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钟琳:著名农业昆虫学家,我国水稻螟虫防治研究先驱

邹氏宗族枝繁叶茂,人才辈出,历代涌现出一批批很有建树的名人,功勋赫赫,业绩辉煌,令世人瞩目。他们在每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领域、行业,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了推动历史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华夏文明增光添彩。历史的画卷随便翻开一页,便能看见他们的身影。

邹钟琳,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八月十六日生,鸿山镇后宅中街人。农业昆虫学家,农业教育家,是我国水稻螟虫防治研究的先驱。他首次提出栽培治螟的防治方法;在昆虫生态学的研究和应用上做出了突出贡献。

首次提出栽培治螟的防治方法

民国2年(1913年)考入江苏省常州第五中学。民国6年毕业,考人南京两江高等师范学校农科。在农村实习时,他爱采集标本。民国9年,他将在南京郊区采集到的15种植物真菌病标本进行研究,写成《中国菌病见闻录》一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同年12月,南京成立东南大学,他转入东南大学农科执教。后调入江苏省在东南大学农科内建立的昆虫局,开始进行螟、蝗虫的防治研究。他经常在水稻田边观察螟虫产卵、孵化、生长和发育情况,摸清了螟虫的生长规律和一年的繁殖代数,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使江苏地区的螟虫防治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民国18年秋,他由江苏省昆虫局资助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昆虫系深造。民国20年获硕士学位,后再入康奈尔大学深造。民国21年回国,任中央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兼江苏省昆虫局技术训主任。在华北蝗虫灾区调查中他曾发现东亚飞蝗因种群密度不同而发生变形现象,掌握了蝗虫的生态特点,提出了预防蝗害的有效方法。他又进一步研究螟虫、白背飞虱等水稻害虫的生长规律和防治方法,发表了不少有见地的论文,对防治水稻虫害作出了较大贡献。民国22年,邹钟琳任中央大学农学院教授。他亲自搜集资料,编写出《农业病虫害防治法》、《普通昆虫学》、《经济昆虫学》、《昆虫生态学》、《中国果树害虫学》等教材。这些教材后为其他高等农业院校所采用。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央大学农学院内迁重庆。在川东农村,他发现螟害和水稻品种、栽种时间关系密切,在国内首先提出改良水稻品种,合理安排栽培时间、避开螟害高峰的理论。民国34年春,他担任西北农学院代理院长。民国35年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邹钟琳任二部主任,负责农学院、医学院和新生院的工作。期间,他将防治蝗害的研究成果撰成《中国最近十年(1937--1947)间迁移蝗的发生状况及防治结果》一文并发表。民国37年中央大学二部撤销,他专任农学院院长。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邹钟琳调任南京农学院植保系教授兼昆虫教研室主任。每年暑假,他都奔赴各地农村进行实地考察。于1956年写成的《太湖流域水稻三化螟防治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法》一文,对30多年来防治螟虫害作了科学总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其后又从事李实峰、小地老虎、土居天牛、大小地蚕等虫害的防治,积极推广研究成果。"文化大革命"中他被下放到江浦农场劳动,但依然利用一切机会观察昆虫、采集标本。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回校,指导学生科研,并潜心修改《昆虫生态学》。该书于1980年出版。

为农业科研事业奋斗终身

他历任南京农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农学会副理事长、全国植保学会理事、《昆虫学报》编委、江苏省昆虫学会理事长,并当选为江苏省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和第四届全国政协特邀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3年7月31日病逝,终年86岁。临终前他说:"我死后,为我采一朵鲜花,戴在胸前,放上一只捕食害虫的益虫--瓢虫,和我一起火化。"学院遵从了他的意愿,并根据家属要求将他的一部分骨灰撒在学院试验田中。

邹钟琳为农业教育、科研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身,令人尊敬!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