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三代锐龙打造静音模块无光效主机—Be quiet!

随着AMD X570主板的测评解禁,关于新AMD第三代锐龙处理器的期待与讨论也越来越多。不过新锐龙“新”的地方太多了,从制程到架构,7月7日首发上市后届时我会为大家带来R9 3900X的首发评测。R9 3900X不仅在单线程性能表现上比Intel 酷睿i9 9920X高出14%,在多线程处理能力上也要强上6%,并且具备更低的TDP!

既然这样,我就准备打造一台无光污染高性能静音怪兽——AMD R9 3900X+铭瑄 电竞之心RTX2060+微星MPG X570 GAMING EDGE WIFI。(耕升RTX2070 super还在路上敬请期待)

机箱选择上面是Be Quiet的Dark base 900,它不仅有常规的机箱风扇以及通风口,而且得益于其模组化设计,走线十分便利,加上机箱内部空间非常大,使得整个机箱内部空间既简洁又宽敞,风道非常好,因此散热性能也是很不错。散热方面选择Dark Rock Pro 4 ,R9 3900X如果上水冷那噪音必然是极大的,R9 3900X 105W的TDP超频后必然惊人,普通风冷根本压不住,所以和机箱一样选择了Be Quiet的产品。这款PRO 4可压250W的TDP,听说和猫扇的D15S差不多,值得期待。  

首先是多大家伙--德商必酷(Be Quiet!)的Dark base 900机箱,划几个我选择购买的重点:

全模块化设计 、4面内置高密度隔音棉、全塔规格支持E-ATX、能分解成多个部件主板可倒置安装。

先讲讲机箱的前面板,Dark base 900“颜面担当”是可以打开的,打开方式有区别于市场上三四百的入门机箱。采用了类似开门的设计只需要轻按左侧即可弹开前面板,不用在费劲的去扒扣住的前面板也算是省了份力气。下面预装了2个14cm的Silent Wings 3静音风扇,起到进风的作用。

上面有2个光驱位,可以拓展不少设备,最上面还有个左右滑动的无级调速器,随时可以根据性能或静音需求进行调整,需搭配机箱自带的集线器。在风扇前面有防尘网,需要清洁可直接拆除,可见防尘工作做得非常到位。前面板内侧也贴有高密度隔音棉,包括可以拆下的光驱位面板上也有高密度隔音棉。如果需要,可以将光驱位以及风扇拆除,最高可以扩展到420mm的水冷排,单拆2个风扇也可以安装240mm水冷排,满足CPU的散热需求,或者我们还可以尝试一下分体水冷。

机箱前置I/O及按钮方面,从左至右依次是USB 3.0*2、音频接口、开机按钮、重启按钮、硬盘指示灯、USB 2.0*2。扩展性足以面对普通使用,接口够用。

机箱顶部,我们可见的除了最后尾部上方的一个较小的散热孔之外没有任何散热开孔。不用担心Dark base 900做成了独特的s型通风的结构,在上下两侧均有通风口,散热保证的同时也可以减少漏出的噪音,防尘和静音均有保障。顶盖内侧,支持120mm和140mm的风扇,一样可以看到顶盖内侧也贴有高密度吸音棉。如果需要,最高可以扩展到420mm的水冷排。

机箱尾部,上方为后置的14cm风扇,型号为Silent Wings 3,左侧为主板接口板。下方为8个PCI插槽,旁边都开有散热孔,能有效降低风噪。显卡安装区域,并不支持立式安装显卡,说实话有点可惜,但是不带侧透其实也不需要,毕竟咱也不要RGB不是。

             最下方为电源位,电源并不是直接外置,而是装在机箱内部,通过供电延长线连接。本次采用的电源为安钛克HCG850 Gold,这款电源主要面向高端平台,采用全模组线材设计,80Plus金牌认证,额定功率为850W。由于其采用的是标准ATX结构而不是高瓦数电源常用的加长型ATX,因此其对Dark base 900有更好的安装兼容性表现。

电源安装方面相对普通机箱较为复杂,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非直接外置安装的,装错了好几次,提醒大家一定要记得看说明书啊!我一开始认为需要将支架等全部拆下,将电源安装在支架上后在放入机箱固定,结果没想到,后面的散热网全都是可以拆的。。。。。

