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上师大“都市文化研究中心”诚邀学者出谋划策
若我们闭上眼睛想象,每一个城市似乎都能幻化出它特有形象。在“千城一面”的今天,似乎也不能阻挡每个城市独特的个性特点,这些个性体现在每个城市独有的建筑、历史、规划、人文空间上,体现在每一个生活在城市中的个体上。由上海师范大学于1998年9月组建的“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即以此——“都市文化”作为研究对象。2004年中心被教育部批准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至今已有20个年头。中心在都市文化研究、国际都市文化比较研究、都市文化史研究上都颇有成效,直接推动着城市的发展。诸如City Walk、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的设立、《上海城市地图集成》《江南文化百科全书》的编著等等,背后都有着中心学者们的助力。
11月23日下午,上海师范大学举行了“都市文化的研究与未来:都市文化研究中心20年座谈会”。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社科院、上海图书馆、上海师范大学的50多位专家学者、校内外基地研究员汇聚一趟,共同回顾探讨了都市文化研究的现状与挑战。
中心20岁的全家福
够不上二级学科标准到三大文化研究鼎足而立
在都市文化研究中心2006年的介绍中写道,“都市文化研究是一门新兴学科,尚缺乏严谨完整的理论,进一步明确基地学术目标的内涵和外延尤为重要”。也许对于20年前的学者而言,都市文化还只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它不能被理性地概括,只能做罗列。这个问题同样困扰教育部的评审专家。作为当年评审专家之一的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透露说,20年前要教育部确立一个研究中心的条件之一,就是全国范围内一个二级学科只能成立一个研究中心。都市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它的方向不明确,甚至有的专家质疑它的内容能不能撑起一个二级学科。
部分编辑书刊的出版:《都市文化研究》集刊已出版30册,孙逊、陈恒、苏智良都曾任主编,2012年来入选CSSCI来源期刊(上);孙逊、钟翀主编的《上海城市地图集成》(下);陈恒主编的《都市文化研究译丛》(中)
唐力行教授主编的《江南文化百科全书》
现任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介绍说,20年的学术研究,中心获得的社科基金一共有226项,基地重大项目33项,还有各类其他的项目。书籍出版了207部,620篇论文大多是C刊及以上,举行了100多次会议,其中75次是国际会议。获奖的成果也非常多,有教育部的成果奖5项,省部级一等奖10项以上。面对如此丰硕的成果,葛剑雄说,现在看来当时的担忧实际上是多余的。都市文化研究完全够得上二级学科的范围和水准,同时很大程度上中心也拓宽了研究范围,并已经形成了一个体系。上海图书馆研究院、基地的特聘研究院黄显功在座谈会现场也认为,中心对整个都市文化的学术研究而言,已经建立起了一个重要的学术范式,未来可能会构建都市文化研究的上师大学派。
葛剑雄披露20年前的担忧,苏智良分享今日的成果
中心的学术研究丰富而多彩,对都市文化学探索亦涉及甚广,其中对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研究,可以说已成三足鼎立之势。
保护国歌歌词写就地,推动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的设立
作为《世纪》杂志特约编辑,葛剑雄说杂志组织的几次关于上海党建、上海红色文化的企划,其中很多文章都被中心包圆了。他说,“红色文化,上海很多单位都在讲,但能够这么形成系列成果的、形成一个体系的,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做到了。”
中心主任苏智良在介绍中心过去20年学术成果时,特别提到了红色文化研究。在这方面中心曾写信给时任上海党委书记韩正,希望把四行仓库建成一个抗战纪念馆。当时韩书记批复了200多字。第二年的8月13日,国家级的纪念馆建成了。随着电影《八佰》的上映,那几年四行仓库门口总是排着长队。
保护位于山海关路274弄11号的田汉旧居,背后也有着中心的努力。田汉在北京、长沙都有旧居,在上海的旧居地址位于徐汇区永嘉路。但事实上,田汉在上海的居住地不止一处。但位于山海关路的这处未被保护的旧居却实实在在是田汉在被捕前写就国歌歌词的地方。中心认为这处旧居必须保护,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今年该处旧居列入了国家第四次文物普查新增名录。
四行仓库随着《八佰》播放,门口总排着长队(上);田汉在沪写国际歌的遗址被列入国家第四次文物普查新增名录(下左),长治路177号意义不凡(下右)
除此以外,长治路177号,作为共产国际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指导东方革命的机构——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的原址也同样在中心的推动下被列入了保护名单。作为《上海红色革命纪念地》的主编之一苏智良介绍说,共产国际派来中国第一位使者维经斯基就住在此处,陈独秀、毛泽东都曾在这栋房子里推动建党。但是,这么重要的房子却并没有被列入保护名单,也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中心团队经过多年研究、调查,确立了长治路177号的历史价值。目前已经列入保护名单。未来,苏智良表示,“我希望早一点能够建成一个纪念馆。”
