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a Jongerius:有边界的艺术,不完美的设计

Hella Jongerius 是当今家居设计界一位举足轻重的女性设计师。自1993年在鹿特丹成立工

Hella Jongerius 是当今家居设计界一位举足轻重的女性设计师。自1993年在鹿特丹成立工作室 Jongeriuslab 以来,她主持过的项目包括纽约联合国总部(United Nations Headquarters)休息室的室内设计、荷兰皇家航空公司(KLM)的机舱内饰等等2007年,Jongerius 开始担任世界著名家居品牌 Vitra 色彩和材料部的艺术总监,自2012年起,她还兼任了地毯设计公司 Danskina 的艺术总监。伦敦设计博物馆(Design Museum, London)曾于2017年举办大型回顾展“Breathing Colour by Hella Jongerius”,聚焦她在色彩、形状、材料、光影等方面的设计探索。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上图:Hella Jongerius 是当今家居设计界的色彩与材料大师

中图:Hella Jongerius 的联合国总部休息室的室内设计

点击查看:Hella Jongerius的Vitra新作Vlinder Sofa短片

©️Vitra ©️ Jongeriuslab

今年夏天,Hella Jongerius 带领了一批源自不同文化知识背景的年轻设计师,将巴黎 Galeries Lafayette 基金会旗下的艺术创意空间 Lafayette Anticipation 改造成了一个巨型的纺织工作坊。“交织”(Interlace)是基金会的首个设计展览项目,也是 Jongerius 野心勃勃的纺织研究计划之一。Lafayette Anticipation 坐落于巴黎市中心玛黑区,其建筑物本身就是“交织”的重要灵感来源。这一由著名建筑师Rem Koolhaas 与 OMA 事务所打造的建筑项目于2018年竣工,是巴黎的艺术新地标,被誉为一座“策展机器”。

巴黎 Lafayette Anticipation 展览项目“交织”现场,2019. © Roel van Tour / Lafayette Anticipations, Paris

Lafayette Anticipation 建筑物中庭的“rack and pin”系统可以使地板移动升降来适应展览的空间需求。摄影:Delfino Sisto Legnani and Marco Cappelletti ©️Wallpaper

这栋四层楼的建筑物在一座巴黎19世纪古典建筑上改建,每层楼中庭的平台可以根据艺术家或策展人的需求而移动升降,转变成不同的空间形式。在此次呈现的 Hella Jongerius “交织”项目中,建筑物中庭成为了悬挂16米长纱线3D编织“空间纺织机”(Space Loom)的大型展示场所。在展览结束之际,Hella Jongerius 在巴黎接受了《卷宗 Wallpaper*》的专访,谈及“交织”项目的本身,也回顾了自己作为一名工业设计师25年的创作生涯。

Hella Jongerius © Roel van Tour

/ Lafayette Anticipations, Paris

设计是有边界的艺术

Hella Jongerius 于1963年出生于一个叫 De Meern 的荷兰小镇,该镇至今人口不过两万。当被问及她是如何走上工业设计师的道路时,她回答道:“我从小就喜欢创作。但我不想成为艺术家,因为做艺术有过多的自由。而我喜欢在有条件、有局限的情况下进行创作,所以我去了设计学院。设计是有边界的艺术。”1993年从著名的 Design Academy Eindhoven 毕业后,她在鹿特丹成立工作室 Jongeriuslab,很快便凭借对材料、色彩的独到见解,在设计界崭露头角。

Hella Jongerius 的色彩实验 ©️ Jongeriuslab

Jongerius 的许多作品都参与了国际重要设计展并被 MoMA 等国际知名博物馆收藏,与包括荷兰最古老的陶瓷制造公司 Royal Tichelaar Makkum 在内的众多知名设计公司都有过合作,2007年被任命为瑞士老牌家具设计公司 Vitra 的色彩总监。2008年,她选择离开鹿特丹的“完美生活”,照她自己的话来说,那是个“产业过于成熟”的地方。随后,她搬至生机勃勃、“还未被金钱左右一切”的东柏林,并一直工作生活于这座城市。

