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有有”微博沦陷,你做过键盘侠吗?

本周,热播剧《三十而已》大结局了。

这段时间,“林有有”这个名字,深深地印在了网友们的脑海里。“绿茶”“小三”,剧里的“林有有”攒足了骂声。

没想到的是,剧外的“林有有”也饱受了刺耳的谩骂——“林有有”的扮演者张月在现实生活中被一些网友群起而攻之,不光是弹幕炸评,更有人直接跑到人家微博上开骂。无奈之下,张月关闭了脏话充斥的评论区。

一直以来,饱受网络暴力的明星不在少数。除了公众人物,很多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也在网络暴力的“狂欢”里,承受着难以承受的痛。8月5日,德阳安医生自杀案开庭,这场因网络暴力引发的悲剧再次闯入我们的视野,击打着人心。

到底是什么在滋长层出不穷的网络暴力?你是否也曾在有意无意中,做过网络暴力的参与者?

网络信息的碎片化,让很多人失去了辨明真相和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 互联网的世界真真假假,碎片化的信息容易让人迷惑。可恰恰有人在真相未明的情况下,靠着直觉盲目站队,带着偏见筛选信息。要么不分青红皂白,也不去追寻真相,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看到的、想象的当成了真相;要么人云亦云,被别人的情绪裹挟,在不经意间成为了“键盘侠”中的一份子,无形中做了网络暴力的推手。

缺乏同理心,多少人打着言论自由的旗号肆意评价人和事,全然不分善恶仅凭喜好。 出言不逊的施暴者往往模糊了言论自由与网络暴力的界限,无视分寸,肆意妄言。拿“喷”明星而言,在这些人的逻辑里,你做明星、做网红挣了钱,就要承受网友泄愤、让渡隐私和安宁的代价。说到底,他们放大了明星、网红的人设,忽略了公众人物也是活生生的人。从吐槽演技到人身攻击,从辱骂个人到殃及全家,你骂完舒坦了,但他们的委屈、不安、愤怒,如何排解呢?

不仅如此,网络的商业性运作,有时恰恰利用了网民的冲动,对这些网络暴力事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近年来,网络暴力就出现了组织化、群体化、利益化等新特点,用惊心动魄的标题、图片,夸大的细节故事炒作新闻,吸引眼球,追求点击率,故意激起网民情绪,放任暴力,不计后果。

任何时候,网络空间都不应是愤怒与暴力的发泄口。从弹幕轰炸到恶意剪辑,从私信辱骂到人肉搜索,层出不穷的网络暴力不仅导致网络空间戾气蔓延,挑战了法律的底线,也给青少年群体带来了严重的不良示范。干净清朗的网络空间,需要相关部门的精细化治理功夫,也离不开网络平台和每一个网民的共同努力。

或许,网络暴力无法彻底杜绝,但我们理应先做好自己——尊重真相,“未知全貌,不予置评”;尊重他人,不恶意评价,守住表达自由的底线;尊重自己,想事用脑子,说话留口德,别让一次简单的敲击变成暴力的伤害!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