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关心】
今天上午,山西“订婚强奸案”二审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强奸罪原判。这是一堂生动的法律课。
法院判决以事实为准绳,体现了司法公平正义。该案件舆论关注度高,在一审宣判后,被告人席某某的家属仍通过媒体大量发表意见,彩礼、男女对立等争议性言论充斥着社交媒体。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排除了干扰,准确把握了“订婚强奸案”的实质是强奸行为事实是否成立。在审判长答记者问中,审判长详细介绍了犯罪事实和人证、物证,本案证据确实、充分,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足以认定席某某强奸被害人的事实。
法院审理过程中,妥善处理了舆论监督与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本案的受害者是遭受强奸的女性,处于弱者地位。法院始终没有迫于舆论压力而牺牲受害者的个人隐私,过分暴露案情细节从而对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客观上,这把法院自己顶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体现了决策者的政治担当。另一方面,根据二审审判长今天公布的答记者问,席某某的母亲作为辩护人,多次擅自把涉及被害人个人隐私的信息发布到网上,侵犯了被害人隐私权,二审期间法院依法对其进行了训诫。对于社会上最主要的案情关切,法院予以了正面回应释义。
二审审判结果也给全社会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律课。男女平等不是一句空话,违背女性意志强行与之发生性关系,将会遭受法律的制裁。本案判决,有助于用法律思维破除“订婚就有性权利”“彩礼捆绑权利”等错误观念,推动社会进步。今天二审宣判后,席某某的家属在庭外继续接受了多家媒体的直播采访,仍然表示不服判决,一些网友在弹幕刷“无罪释放”,这些表达是充满情绪性的,已经与事实及法律精神严重背离。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但司法判决是严肃的,不会被个人意志而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