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美国制造业在经历两个月的短暂扩张后,三月份再度陷入收缩。
供应管理协会(ISM)最新发布的《制造业商业报告》显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下降至49%,较二月份的50.3%下降1.3个百分点。其中新订单指数连续第二个月收缩,降至45.2%,较前值下降3.4个百分点;生产指数回落至48.3%,结束了连续两个月的扩张;就业指数进一步萎缩至44.7%,表明企业在面对经济不确定性时持续减少雇员。同时订单积压指数跌至44.5%,反映需求端持续疲软,而供应商交付指数虽略降至53.5%,但仍显示交付放缓;进口指数维持在50.1%的扩张区间;而新出口订单指数下降至49.6%,重新进入收缩区间。
此外,受关税影响,价格指数大幅上升7个百分点至69.4%,创2022年中期以来的最高水平;而制造商库存指数回升至53.4%,扭转六个月以来的收缩态势,部分企业为规避关税影响而提前囤货,然而整体市场需求依然低迷,企业对于未来经济前景的信心减弱。
ISM制造业商业调查委员会主席Timothy R. Fiore指出,制造业需求和产出疲软,而投入端(包括供应商交付、库存、价格及进口)却在扩张,形成经济增长的负面信号。企业面临关税带来的成本上升压力,同时订单积压、新订单和出口需求持续下滑,工厂正在调整生产计划,裁员趋势进一步加剧。
46%的制造业GDP在三月份出现萎缩,较二月份的24%显著上升,且PMI指数低于45%的制造业GDP占比上升至7%,反映整体制造业景气度恶化。
在六大制造行业中,仅石油与煤炭制品、计算机与电子产品以及交通设备行业维持扩张,而木材制品、纸制品、塑料与橡胶制品、家具与相关产品、化学制品、食品饮料与烟草产品以及机械行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
多家制造企业反映,市场需求疲软、库存增加、全球经济不稳定及关税的不确定性加剧了经营压力,部分企业试图提前增加库存以应对潜在成本上升,但整体需求趋势仍不明朗。受访企业普遍表示,关税、供应链紧张及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将继续主导未来制造业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