液里流淌,我为南极科考事业的传承和发展感到由衷地欣慰。

后记(节选)

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距离我离开南极已经一年多了。写作的过程持续了半年,从武汉闷热的盛夏,一直绵延到了现在阴冷的冬季。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在南极拍摄的十万多张照片,如今成为了我最引以为傲的精神财富。当往事渐渐远去,记忆终将模糊,它们是我回忆往事时最生动的依据。这一幕幕被定格的场景,如今也成了我撰写本书的灵感源泉,支撑着一个个真实的南极故事在读者面前呈现。

从初到南极时邂逅巨大的冰山开始,所见到的一切不断地拓宽我的视野,这让在狭小的象牙塔中成长起来的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世界的广阔和神奇。当我跋涉在广袤无垠的冰原上,或是站在深邃绚烂的星空和极光下,自然的力量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灵,让我完全没有招架的能力。

当新生的威德尔海豹依偎在母亲身旁晒太阳,躺在海冰上向我投来好奇的目光;当在野外工作时偶遇三五成群的阿德雷企鹅,小家伙们摇摆着身体朝自己靠拢过来,面对这些包裹在冰雪之中却活力的生命,无法不让人为之感到敬畏。

驻守在与世隔绝的考察站里,来自外部环境和自身心理的种种挑战,对我和队友们来说都是一场磨练和洗礼。当雪地车在野外意外抛锚,下一秒机械师就已经钻到了车底,躺在零下30多度的雪地里修理起来,这种义无反顾深深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位考察队员。在新鲜蔬果消耗殆尽、顿顿吃肉的日子里,我曾经历过一段望梅止渴的日子,那段时光里我经常回想起广八路的烧烤,里面有我最爱的蒜泥茄子。

毫无疑问,是南极塑造了现在的我,这个正向大家娓娓道来的我。

作者:李 航

编辑:周怡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