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爆发的国共首次空战!国军P-51王牌攻击我军教练机,扫射好几次都打不下来

1946年初,国民党军在东北高歌猛进,一路占领了沈阳、铁岭,直逼四平。此时在通化的我军东北老航校成立仅一个月,遭到国军飞机频繁地轰炸,不得不于1946年4月搬到黑龙江省牡丹江的海浪机场。

然而国民党空军的飞机继续追到牡丹江地区扫射、侦察,老航校不得不于当年11月搬到兴凯湖畔的东安(今密山)进行飞行训练。

▲东北老航校的条件非常差,但是培训了大量飞行员,并经受住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

▲东北老航校一共搬迁了4次,最北到达兴凯湖畔的东安(今密山)。

国民党方面得到了相关情报,于1947年4月26号,派出第12中队队长时光琳中校和谢峻崧中尉侦察老航校所在的东安机场。

时光琳中校驾驶F-5G(P-38侦察版)从沈阳北陵机场起飞后,根据计划航线爬升到7600米,飞过长春、吉林、宁安等地,经两个小时到达兴凯湖畔。

出于俄国对中国土地掠夺的愤懑,时光琳中校故意越界飞到湖心,然后才左转侦察了东安机场,我军老航校再次暴露。

为了躲避国民党飞机的袭扰,老航校把训练时间设置为早上10点之前和下午16点之后,坚持飞行训练。

▲时光琳中校的飞行路线,他侦察了老航校在东安(今密山)的机场。

然而好景不长,在1947年10月25号,我军正在训练的教练机还是被国军巡逻的P-51发现了,随后便发生了国共首次空中遭遇战。

这天国民党空军第四大队的4架P-51从吉林起飞,对黑龙江进行侦察,飞行员分别是领队徐华江、陈履元、吴汝杰和宋大寿。

徐华江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多次与日机交手,官方认证了3.5个战果。他喜欢随身带着相机,拍摄了大量珍贵的航空照片。

话说回来,4架P-51携带了副油箱,准备先飞到哈尔滨,然后沿着松花江北岸飞到佳木斯,最后沿着中苏边境返航。

▲徐华江,1917年出生,在空中中取得3.5个战果,随身带着照相机。

▲徐华江的“天马”号P-51战斗机,当天率领4架P-51侦察巡逻黑龙江地区。

任务的前半段一切正常,当机群飞到东安汤原上空时,徐华江看到150米高度有一架双座单发飞机,貌似是固定起落架的教练机,上面还有国军青天白日机徽。

这个情况引起了徐华江的怀疑,如果这架教练机是友机,它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航程,可以飞到黑龙江腹地,在共军占领区上空执行任务。

徐华江再仔细一看,发现那架教练机上的国军机徽竟是高仿的:青天白日徽外侧有一个白圈,正版无;方向舵的条纹数也不对,正版的方向舵条纹应该为6蓝6白。毋庸置疑,这是中共的飞机!

情况的确如徐华江预料的那样,这架教练机是东北老航校的“九九高练”,机上正在进行飞行训练的学员是老红军飞行员,后来的空军少将吕黎平,后座是日籍教官木暮重雄。

▲为了迷惑国民党空军,我军采用了高仿的国军机徽和方向舵蓝白条纹,正版的机徽外侧没有白圈,方向舵条纹为6蓝6白。可以对照上图徐华江“天马”号的涂装。

▲东北老航校时期的吕黎平,注意身后的机徽已经使用我军设计的版本。

吕黎平因为出差中断了一段时间,这天正在进行五边飞行训练,被徐华江发现时已经转了3个弯,准备进行最后一个转弯,然后就可以落地了。

徐华江立即带着4架P-51向“九九高练”扑去,进入射程后就是一阵扫射,但是没有造成致命破坏。

4架P-51一下子冲到了“九九高练”前面,然后拉起脱离,绕到后面准备第2次射击。突如其来的曳光弹把吕黎平吓了一跳,立即拉起中止下滑。

说时迟那时快,徐华江已经做好了再次射击的准备,又一轮弹雨朝“九九高练”袭来,将垂尾打穿了几个洞。

▲五边飞行示意图,吕黎平是在四转弯处被徐华江的P-51攻击。

▲飞行中的“天马”号P-51,在空中没有击落“九九高练”。

吕黎平想盘旋躲避,但后座的木暮教官立即接手了操作,他深知无武装的教练机是无论如何也干不过战斗机之王的P-51,在空中迟早会被击落。

木暮教官马上压低机头对准跑道,趁4架P-51转弯脱离之际,以最快的速度降落在跑道上,然后拉着吕黎平跳出机舱跑路。

然而徐华江等人此时也已杀到,瞄准跑道上这架固定目标开火,子弹像鞭子一样抽来,周围尘土飞扬。

跑路已经来不及了,吕黎平和木暮教官只得钻到机身下方躲避。周围想要救援的同志被压得抬不起头来,但有人还是拍下了当时的照片。

▲这架教练机被扫射,可以看到周围激起的尘土。

所幸P-51飞行员的准头差了些,攻击了两次,吕黎平和木暮教官竟毫发无损。看到“九九高练”被击毁,徐华江等人又来回扫射了机场的其他目标,然后才心满意足地返航了。

实际上当时我军还有一架飞机在空中,那是老红军飞行员方华驾驶的Ki-43“隼”。由于Ki-43“隼”的性能与P-51差距过大,而且没有携带弹药,方华只得躲进云层避战。

等国军飞机走后,老航校人员立即抢救飞机,发现一架“九九高练”重伤,还有一架教练机轻伤。

吕黎平驾驶的“九九高练”在垂尾上被打了几个洞,其他部位的损伤也不致命。经过修复后,这架教练机继续执行教学任务。

▲木暮教官1940年参军时的照片。

▲当时还有一架Ki-43“隼”在天空中,但由于性能差距太大,没有武装,所以入云躲避了。

国军飞行员返航之后,上报击毁我军战机4架,并摧毁了机场设施,但这些战果并没有得到官方认证,徐华江的击坠数仍停留在3.5架。

经过此次事件后,我军认为高仿的国民党机徽已经不起作用了,因此专门设计了自己的机徽,即五角星内加一个“中”字,开始光明正大地表明身份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