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静好时,不知有你

半个月前的一天,我接到一个令我无能为力的求助:

还能不能协调到一些口罩了?这边实在扛不住了。我老家乡里发现了一例确诊,才分了十个口罩给村里,根本不够,从武汉回来的学生就有一百多。我想给家里和西藏这边买,但是买不到。

求助者是一位甘肃90后女孩,大学毕业后到西藏做志愿者。去年5月,在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和中国青年报发起的优秀“正能量志愿者”评选中,她入围了全国百强。

那时正是形势最严峻的时候。小区已经实行封闭管理,每户人家有一张通行证,两天只能有一个人出门一次。

杭州的街道,陷入从未有过的安静。

在清冷的空气中,隔着千山万水,我也能感觉到她的无助。

徐紫珈是天天正能量在武汉的“正能量合伙人”。大年三十,她通过关系找到一批防护服和口罩,当晚十点多从仙桃拉回武汉。一、二十所医院的工作人员一直都在等她。东西发完,她哭了。

开车回家的路上,她眼泪流了一路。她跟我说,那一刻,觉得自己太无能了。

那些天,确诊和死亡的数字在不断上升,生命展现出来的脆弱让我们无助和恐惧。人是一棵有思想的芦苇。有时候,浑同芦苇。

一场场生离死别,谱写了和平时代最大的悲剧。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写过一首《沉重的时刻》,此时一次次在头脑里浮现: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死

无缘无故地在世上死

望着我

吴亚玲是从云南驰援武汉火神山医院的一位护士。在她忙忙碌碌照顾病人期间,母亲突发疾病在昆明过世。她躲到员工通道一个角落里,面朝昆明方向深鞠三躬,转身又走回了病房。

武汉民警陈德春一直处于抗疫一线,哥哥打电话告诉他,母亲病逝,他瞬时嚎啕大哭,随即擦干眼泪,跪到地上,面朝老家孝感,磕了三个响头……

同样是生离死别,这两个画面也不断在我脑海里出现。

默默逝去的,还有武汉市中心医院院门口一家百货店的小老板——林军。但是一篇悼文让逝者的名字广为人知。

在过去数千个平平淡淡的日子里,他是中心医院医患眼里随叫随到的后勤队长,也是朴实憨厚的邻家兄弟。为了让下夜班的医生们能吃上夜宵,他总是坚守到半夜,即便是春节也不打烊。

抗疫一线医生、中心医院疼痛科主任蔡毅在微信群看到他去世的消息,难抑悲伤,在微博发布悼念长文。

“突然,没了,我们才发现,他在我们生命中,是那么重要。”蔡毅在悼文里写道。

戳中大家泪点的,正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人物,这么朴素的一句话。

岁月静好时,不知有你。

蔡毅写道:“我们都是小人物,在这场疫情的洗礼下,默默的付出,默默的承受生离死别。”

是啊,我们都是小人物。一场疫情,暴露出我们无尽的无奈。小人物懂得小人物的冷暖,才会物伤其类,为之长歌当哭。

虽然,灾难放大了我们小人物的不幸,以及许多的不能释怀;虽然,你我渺小如尘,却是彼此的牵挂和依靠,安慰与支撑。

这些天,一个又一个小人物闯入我们的眼睑:

湖北汉川45岁的护士尹艳,因劳累过度晕倒在医院门口;

湖北通城一位63岁的环卫女工杜正英疫情期间坚持上岗,因家人反对,心中难受,在下班途中放声大哭;

湖北长阳榔坪镇卫生院医生王宋珍,午夜时分背负着一名男性发烧患者,艰难攀爬着狭小的楼梯……

圣人以万物为刍狗,而我们小人物,在灾难面前,肉体和情感都更加敏感和脆弱,都是凡夫俗子肉体凡胎,会累会痛,会烦会哭,会有无尽的悲伤……

却不会退缩。

每天都在寻找这些小人物,给他们颁奖。

“我们都是小人物,但有你,很重要。”一位同事在钉钉群里说。

钟鼎有钟鼎的恢弘,锅铲有锅铲的合声。我们的悲欢离合,我们的情怀和担当、不甘与抗争,从来不会因为我们的身份,而卑微。

蔡毅在一线抗疫14天后接到医院通知,可以换岗休息,但是他选择了下一个14天。

我们都是小人物。但是,在灾难这个最激烈的人性考场上,我们给出了尽可能好的答案。

曙光就要来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