拆掉后面的散热网即可紧固电源,安装散热网之前记得先连上供电延长线,就这样简单的可以装上啦。如果你在底部不打算安装风扇,那最长可以用284mm的电源(好像可以塞服务器1U电源了)。如果要准备上散热风扇,那么标准的电源也都可以安装,最长可以用150mm的电源。

选择这款电源的原因也是为了静音,电源的散热风扇是一把120mm的7扇叶静音风扇,配置有格栅状的保护罩,支持海韵的Hybrid Silent风扇调速技术,可在低负载低温的状态下自动停转,将电源的运行噪音降至最低。只需要将Hybird Mode功能的开关按键,打开该功能后电源风扇会在低负载低温环境下停止转动。

电源前部的空间,用于放置多余长度的供电线缆。在配合机箱让电源本体其实位于机箱内部,起到很好的静音降噪作用。这样的降噪设计将电源内移,尾部就不会直接排风了,电源风扇通过尾部的特殊降噪网孔来实现降低风噪。那么其实机箱底部其实也是可以安装风扇的,最长可以支持280mm的水冷排,或者两枚120mm和140mm风扇,由于我的散热需求并没有特别大暂时没有安装。

机箱底部,也没有开任何散热孔,防尘能力不错,防尘网和前面板的一致,直接抽出可以清洁。机箱脚垫上有较厚的橡胶条,上面有纹路起到防滑作用。

Dark base 900也算是在静音上做到了极致,机箱左右侧板内侧上也贴有高密度隔音棉面积超大。机箱侧板上有一个长方形设计的面板,其实这是一个开窗,可以移除来安装2个120mm风扇,进一步提升散热能力。如果你想随时盯着内部硬件的运行情况,可以考虑移除哦。

背线部分,得益于宽大的背线空间和扎带固定孔,即使使用原装模组线,也能实现非常简洁舒爽的背线,更何况我采用的全模组后总共加起来没几根理线简洁。

此外在背面还有一套数位风扇控制系统,让Dark Base 900成为一款适合极限超频玩家以及水冷改装玩家的机箱产品(我就是为了静音拓展性!这玩意不打算用)。可以控制四组的散热风扇,也可通过机箱前面的手动风扇控制器,可支持三组三针风扇。

在说说Dark Base 900内部扩展方面,其同时足以容纳多达15个储存设备,有一排7个3.5寸硬盘位。恕我直言,我真的用不完它,要是按照1TB的硬盘去塞,塞满也得一千多快,贫穷的我只好选择空置了。

3.5寸的硬盘架,可以支持每个独立拆装,非常灵活,四个固定螺丝孔位都有防震橡胶,仍然是静音的考虑,机械硬盘运行时的共振声音可能要比风扇还严重。

最后是内部空间,主板可支持到XL-ATX和E-ATX大平台,X399等用户有福了。显卡支持最长360mm,CPU散热器最大支持高度155mm。这个CPU散热器高度可比那些入门级的好得多,125mm限制太大了,最后再来一个全家福。

最后说说机箱的能分解成多个部件主板可倒置安装这个东东,根据官方说明DARK BASE 900采用了全模块化设计,默认为主板正置安装。但其实可以将主板倒置,以实现更好的显卡散热效果。说是能分解成多个部件,承载主板的背板支持拆卸并支持反向安装,增加了灵活性和机箱的玩法。但是我个人暂时并没有尝试,所以给大家看看官方图了解一下,看起来非常酷。

             附带配件方面相对常规,不过多介绍。

机箱介绍完了,咱接着来,德商必酷(Be Quiet!)的Dark Rock Pro 4散热器。黑色包装有范,正面大写的250W TDP展示着它的强大实力,听说和猫头鹰的D15S差不多,必须试试。

其实对于经常移动机箱的用户来说,超大的风冷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在将机箱搬来搬去时。正巧Dark Rock Pro 4属于这一类,你看看它的重量——1130G,足足2斤多。

