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精忠报国,岳母刺字是为了鼓励儿子上战场,这是我们大多数人所熟知的历史故事。而实际上这两个事都是错误的。
岳飞剧照
岳飞背部刺字,有一种说法是岳母刺字为了激励岳飞报效国家,另一种说法是,岳飞背上刺字是宋朝兵役制的结果。然而这两种说法都经不起考证。
其一,岳飞的母亲姚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河南汤阴的农家妇女,识字的可能性不大,并且刺青在宋代也是个技术活,不是一个农家妇女能够掌握的,所以不可能是姚氏亲手在岳飞背上刺的。
岳母刺字
其二,两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国家正规军完全靠募兵的时代。国家从老百姓中招募士兵,国家出钱雇佣他们,但是人员来源比较复杂,无业游民和犯过法的人都可以应募入伍。为了加强管理和控制,“刺字为兵”就成了一种规章制度,只要应征入伍的都要刺字作为标记。
黥面,后来改为四肢
然而岳飞刺字的内容和部位,都不符合宋代士兵刺字的规定。宋代有两种军队需要刺字,一种是禁军,国家的作战部队;另一种是厢军,相当于现在的工程兵。他们都有各自固定的番号,刺字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所属部队的番号,不会是其他内容。
岳飞剧照
根据岳飞刺字的部位和内容,不可能是他在部队当兵的时候刺上的,并且刺字的部位也不符合当时宋代的规定。所以,岳飞背上到底是谁刺的字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
背部刺字的内容“精忠报国”,实际上是“尽忠报国”,这在历史上是确实存在的。
尽忠报国
把“尽忠报国”写成了“精忠报国”,很可能和宋高宗有关系。岳飞在与金兵的对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当时的皇帝宋高宗为了表彰岳飞,就御赐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并且还做了一面“精忠岳飞”的旗帜,在岳飞出征的时候,都会带上这个大旗帜。
剧照
到了明清时期,“尽忠报国”就慢慢变成了“精忠报国”,这实际上是明清人的误解。明清的时候,掌权者把它变成“精忠报国”更多的是在宣扬一种帝权。因为在明朝时期,外患一直很严重,北边蒙古的势力很强大,为了巩固和捍卫汉人的政权,就需要全体老百姓有这“精忠报国”的精神。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
所以“尽忠报国”慢慢地就演变成了现在的“精忠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