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宁北大演讲:新经济呼唤新金融

唐宁,宜信公司创始人。本文为2019年4月9日演讲实录。 总第482篇商界大咖文 2993字 | 5

唐宁,宜信公司创始人。本文为2019年4月9日演讲实录。

总第482篇商界大咖文

2993字 | 5分钟阅读

大家好,非常高兴和荣幸有机会回到母校,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和宜信的同事们在实践之中对于中国金融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首先我有一个观点跟大家分享,中国新经济的到来对于金融有着非常全新的需求,过去的经济形势与过去的金融形势是非常吻合的,但是新的经济形势跟过去的金融还是有很大不满足、不匹配的地方,新经济呼唤新金融。

提到传统经济,大家想到的是房地产、制造业、进出口等。这些传统经济有很多的实物资产可以作为抵押担保的对象,项目周期相对较短,一年两年三年,现金流相对较好。这样的特点,与银行融资、信托融资是非常吻合的。

那么,传统经济之下的理财产品也具有与此相匹配的特点,过去的一些信托产品底层资产就是房地产,或者传统经济之中的企业贷款作为抵押,它的特点也是周期相对较短,而且相对都是刚性兑付的,都是固定收益类的,每个季度、每半年也都有这样的利息回报,然后一到三年之后本也回来了。

所以,在传统经济之中,我们看到传统经济形式跟传统金融形式、传统理财方式都是有这样的匹配。

新经济有什么样的特点?新经济我们也说是数字经济,数字经济那都是0101,没有什么实物资产,这些电商、网商、新经济的企业拥有一大堆数字化资产,数字化资产怎么能够实现价值呢?新经济之中的企业它有一个品牌、有一个模式,那这些又怎么能够实现它的价值呢?如果按照传统金融的逻辑的话,你得抵押点什么东西,但新经济企业是。怎样能够去帮助这些新经济的企业获取资金呢?所以,一个新经济的到来,它对于金融这样的需求要有全新的金融去支持这些新经济的企业形态——数字化的企业,无形资产为主,风险较高,或者很高,相当长时间没有现金流。那这样一种新经济的模式跟刚才所讲的银行为主的借贷模式是非常不匹配的。

如果硬要去跟传统金融匹配,那就成了我们讲的期限错配了,短贷长投了。为了新经济、支持新经济,还是用传统金融的逻辑的话那就会有问题, 那么有哪两种新的金融模式能够支持新经济呢?一个在债的方面我们叫数字普惠金融,一个在股的方面就是咱们讲的创投、风投资本市场、直接投融资,我认为这两个事应该是对中国金融来讲支持新经济的有效方式。

第一种方式,以债的方式的数字普惠金融怎么理解呢?中国小企业千千万万,对于一些不太可能成长为巨大无比的企业的这种中小微企业,它成长之中的金融支持,很大程度上都是债的支持,都是如何能够获得信用,用借款的方式支持自己的发展。现在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为什么难呢? 上面提到,它们没什么可抵押可担保的东西,它就是0101、无形资产。这一部分机构企业在获得金融服务上一个重要的突破,就是利用这些数字化资产去建立信用,获取资金。

举一个例子,有一家总部位于杭州的独角兽企业二维火,是帮助中国中小微企业做数字化服务的,现在到小餐馆吃饭,数字化体验越来越好,可以扫码点餐支付,你不了解的是这个小餐馆的中后台也被数字化改造了,它的员工管理已经不是原来的手工作业,都是数字化的方式,在过去几年北上深杭很大比例的小餐馆都覆盖了。

要服务这样小餐馆的金融需求,就要帮它去建立信用,我们找到二维火说你跟北上深杭这些小餐馆讲,如果你有资金的需求,把在二维火上积累的数字化平台分享给宜信,我们就可以实时地用信用模型给出评估,促成资金获取。我们去杭州实地调研,当地一个小餐馆的女老板说她通过二维火找到宜信普惠借款,坐着火车从杭州去厦门路上借款就到账了,非常之快。