上图:Hella Jongerius 的 My Soft Office 设计之一,2001

下图:Hella Jongerius 为 Charles and Ray Eames Hang it all & Magnet Dots 设计的色谱 © Jongeriuslab

在身为工业设计师25年多的时间里,Jongerius 的事业可谓顺丰顺水,以工作为唯一爱好的投入,同时也得益于其选择合作公司和事业方向时的“逻辑感”与独到眼光。在采访中,她说她喜欢做一个设计初学者,甚至是爱好者,一直寻找新的突破口,倚靠对设计的“爱好”保持创作的纯真与诚恳。当被问起能给年轻设计师们提供什么建议时,她反复强调道:“进入这个行业前一定想好我需要并能够为它带来一些什么新的东西”。这也是她能够在复杂的工业设计领域保持自我的原因。

Hella Jongerius 的色彩与材料实验 ©️ Jongeriuslab

色彩与材料实验

Vitra 色彩和材料部的艺术总监是 Hella Jongerius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头衔,在色彩与材料上的追求从她早期的设计探索中便可初见端倪。在初出茅庐时,她与荷兰品牌 Droog Design 合作设计的软花瓶(Soft Urn, 1993)、以硅胶为材料的软性洗手池(Soft Washbowl, 1997)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之后, Jongerius 更有一系列长颈瓶和槽型瓶(Long Neck and Groove Bottles, 2000)直接以塑料胶带贴合花瓶玻璃制成上半部分,并以陶瓷制成下半段,继续着大胆的材料实验。

Hella Jongerius 的长颈瓶和槽型瓶及细节。Long Neck and Groove Bottles, 2000 ©️ Jongeriuslab

除了突破材料使用禁忌,Jongerius 也是混合元素的设计高手。在王子与公主两款花瓶(Prince, Princess, 2000)中,她将刺绣元素融入白瓷之上。瓶身的纹路受中国明代瓷器的图案与器型启发,在使用古老的釉下彩工艺(underglaze technique)烧制花瓶后,以硅胶填满了“刺绣”的一个个小洞口。此后,以白瓷花瓶作为“画布”,她开始了一系列色彩实验。

Hella Jongerius 将刺绣元素融入瓷器之上 ©️ Jongeriuslab

Jongerius 最早期的设计包括使用红色工业喷漆的著名红白花瓶(Red White Vase, 1997)。2003年的首个彩色花瓶(Coloured Vases)系列实验了 RAL 色彩标准(RAL colours)内的40种颜色;2007年的第二个彩色花瓶系列尝试了自然色彩系统(Natural Colour System,既Vitra常用色彩系统)中42种颜色;2010年的第三个系列更是以300只彩色花瓶混合新旧上釉的配方,通过300种配色组合结合传统与工业用色,体现了出色彩实验的心得与成果。

Hella Jongerius 在花瓶上的色彩实验 ©️ Jongeriuslab

最能体现 Hella Jongerius 对材料与色彩关系的把控度的是其织物设计。2004年为 Vitra 设计的 Polder Sofa 是其职业生涯的代表作,也是“一贯不喜好沙发”的她的第一款家具设计。 Polder Sofa 的外形打破了平衡与对称,每一块座垫和靠背垫形状不一、面料不同、颜色围绕一个基本色混搭出多种不同色调。沙发上的纽扣均由牛角、橄榄木、竹子、贝母等不同材料制成,且保留了手工缝制的痕迹。

Hella Jongerius 的代表作之一 Polder Sofa 细节及色彩设计

©️Vitra ©️ Jongeriuslab

她认为当下大多数设计师在使用色彩时是极其懒惰的,她向往的是绘画大师们在油画作品中传达的丰富色彩层次,在她看来,“如果一件东西只有一种颜色,那它就等于是没有颜色。”所以在使用颜色的策略方面,她首先强调要敢于使用丰富的色彩,特别是差别细微的不同色调,“一种颜色之所以为颜色,是因为它与相邻的颜色彼此互补,形成对比”;优秀的色彩运用达到的美感应该是直接、愉悦、具有活力的。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编织

