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诸葛亮,羽扇纶巾,跃然纸上。
演义里,白羽扇的出场,在三顾茅庐之时。是时,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立于诸葛草庐之下,等待诸葛亮午睡起。诸葛亮起床后,收拾衣襟,从草庐出来:身高八尺,面如冠玉,手握白羽扇,如神仙下凡般,轻轻摇曳,注视着刘备三兄弟。火烧博望坡前,诸葛亮跨坐白马一匹,与刘备去博望前线,视察地形,安排伏兵位置。赤壁之战,诸葛亮于江夏大营之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派出将领,截杀曹操,少不了的,还是不断摇晃的白羽扇。
刘备死后,诸葛北伐,除白羽扇不离身外,又加添一件宝物,曰孔明车。至此,诸葛亮的神仙形象,已越发夸张了。三军北进,独诸葛亮如慨然遁世般,坐在小车中,这在那个时代,不是一般的风景。空城计时,诸葛亮难能放下手中羽扇,为退司马懿十万大军而抚琴。上方谷时,当天降大雨,浇灭了丞相最后一线希望时,诸葛亮的羽扇,在雨水的冲刷下,垂到地上。仔细观察,会发现羽扇已经脱落稀疏了,就像诸葛丞相一样。
我们熟悉的诸葛亮,一方面受小说演义影响,一方面受电视剧影响。实际上,诸葛亮在历史上的画像,是这个样子。
头顶葛巾,身披鹤敞,不假,但白羽扇,没见着。然而,白羽扇这东西,诸葛亮的确是用过的。裴启在《语林》中有这样一段话,用以描述诸葛亮:
乘舆葛巾,将白羽扇,指挥三军,皆随其进止。
根据这一记载,则诸葛亮不但的确使用过白羽扇,而且还用白羽扇指挥军队。说明白羽扇的作用,绝非仅仅用来取凉。
梁朝简文帝,曾写过一首诗,与白羽扇有关,其诗云:
可怜白羽扇,却署复来氛。终无顾庶子,谁为一挥军。
谁为一挥军,是白羽扇在实际战斗中运用的又一例证。且据简文帝诗可知,白羽扇似乎是用在指挥军队进退节度上面的。这就为我们理解白羽扇的实际作用,打开了缺口。
有明确记载将扇子用于实战的,是古代的日本。日本古代有一段时期,军团指挥战斗的将领,会使用一种叫做“军团配扇”的扇子。军团配扇,顾名思义,就是为军团指挥配备的扇子,这些扇子,显而易见,是用来调度军团的。
为什么要用扇子来调度军团呢?很可能是因为扇子有如令旗,一方面更容易为人识别,一方面有一种权威象征性。古代行军作战,少则数百人,多则数万人。即便只有数百人齐聚,要想统一进退,都不容易。此时,就需要有一个简单明了的标的物,来指挥军队行止。
《陈书》载:
公赤旗所指,袄垒洞开。白羽才偽,凶徒粉溃。
将白羽扇与敌军溃败,以这样的逻辑联系,进而说明白羽扇,可能是军队高级指挥才会使用的物件。
因此,诸葛亮的确是使用过白羽扇的,而且白羽扇主要有两个用处,其一,是指挥战斗,其二,用来取凉。
那白羽扇到底长什么样子?
程大昌《演繁露》中,羽扇一条载:
晋中兴征说曰,旧羽扇戨用十毛,王敦始省改,止用八毛,其羽戨损少。
说明诸葛亮时期使用的白羽扇,主体是由十根羽毛制成的。十根羽毛,当要插入扇柄之中,方能固定,扇柄之下,复有握把。故,诸葛亮使用的白羽扇,倒是与电视剧上描述的,几无不同。
参考资料:
[1]《三国志》
[2]《语林》
[3]《陈书》
[4]《演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