过去因为信息不对称,你不知道这个企业好多信息,好多数据你得找他要,他给你的东西还不见得是真的,你还得核实确认。要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门槛,数字资产就非常重要。所以上面这里例子就是帮助中小微企业的一个重要的金融创新——数字普惠金融。

谈到普惠金融,我也想跟大家分享我们的一个理念,中国的普惠金融一定是有这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小额信贷、微金融和能力建设。

刚才我们说数字普惠金融给中小微企业解决的是信用建立、资金获取的问题,但仅仅解决资金获取的问题是不够的,这就是第二步的微金融,我举一个例子,大家就会理解:中国的保险在小微企业、个人农户这些群体的覆盖面非常低。我们到农村下基层,政府为了让农户买保险,大比例补贴,为什么要补贴呢?要是不补贴农户才不买呢,他觉得是浪费钱。保险对于我们未被覆盖的人群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帮助普惠金融受众去进行金融力提升,除了资金获取之外,还要有保险保障等等其他这种金融的需求,帮助他们提升全方面的金融力。

第三步我们说的是能力建设,怎么理解能力建设,其实刚才二维火的案例就是能力建设的案例,二维火的解决方案帮助小餐馆做数字化转型,然后宜信才能够给他相应的金融解决方案,帮他创造数字化资产,更有利于促成他获得小额信贷和其他金融服务,这是相辅相成、三足鼎立的普惠金融服务的重要三个组成部分:帮他获取资金,全方面提升金融力,以及帮他更好地做升级。

下面我谈谈另外一点,通过股权的方式,这造就了宜信今天的财富管理业务。面向未来,权益类产品占比将会越来越大,这是我们看到非常明显的趋势,所谓权益类占比就是那些二级市场股票基金,包括一级市场股权投资,不是买房子而是通过房地产股权投资母基金,将会越来越大行其道。

未来财富管理行业是一个金融的大风口,如何把握它,我认为这几个主要的趋势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把握它:

  • 第一,由固定收益类到权益类。这并不意味着固收会消失,固收仍将作为财富管理客户重要的配置部分长期存在,但是权益类投资在组合中的占比会越来越高。


    第二,从短期投机到长期投资。那些类似炒作、炒房、炒股的“搏一把”非理性做法会越来越少,长期投资将会是未来财富管理的重要趋势。


    第三,从中国到全球。组合、投资、配置一定是基于全球市场的,而不仅仅是于中国。


    第四,由单一项目到全方位的资产配置。毫无疑问,这是投资者分散风险、资产保值的有效方式。


    第五,从一代创富到二代创富。中国的下一代应该懂得运用科技、懂得企业实质、懂得资本运作,应该持续创造价值。

    前面四个跟投资相关,后面一个跟传承相关。帮助中国三百多万先富一代、主要是企业家群体,解决他们的投资和传承问题的话,对于社会来讲都是有巨大的帮助。

    因为金融就是解决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比如通过母基金,可以把传统经济创造的财富和传统经济的赢家对于新经济的渴望,紧密地和新经济的科技创新类企业的长期资本需求对接到一起。如果没有这样的形式的话会发生什么呢?创一代富一代拿了钱直接去投科创企业。个人投单一项目、投单一基金是非常不靠谱的、非常高风险的,通过母基金的方式,可以风险分散地把传统经济创造的巨大海量财富引导到新经济头部企业明日之星,未来十年的价值创造之中,十年之后这些企业真正成长起来了,谁是最大的赢家呢,一定是背后的LP。

    所以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就让社会资源得到了优化,通过市场化母基金的方式,可以把新旧经济动能转化,高净值人士也可以把自己传统经济企业创造的价值投到新经济里了。

    所以我想回到开始讲到的,新经济呼唤新的金融方式,而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于千千万万的中小微企业,母基金创投风投长期投资、长期资本服务于那一小撮真正能够成为大企业、超大企业创新标杆的那些机构,这样的金融创新、优化配置资源能够让我们的新经济得到养分,能够让我们的中国未来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