Jongerius 对编织技术与色彩多年研究的痴迷投入,在今年 Vitra 发布的最新作品 Vlinder Sofa 尤为突出。这款沙发突破现代编织技术的限制,以8种颜色、两种不同厚度的纱线构成7种不同层次的提花编织。微妙的色彩与复杂的纹理构成了精心设计的抽象图案。

Hella Jongerius 的 Vlinder Sofa 配色长及细节

©️ Vitra ©️ Jongeriuslab

在今年 Lafayette Anticipation 的项目中,以纵向的纱线作为基础,“交织”团队的设计师们通过一整个夏天的努力,编织出了众多基于不同纺织技艺创作的小图案,最后构成了“空间纺纱机”极具肌理感的大型立体作品。此外,一层的无缝纺织机(Seamless Loom)供设计师们学习研究 3D 纺织技术;二楼的 TC2 纺织机则允许设计师们在高效工业机器操作中加入手动纺织的灵活性。三个纺纱机一起构成了这场“研究展览”的重要探索对象。

巴黎 Lafayette Anticipation 举办的项目“交织”展览现场 © Roel van Tour / Lafayette Anticipations, Paris

在采访中,Jongerius 强调“交织”展览的“非艺术性”,她的创作或研究完全是从设计而非艺术的角度出发,强调作品的实用性;然而她也谈到只有在艺术空间这样的非商业环境里,才有可能沉下心来,不计时间效率成本地研究在设计产业内无法实现的探索;“交织”项目的结束,也标志着她之后回到柏林工作室里漫长的分析、批判、研究成果的过程的开始。

Hella Jongerius 及团队成员在巴黎 Lafayette Anticipation 举办的项目“交织”现场,2019. © Roel van Tour / Lafayette Anticipations, Paris

“不完美”的设计

“只有在我设法叠加不同层次的创意、故事、材料特征、制作过程的痕迹、细节、不同纹理的触觉体验、和不完美时,才会出现一些有趣的东西”,Hella Jongerius 说。在她看来,工业标准化大宗生产下的商品是单调的,且对环境充满危害,隐藏在这些物件完美表象下的是消费时代的肤浅与冷漠,这些“设计”正是 Jongerius 要对抗的。她在设计中所要强调的是“人的因素”(human factor),追求“不完美”,追求或粗糙或脆弱表象下的个性与人情味。

Hella Jongerius 设计的 Tile Table 细节

©️ Jongeriuslab

Jongerius 的设计也注重如何增加使用者与被使用“物”之间的联系。在其早期的与 Royal Tichelaar Makkum 合作的 B-Set 白瓷餐具系列(1997)中,瓷器在高温烧制下产生细微变形,表面出现不规则纹路,在她眼中正是这些“瑕疵”作为器物记忆的痕迹,为普通的白色瓷器系列赋予了性格。

Hella Jongerius 的 B-Set 白色瓷器系列、彩色瓷器系列细节,及Extended Jugs ©️ Jongeriuslab

对纺织物的着迷,一部分原因可以追溯到她对虚拟时代的反思,以及对“触感”的追求。Jongerius 将20世纪现代主义先驱们的手工技艺(handcraftsmanship)融入当代工业设计和生产流程,或在成品中展现生产过程中留下的痕迹,或留下刻意为之的瑕疵,制造使用的痕迹与岁月记忆。凭借多年来对材料和色彩的研究与试验,结合工业与手工艺元素、传统技艺与现代精神,Jongerius 将“不完美”的设计理念持续至今。

Hella Jongerius 巴黎 Lafayette Anticipation 举办的 Weavers Werkstatt ©️ Jongeriuslab ©️ Roel van Tour

对“不完美”的追求,也是 Jongerius 独特设计哲学与设计语言的起点与终点。MoMA 建筑与设计部的高级策展人 Paola Antonelli 早在1993年就看出了 Hella Jongerius 作为杰出工业设计师的才华和潜质,20多年后她写下评语:“设计是最人性的当代追求,只有真正富有同情心的人才能做到卓越,并留下印记......虽然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中做到绝对的肯定是不可及的,但 Hella Jongerius 的职业生涯正是对一个明确的‘是’的无限靠近。”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