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的话
每一个城市,都有这座城市独有的一“品”。
它不仅仅是单纯的产品,文化是底色,人文是线条,创意是灵魂。
这一“品”,带着城市的符号,生活的诗意,让每一天的日常,变得不一样。
你所在的运河城市,运河水滋养千年,独特的地域地理、个性鲜明的特色文化、勤劳智慧的人民,都创造出独属于运河城市的运河一“品”。
我们连续性地把它们展现出来,欢迎您阅读,希望您推荐。
大运河徐州段长约200公里,上通黄河,下接淮水,“南通江淮,北达幽燕”。明、清两朝,大运河是经徐州北上的黄金水道。朝鲜人崔溥在《漂海录》中评价:“及淮河以北,若徐州、济宁、临清,繁华丰阜,无异江南。”
江苏徐州,有超过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是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 。在这样一个历史雄厚的文化名城中,也有茶的雅韵 。
徐州独特的乡村茶文化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西山兰若试茶歌》中描述徐州的茶叶生长状况是“山僧后檐茶树丛,春来映竹抽新茸毛”。这说明,徐州茶文化的历史在唐朝已有记录。徐州本地并不产茶,但大运河的输送便利,让浙茶、徽茶大量进入徐州,为徐州人饮茶大开方便之门。据明朝典籍记载:“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在明朝嘉靖年间,有大批苏州商人来到徐州,将浙茶、皖茶沿运河向北运送至徐州睢宁和邳州。那时,徐州已形成大规模的茶叶集散市场,并向淮安、扬州、宿州等地传播。
与在茶馆中品茶相比,徐州人更愿意到乡村喝茶。徐州市邳州港上镇是中国银杏之乡,也是徐州人邀三五好友品茶会友的好去处。在农家庭院里,大家围着一张矮木桌,坐在小竹椅上,泡上一壶茶慢酌细品。徐州乡村间的茶文化相比都市茶楼里那一招一式的繁缛程式,更多的是一种自在随意和天然简约。
当地有“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全身疏通;一天三盅,雷打不动”之说。可见喝茶已经成为徐州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牛蒡之乡”——徐州丰县
1800年前的汉末,《名医别录》记载牛蒡“久服轻身耐老”。1300年前的大唐盛世,《食疗本草》记载牛蒡“根,作脯食之良”。400年前的明朝,《本草纲目》记载牛蒡“通十二经脉,除五脏恶气”。
牛蒡系“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植物。牛蒡,又名恶实、大力子、东洋参、东洋牛鞭菜等,充满东洋风味,但人们有所不知的,牛蒡是源自中国。牛蒡凭借其独特的香气和纯正的口味,被日本人奉为营养和保健价值极佳的高档蔬菜,可与人参媲美,享有“东洋参”的美誉。日本人为牛蒡疯狂,除了爱吃,还悉心栽培优良品种。郁达夫曾回忆在日本的生活,“摆在四脚高盆里的菜蔬,不是一块烧鱼,就是几块同木片似的牛蒡……”《本草经疏》称其为“散风除热解毒三要药”。
徐州丰县,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历史上黄河在此决口,形成了冲积平原,从而孕育了牛蒡的天然种植条件。丰县,也被誉为“牛蒡之乡”,是我国重要的牛蒡生产区和牛蒡产品集散地,占到我国牛蒡生产和出口量的50%以上。丰县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黄泛冲积平原形成的沙质土壤,为牛蒡等根茎类农作物生长及品质改善提供了有利环境,经过30多年的推广,牛蒡年产量达12万吨,产值30余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牛蒡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深加工基地。
徐州牛蒡茶就是以中草药牛蒡根为原料的纯天然茶品。走近丰县的万亩牛蒡园,一排排油绿绿、肥硕硕的牛蒡长势正好,微风拂过,掀起一阵绿波。牛蒡的叶柄和嫩叶可以食用,根可制茶。牛蒡根能长到1米多长,直径有5厘米左右,看起来有点像山药,这是牛蒡茶真正的原材料。
新鲜的牛蒡根清洗干净上面的泥土;留皮,保留牛蒡皮独特的香气;用刀将其切成薄片并反复晾晒;晒干后的牛蒡颜色呈深褐色,再放在锅中小火煎烤。水煮开后,放几片牛蒡于杯中,牛蒡因水的浸洇,一点一点薄雾般地扩散,细品,根的特有清新弥漫在口腔内,胃内温润舒坦,人亦气爽神清。
一杯牛蒡茶,清清爽爽,淡淡飘浮。(徐蓉 整合)
(大运河新闻热线:18611735190)
来源:扬子晚报、臻蒡茶、牛蒡产业网、新青年、新华日报
编辑 延晨 徐蓉
一读 桂艳 张莉
制作 曹宇
责编 肖东
审稿 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