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获悉,为企业学习提供一站式学习解决方案的「UMU」近日获得五源资本亿元级别的 C2 轮融资。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UMU 先后获得高成资本、高瓴创投、腾讯等优秀投资人的投资,完成了 B、B+、C、C+ 轮融资。此轮融资距离上一轮腾讯和高瓴投资 1.2 亿元 C 轮融资仅过去一个月。
创投市场上,任何一个备受资本青睐的项目都具备以下三个要素:大的市场+清晰的产品+好的商业模式。
产品
UMU 创始人兼 CEO 李东朔表示,整个企业培训过程分为三个环节,最底层的是 infrastructure(基础设施),中间层是 teaching(教学),最顶层是 learning(学习)。在全球范围内,每一个环节都有很多参与者,比如在 infrastructure 环节的 Cornerstone,或者 IBM、Microsoft 的 OA 或者 eHR 中的一个模块;Teaching 环节的内容供给平台;Learning 环节的 Coursera 等等。但在李东朔看来,竞争对手其实也是合作伙伴。
UMU 以效果学习为导向,为企业学习提供覆盖 infrastructure、teaching、learning 三个环节的解决方案,企业可以使用 UMU 实现企业学习的一站式交付。
传统培训模式往往将企业学习等同于培训,又将培训等同于上课。但是重复、大量、低效的培训活动和课程对于员工来说是完全无效的。UMU 基于学习科学与 AI,构建起新型的智能化学习场景,打通“教、学、练、用”各个环节,帮助学员跨越从“知道”到“做到”的鸿沟。UMU 通过 AI 技术将练习与工作场景有效结合,并通过 AI 给出实时反馈。UMU AI 广泛应用于销售、经理人授权、辅导、反馈,客户服务等诸多指向生产力提升、业绩改变的关键场景。诺华制药通过 UMU 将新员工入职时间从 90 天缩短到 45 天,业绩进行 AB Test 后发现通过 UMU 及 UMU AI 训练的医药代表的业绩增长了 45%。
近日,UMU 发布智能销售训练工具 uShow,将传统一对一练习反馈升级为自动化、智能化 AI 模拟训练,改变销售生产力。
商业模式
在2018~1020三年,UMU在做的就是打磨产品、验证市场。坚持不做定制化,以SaaS模式服务,不为大客户做版本修改。如今市场认可了UMU的做法和产品,自然会在短期内吸引大量资方的TS。目前其SaaS服务的大陆客单价在几万到几十万之间,收入在千万美元级别,其中95%的收入来源于续费,2020年,企业客��续费率达到 150%,2021 年一季度,UMU 合同额同比增长 100%。
目前,UMU在全球 200 多个国家与地区有超过 7000 万的⽤户。UMU 60% 的收入来自于美国、日本等国际主要市场;医药、教育、零售、制造、金融等行业的领头企业和高潜企业都在使用 UMU 作为企业学习体系搭建和培训交付的工具和平台。
市场空间
企业学习 SaaS 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高成长赛道,迎来跨越式发展。与 UMU 对标的美国企业 Cornerstone(市值 30 亿美元)、Coursera(市值 50 亿美元)、Degreed、Edcast 等,近年来均迎来了高速增长。
企业数字化进程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开源增收,一个是降本增效,企业学习属于后者,传统低效的、单向输出式的培训模式无法满足企业降本增效的需求。而企业教培本身就是一个只有中大型客户的市场,因为小客户往往没有足够的内部培训需求。
总结而言,市场和资本的青睐,根本原因是UMU 对人才的重视,并且始终坚持“人、产品、利润目前,UMU 已经在中国、美国、日本组建了极为优秀的全球化团队。李东朔告诉 36氪,UMU 80% 的成本是员工工资,本轮融资也将继续用于优秀人才的持续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