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物里的冬至:古人放七天假 是谁羡慕了我不说

在甘肃,各种文献、青铜器、壁画等文物都记载了关于冬至的记忆。

原标题:【文物图鉴】穿越古今 那些文物里的冬至情韵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适逢冬至节气

北半球迎来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

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二十四节气集解》中如此解读。

“冬至大如年”

可见冬至在古人心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提醒我们,从今天起:

夜晚缩短,日光渐长;

“数九”歌起,寒冬来临;

新年将至,又是春天!

在甘肃

各种文献、青铜器、壁画等文物

都记载了关于冬至的记忆

它们穿越时空连接古今

成为历史的文化标签

作为“岁首”的冬至:万民休假同庆

《礼记·夏小正》中描述写道:"(十一月)陨靡角,日冬至,阳气至始动。"意思是冬至太阳开始北移,北方的阳气逐渐回升。人们将冬至视为年终岁末,冬至也因此得名“亚岁”“小岁”。

敦煌文献S.6537《郑余庆书仪》中记载:“元正、冬至日,在已上二大节,准令休假七日,前三后四日。”古人以放长假的形式凸显其重要性。

敦煌文献S.6537《郑余庆书仪》

敦煌文献S.6537《郑余庆书仪》

作为吉日的冬至:大典祭祀祈福

古人认为,冬至是上天赐福的大吉之日。

殷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时,冬至为“岁首”,是周时的正月,于是亦被后世称为“周正之节”。皇家在这一天举行祭祀仪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诸事如意。

唐宋时期对于冬至祭祀更为重视。《东京梦华录》中写道:“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在甘肃省博物馆,有很多和古代庆祝祭祀等相关的文物。

灵台县白草坡 伯铜方鼎 西周

灵台县白草坡 伯铜方鼎 西周

高24.5厘米,口长18.5厘米,口宽14.6厘米。鼎身呈长方形,四驻足,腹部有扉棱,饰兽面纹、雷纹四组,四足各饰兽面纹一组。器内壁有“ 伯作宝 彝”铭文。

灵台县白草坡 伯作铜爵 西周

灵台县白草坡 伯作铜爵 西周

高22.4厘米。深腹圜底,阔流尖尾,帽形双柱,兽面銴。下承三棱锥形实心足,足尖外撇。銴内有“伯作”铭文。

灵台县白草坡 父丁铜角 西周

灵台县白草坡 父丁铜角 西周

高 24.7厘米,角距8.5厘米。深腹圆底,带盖,盖上鼻钮。口部分翼呈凹弧形,翼尾呈锐角,一侧牛首銴。足上饰细阴线蝉纹。銴内角腹铸有阴凹铭文三字,上为族徽,下为“父丁”铭文。

环带纹铜鼎春秋中期

环带纹铜鼎春秋中期

高20.7厘米,口径23.1厘米。铜鼎为广口,宽折沿,浅弧壁,圜底较平,立耳,三蹄足。腹壁花纹为两层:上层为鸟形窃曲纹,下层为波带纹,两耳饰重环纹,三足饰变形兽面纹。

作为佳节的冬至:亲朋欢聚宴饮

在民间,佳节吉日,人们少不了互相拜贺宴请。冬至,亲朋团聚一堂,美食满桌,觥筹交错,一派喜气祥和。

对北方人来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时光流转,如今的饺子,渐渐褪去了防止耳朵冻烂的职责,皮薄馅大的它包裹着一个个真挚的愿望,逐渐成为家庭团聚幸福的情感寄托。

而在南方,取“阳像圆,阴像方”之意,圆滚滚的汤圆成为团圆美满的最好象征。民间亦有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敦煌文献中载有《冬至相迎书》:“长至初启,三冬正中,嘉节膺期,聊堪展思。竟无珍异,祗待明公,空酒馄饨,幸垂访及。谨状。”古人用“吃”装点着平淡幸福的日常,也赋予传统节气更多含义与期待。

嘉峪关市魏晋1号墓 “宴居图”壁画砖 魏晋

嘉峪关市魏晋1号墓 “宴居图”壁画砖 魏晋

长35.5厘米,宽16.7厘米,厚5厘米。中央跪坐女主人,身旁跪坐侍女四人,三人持扇,一人持物。画面上方绘盘、尊、勺等宴居器具。

莫高窟第23窟 院落场景 盛唐

莫高窟第23窟 院落场景 盛唐

院中正在举行宴会,宾客各自成群,围桌而坐。

莫高窟第445窟 婚礼宴客 盛唐

莫高窟第445窟 婚礼宴客 盛唐

帷帐里坐满宴饮的宾客,面前有一小乐队正在奏乐,帷帐中央有一红衣舞者正挥袖起舞。

冬至阳生春又来

最长的夜已经过去

往后的每天都有愈发绵长温暖的日光

希望在这样一个日子里

每一个人都能吃上热乎的饺子、汤圆

熬过黑夜后

即是否极泰来

得偿所愿

(文字:刘欣瑜 史子玄 视频:史子玄 海报:贾磊 资料来源:甘肃省博物馆 敦煌研究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