Dark Rock Pro 4顶部采用了厚铝板+金属拉丝处理,质感十足(有点黏指纹)。风扇安装还有防震橡胶条,细节上处理极为到位。

鳍片前后的形状并不一致,能有效提升空气流动性。采用开放式设计,可减少气流限制,并允许热量从散热器的所有侧面逸出,而双风扇则加大了流过的气流。

Dark Rock Pro 4配备135mm和120mm风扇,可在其两个冷却塔之间安装额外的冷却风扇。在前面,120mm SilentWings风扇将空气移动通过第一个塔,在那里它与135mm SilentWings风扇相遇。反过来,第二个风扇气流通过第二个塔,并从冷却塔的后部流出。

Dark Rock Pro 4 配备七根先进技术的 6mm 铜导热管,能发挥最大导热性。气流最佳化的波浪状散热鳍片表面具有小点,可提升空气流动效果。特殊的陶瓷颗粒黑色涂层造就完美的热传递。

附件上给了一个长颈磁性十字螺丝刀,我一开始还想送那么长的干嘛不好装啊,结果在后续在安装过程中派上了用场,没它还真装不上散热器。其外包括有六种不同的安装手册,每种都有非常详细的安装步骤,适用于绝大多数英特尔和AMD处理器:

Intel: LGA 1150 / 1151 / 1155 / 1156 / 1366 / 2011(-3) Square ILM / 2066 

AMD: AM2(+) / AM3(+) / AM4 / FM1 / FM2(+)

Dark Rock Pro 4的安装过程与许多热管塔式散热器不太一样,例如玄冰400那种。需要使用螺纹支座,安装杆和横杆来完成该过程(更像水冷安装)。

风扇一定要在安装上散热器后安装,不然你就会和我一样,拼了命的拆除,请一定要记得看说明书!安装需要通过安装在两个冷却塔之间的安装横杆来固定两个螺丝。

             安装前一定要记得撕掉膜,再将硅脂按照九点法涂上CPU。

这就是长颈磁性十字螺丝刀的作用!安装横杆固定,然后在将风扇装上,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右侧下方有一些白色反光,那个就是我装错后移除风扇造成的掉漆,再次说明一定要看说明书啊!!!

装完散热器就装到机箱里,可以看到CPU散热器风扇和机箱尾部的Silent Wings 3 14cm风扇能很好的对应起来,形成风道。但是散热器风扇与内存插槽存在一定的冲突,将风扇的位置提高能得到一定的解决,不过想要更换内存仍然需要将风扇移除,有一定的兼容问题,选购内存请需注意。

最后通过主板对CPU风扇进行调校,并设置好风扇曲线,在静音和性能之前取得了平衡。实际调节完以后非常静音,这不仅仅在于风扇转速的完美控制,可能跟机箱静音设计也有关系,试了一下风扇全速声音也非常细微。

R7 1700全核心3.7GHz,使用AIDA64进行FPU拷机测试,测试10分钟,CPU核心平均温度:57℃。这个测试成绩令我非常惊喜,在风冷散热器下竟然能获得如此优秀的散热成绩,Dark Rock Pro 4的散热能力可以的。(什么你们说想看锐龙三代超频上4.0GHz?醒醒我测完了也不能告诉你)。其实就以这散热器的体积风扇,以及250W TDP的设计,酷睿I9 9900K都应该不在话下,或许如果有扩展的配件还可以尝试一下服务器或者更高端的处理器,能不能压住3900X那就继续关注我咯。

测完温度,也要测试一下静音的真实情况。为了测试的准确性,测试选在深夜进行(看上面的AIDA64截图,半夜两点肝疼啊),此时离主机30cm的环境噪音约为20dB。将手机放在机箱后部出风口处,待机状态下为24dB。在封闭机箱侧板情况下,进行AIDA64 FPU拷机测试,CPU散热器风扇全速设置,此时为43dB。在打开机箱侧板情况下,进行AIDA64 FPU拷机测试,CPU散热器风扇全速设置,此时为54dB。

由于使用手机app来进行噪音测试,测试数据可能不太准确,但能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机箱的降噪静音能力。

德商必酷(Be Quiet!),Dark base 900作为一款静音机箱,采用了多处静音设计,通过4面高密度隔音棉和降噪通风口 ,不仅能吸收内部噪音,还能减少通风时的风噪,满足我对静音扩展的需求。而Dark Rock Pro 4 散热器更是惊喜,对比猫扇都能打个你来我往,更对后面测试三代锐龙提供了良好的散热。无光污染高性能静音怪兽完成!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