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性教育从业者访谈:“可能再过十年,家长会认同性教育是很重要的基础学科”

说起接触性教育的初衷,每个人的理由都不尽相同。

2017年,在英国留学的社会学硕士康中阳回到北京。自身的专业学习经历,让康中阳对于性别研究颇感兴趣,尤其是性教育。在了解到国内的性教育状况后,他通过一个多月的培训与考核,取得了首批性教育讲师资格证,开启了自己的性教育创业路。

四川乐山的万希容是一对双胞胎女儿的妈妈,在女儿一岁左右,她就开始考虑今后该如何开展对女儿的性教育。偶然间,她在网络上看到了性教育宣传短视频后深受启发,通过学习成为了一名性教育高级讲师。

↑资料图片 图据IC photo

2021年两会期间,曾有政协委员指出,我国学校性教育课程不完善,多数学校只把性教育作为生理学等课程的一个章节,内容上缺乏系统性及完整性,而且在内容上更多地关注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艾滋病预防、异性关系等传统话题,对于性行为、性权利和避孕等话题很少涉及。

然而,民间性教育却正在逐渐显露头角,满足未成年人对性相关知识的需求。这里的民间性教育专指学校以外的性教育工作者进行的以收费为主的性教育,通常形式包括性教育的夏/冬令营、周末小讲堂等。但是,由于民间性教育不在学校教育体系之内,同时又需要缴费,因此引起诸多争议。

今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发布《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意见》规定,教职员工实施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判决禁止其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

随着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保护意识的进一步提升,在性教育领域,作为专业研究生、作为家长、作为从业者,越来越多的人以不同的身份,带着对这个领域的兴趣和热情聚在了一起。

观念上的误区:

有家长认为童年要保持“纯洁”,不能听性的内容

2018年,康中阳开始从事性教育方面的创业,辗转于北京、云南、呼和浩特等多地线下授课,从一开始的十几个参与者,慢慢通过口碑传播积攒了越来越多的人气,辅之以公众号、播客等宣传方式,到后来甚至增加到了上百个参与者。

微信图片_20221129183450.jpg

↑康中阳

参与者大多是20到35岁。很多人认为性教育是给小孩子做的,但在康中阳眼里,最需要性教育的不是孩子,反而是70后、80后、90后这一批中青年人。传统教育环境下的成年人,往往无法突破谈论性所带来的羞耻感和抗拒感,可是儿童性教育最初的环境就是家庭,家长对待性的观念和态度将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认知。

康中阳还接受一对一的个体咨询,这其中会有一些四五十岁的人,“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发现在私密的环境中,成年人更能说出他们的真实想法,但在人多的场合,他们就会认定这是错的,但不会说为什么是错的,因为他们不好意思。”

万希容通过线上直播与线下公益课程、活动沙龙相结合的方式授课,主要面对的群体也是家长。万希容认为,一次沙龙对孩子的影响其实比较微弱,关键是要让家长有一个科学的理念,这样才能把正确的性教育融入到今后的家庭教育之中。

然而,这条路走起来并不容易,“谈性色变”的状况在社会中还是比较普遍。

在接受咨询的过程中,万希容能够接触到很多鲜活的案例,比如小学男生因为不懂性知识,在打闹中相互攻击下体,导致其中一名男孩受伤;又或是家长发现孩子在网上偷看色情内容,不知该如何引导……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这更让她意识到性教育迫在眉睫。

微信图片_20221129182851.jpg

↑万希容给幼儿园小朋友上课

光是在讲座上被家长打断辱骂,康中阳能回忆起的都有十次以上。他在谈论自己做性教育过程中所承受的非议时直言:“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我觉得性教育这个事,承担了过多不属于这个东西本身的意义。”

在观念相对开放的地区,康中阳的工作开展就要轻松一些;然而在生活习惯更为传统的地区,康中阳则四处碰壁。在一次线下授课的过程中,第一批来听课的可能只有三四个人。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并没有到青春期,谈论性是一种禁忌。还有一些女孩的家长,会认为自己的孩子在童年一定要保持“纯洁”,不能听性方面的内容。

万希容有时会应邀去中小学宣传性教育。在小学中高年级和初高中的学生中,她发现在性方面出的状况其实挺多的。然而,即便这样,她还时常面临着学校提出的“男女生要分开讲”、标题不要打上“性教育”三个字等要求。

民间性教育从业者:

看得到的改变,甚至很多孩子的观念比父母更开放

更多时候,作为民间性教育的从业者,万希容还要面对性教育经济变现的争议。

有人觉得性教育课程需要缴费,价格还不低,因此产生质疑。万希容则认为,这也是说明性教育在发展的一种表现,“实际上,孩子们非常需要这样的性教育。本质上来说,这和那些奥数训练营、专注力训练营没有什么区别,如果家长觉得这个很重要,就会来参加。”

微信图片_20221129183538.jpg

↑万希容给学生上课

总的来说,民间性教育在国内依然是“不出圈”的小众行为。观念开放的家长自己会主动找渠道前来咨询学习,而观念保守的家长面对宣传无动于衷,甚至更加排斥。“民间性教育是一个由下往上野蛮生长的样子,(人们在认识上)一定也有来很多问题。”康中阳说。

在部分业内人事看来,性教育之所以被排斥,与很多人对于性教育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因此戴上了有色眼镜。实际上,性教育能带给孩子的,除了生理方面的知识,还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以客观平和的心态去认识性的过程,将会给予孩子内心充盈的力量和健全独立的人格。

万希容将性教育融入进了对自己女儿的教育之中。年仅7岁的女儿在面对同班男生喊出的“母老虎”绰号时,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说:“我挺开心的,因为老虎意味着非常有力量,本身我也就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女孩子。”

万希容听后感到非常惊讶,女儿的内心竟然如此坚定,不因为他人的评价就自怨自艾,改变对自己的认识,始终能够相信自己、爱护自己。在她看来,这也是性教育的成果。

这也让万希容不禁联想到近些年备受争议的“PUA”。很多原本优秀自信的人在被PUA后,变得非常自卑和消极。“很多孩子容易被PUA,往往是因为自我认识不够坚定,认为自己不够被爱,价值感非常低,所以只要别人对他好一点点,就很容易依赖别人,全心全意地陷入进去,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的、可以对自己负责的孩子。”万希容说。

虽然民间性教育在国内的接受程度并没有得到完全改善,但是康中阳和万希容都感到很多人的观念已经有所改变。万希容在接触中小学的孩子时,感觉到孩子们对待性话题已经比过去坦然,越小的孩子越容易敞开、直白地去谈,更愿意去学习性知识,也愿意与家长分享自己所遇到的尴尬状况。

康中阳注意到,很多孩子的观念往往比父母更开放,他认为这也离不开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传播所带来的结果。他将性教育的普及过程描述为:“五年之前家长觉得孩子不需要学,可能过了五年之后(也许是现在),会出现一个中间点,有些人认为需要学,有些人认为不需要学。可能再过十年,全部家长都会认为这个跟数学、语文一样,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学科。

性教育的未来:

将会在社会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7年,一本名为“珍爱生命”的小学生性教育读本因家长吐槽尺度太大,引发网友热议和多家媒体报道。有的网友和家长认为内容太“赤裸裸”“就是黄色漫画”,不认同这样的内容出现在小学生课本里;但也有不少人表示赞赏,认为性教育没必要遮遮掩掩。

据中新网报道,针对质疑,编写该书的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曾发表了《对引发讨论的回应》,对编写该教材的初衷与背景、编写设计过程、网友热议的“敏感内容”、进一步的完善改进等一一作出了解答。

课题组认为,他们希望性知识能和其它科学知识一样,被自然、准确地传递给儿童,让儿童感觉到认识阴茎、阴囊、阴道、子宫等生殖器官,跟认识身体的其它器官一样,懂得这些器官很重要。

回忆起刚开始学习性教育相关知识的日子,万希容坦言,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能让女儿学会自我保护。然而随着深入接触,她慢慢感受到了性教育的综合作用,并且逐渐意识到只让自己的孩子形成正确的观念是不够的。如果周围的环境不得到改变,再前卫理性的孩子也难独自前行。

在从事性教育的过程中,康中阳也实现了自我的成熟。童年时父母离异,给他的家庭教育带来了一部分缺失。他曾认为自己不懂得如何去爱一个人,不懂得如何给对方爱的能量。然而,在不断地自我探索与成长后,如今,他已经和女友恋爱长跑十年,也有了结婚的打算。

“性教育、心理学这方面的学习经历加深了自己对性别的理解,在亲密关系中能够体谅、理解对方,有助于维持二人感情的稳定。”康中阳说。

红星新闻记者 任江波 实习生 高瑶

编辑 官莉 张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