学术研究要出圈,文化现象要像“黑神话悟空”
都市的外延正在不断扩大,其内核也在不断更新。查阅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其内容扩展到了上海网络空间的文化、都市移民的文化、公共卫生与都市文明、全球视野下的城市文化等等内容。都市文化核心不断拓展,未来20年的、50年,都市文化研究又将应该如何前行。
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学术总负责人,同样也是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的李定广认为,相较于在书斋内的深耕,新时代的学术研究也要出圈。学术圈很有限,几万人的圈子也只是苍海一粟。如何出圈、如何扩大社会影响也是都市文化需要考虑的问题。编制了《上海城市地图集成》的中心研究员钟翀,提出了现在颇为红火的City walk概念,这个概念以前没人提,后来经同济城市中国杂志、解放日报的宣传,City walk成为了引领都市生活时尚的存在。这其中是学者的努力,是研究者门承担了城市历史地理的意义。
City walk 是钟翀率先提出,并在中心及上海得到极大推广
伦理学家周中之认为,就好像最近大火的游戏《黑神话:悟空》,它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凭借着文化内核,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都市文化研究既是学术研究但它又和现在社会紧密相连。学术力量要始终和新科技、新力量相结合。
都市概念在转变,内、外两翼要同发展
未来,都市的概念还在不断变化,一方面,国际化道路也势在必行。过去20年,中心已经先后举办了一系列双城会议,如首尔、东京、纽约、巴黎等等,力行了中心成立之初国际都市文化比较的研究初衷。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董丽敏说,从中国本身来讲,我们不可能走西方的城市化道路。但东西方的交流是我们互鉴的前提。董丽敏提到,中外学者对都市的理解本身就是不同的。中国学者对都市认识还集中在北、上、广、深为代表的都市,但是海外学者所认为的新都市,应该像义乌、瑞丽一样,这些城市是世界经济重要的节点。这些节点在传统的大都市框架中不一定能够纳入,但是在世界网络中却又非常重要。
双城国际会议,将研究的重点既纳入世界网咯中,又关注内陆的城市化。图为双城研讨会(上)2024年9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参观中心(下)
另一方面,都市研究视点也要转向内陆、腹地地区。董丽敏举例费孝通对城市化的观点,费孝通认为中国整个城市化也许要以小城镇的发展作为它的重要方向,比如上海周边卫星城、小城镇怎样给予它更多关注。当然,今天长三角一体化格局已经形成,上海作为长三角一体化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城市,在这个格局当中上海应该怎么发挥它的龙头作用,区域研究和城市研究肯定要有结合点,这些或许都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上海大学社会工作学系教授彭善民也有相似观点,他认为内地一些都市的文化很活跃。现在讲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内地的都市文化同样也是文明多样性、市民文化丰富性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在内地都市文化的研究上张开翅膀,可以说是未来都市文化探索的一个课题。
“未来”的未来,E-研究院下的技术城市与文化
当我们去畅想未来20年、50年都市文化的发展与研究的方向,不可忽略的是,我们已经生活在“未来”之中。科技革命、技术进步、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发展是未来都市不可忽略的关注点,给人文研究提出了相当多的挑战。和都市文化结合,同样是一个新的增长点。
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下成立有都市文化E-研究院。E-研究院源于国际最新的E-science理念,即以信息化基础设施为依托,集开放性、动态性和虚拟性为特点的新型研究机制。是技术时代学术研究的一种新的尝试。作为研究的对象的未来都市,其“E”属性也是不可忽视的。
面对未来都市,董丽敏关注其中人的伦理问题、人文问题。城市作为人的延申,未来,我们又怎么理解城市中人的情感和心理向度。迅猛而来如城市病这样的话题,肯定不是一个在技术层面上可以处理的问题;个体原子化与公共文化的建构又如何进行。新技术对应的新文化,使未来都市文化的研究还有更多可以拓展的空间。
未来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的新课题,更多关注技术化下人的维度
都市文化研究中心20年的建设,可以说重在方向、要在得人、贵在坚持。见证过诸多中心起落的中国史学会原副会长熊月之给予肯定,他认为中心已经成为整个上海的一块学术品牌,其能坚持得力于中心跨学科、跨平台,兼容并蓄的多维发展理念。作为兄弟单位的华东师大历史系掌门人党委书记瞿骏认为,坚持是因为中心自由的学术氛围不仅得到上海一批著名社科学人支持,相互成就下,也培养出了青年才俊,还使中心走出上海,走向全国乃至世界。方向理念与人才支撑了持之以恒,持之以恒又反哺了新理念和各级人才。这样的学科建设同样给了同行启发,给了自己下一个20年信心。
作者:童毅影
文:童毅影图:主办方提供 李念合成编辑:李念责任编辑: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