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艺术沾边·723》无头无手无脚的“裸男”

虚极子按:断掉的四肢,断掉的头,却断不掉人们从残破处生发出来的联想;迷失的身份,迷失的历史,但迷失不了人们探寻真与美的足迹。

前篇文章我们讲了《米洛的维纳斯》的前世传奇,像它这样因人为破坏而导致缺胳膊断腿的古代雕塑有一个专称——“残躯”(Torso)。在梵蒂冈博物馆缪斯分馆里保存着一尊比断臂维纳斯更加残破的雕像,它的身世同样也坎坷离奇……

▲ [古罗马]《观景楼的残躯》,公元前1世纪,大理石雕像,224 cm

梵蒂冈博物馆藏

这尊被称为《观景楼的残躯》塑造的是一个头与四肢皆失的男性裸体,只剩下一截结实的大腿,显示出紧张而疲惫的坐姿。这尊像的作者,正如底座铭文显示的那样,是公元前一世纪“来自雅典的阿波罗尼奥斯”。但也不排除它有可能是罗马人在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前50年之间对古希腊雕塑原件进行的复刻。

▲ 作者姓名铭文:来自雅典的阿波罗尼奥斯

不管它的真实作者究竟是谁,这尊《残躯》直到1420年才在罗马附近的小镇科罗纳重见天日。出土后它几经转手,1463年被著名雕塑家安德烈·布雷尼奥(Andrea Bregno)收藏。年轻的米开朗基罗在游历罗马时与布雷尼奥亦师亦友,过从甚密,在这位长者的引领下,他有幸领略了《残躯》的风采,不禁叹为观止。教皇儒略二世闻听此事命他将《残躯》补全,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断然拒绝了——他觉得教皇这样做完全是狗尾续貂式的蠢行,充分暴露出一个外行对“残缺美”的无知和轻视。

▲ [法] 让-列昂·热罗姆《米开朗基罗初见观景楼的残躯》,1849年,布面油画,51.4 x 37.5 英寸

美国纽约 达西斯艺术博物馆藏

米开朗基罗真是不给领导留面子!但即便如此,《残躯》在1530年至1536年之间最终还是被梵蒂冈教廷收藏了。由于它最初矗立在教皇的观景楼庭院中,故而得名《观景楼的残躯》。几百年后拿破仑大军南下,掳走了这尊雕像,作为战利品带回巴黎。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命途多舛的《残躯》才逃离妄人的魔掌,重返梵蒂冈的怀抱。

自从《观景楼的残躯》被发现以来,无数顶级艺术家都被它不可言喻的魅力所征服。法国雕塑大师罗丹不吝溢美之词盛赞《残躯》,认为它是一件终极意义上的艺术品,完全可以在造型艺术中独立出来,自成一个门类。德国考古学家兼艺术史学家温克尔曼评价道:“乍看之下你会觉得发掘出的只是一块破损的石头;但是你若静目审视,你将瞥见一个奇迹,你将探寻到艺术的秘密。”

▲ [荷] 彼得·保罗·鲁本斯《观景楼的残躯》,1601-1602年,纸本墨水炭笔素描,37.5 x 26.9 cm

比利时安特卫普 鲁本斯故居藏

欣赏过《残躯》的人都忍不住要问:雕像刻画的是哪位大神呢?实际上,关于雕塑人物身份的猜测,自始至终就没有停止过。最初人们的猜测都指向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但人像坐在一张豹皮上,而非大力神惯常披着的狮皮,这一点使得该猜测变得疑窦重重。后来还有人猜测它是受伤的菲罗克忒忒斯(Philoktetes:赫拉克勒斯的好基友),或者自刎前的大埃阿斯(Aias:特洛伊战争里的英雄)。直到1907年有人在《残躯》的屁股上发现了一个洞(当然不是“菊花”喽),刚好用来安装萨蒂尔(Satyr:一种半人半羊的自然之神)的尾巴。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是向太阳神阿波罗挑战音乐才能、败北后被活剥了皮的一位萨蒂尔——河神马西亚斯(Marsyas)。

▲ [意] 提香《被剥皮的马西亚斯》,1570-1576年,油画,212.0 × 207.0 cm

捷克克罗梅日什 总主教宫藏

断掉的四肢,断掉的头,却断不掉人们从残破处生发出来的联想;迷失的身份,迷失的历史,但迷失不了人们探寻真与美的足迹。下篇文章虚极子将带领大家继续在梵蒂冈的观景楼里去探访一位几近完美的“大帅哥”,遗憾的是这位帅哥受了一点点致命伤……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