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给女儿洗澡时,她忽然问我,“妈妈,为什么骆驼背里面有水?”
我诧异,问她怎么知道。她说过年和弟弟在动画片里看到的。
我问,那你知道骆驼的背有什么用吗?
她若有所思,说装水的。
娃爸在一边哟呵了一声。此时女儿又问,那些水是怎么装进背里面的?
关于骆驼的深究,一直延续到她洗完澡。
我帮她吹干头发后,准备去收拾浴室。女儿直愣愣地又问,“妈妈,人类为什么会死?”“为什么有骨头?”“为什么有胃?”
面对女儿扑面而来的提问,我竟无从解答。不是不会答,而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告诉她。
“这些问题,等你上了小学,老师会告诉你的”,娃爸走过摸摸女儿的脑袋。
听到爸爸这么说,女儿沉默了几秒,走开了。
02
收拾东西时,我一直在想,这绝不是女儿最后一次提问,未来两年,她还会提出更多的疑惑。
如果我们每次用老师来敷衍她,那她会不会以后就放弃提问了?因为总得不到答案嘛。
另外,小学后,这些约定俗成的答案,女儿真的还有兴趣去了解和深究吗?
再者,父母也是孩子的老师,孩子有疑惑,作为“老师”,也该有责任帮助孩子解惑吧。
在心里一翻思索后,我决定不让女儿等待,和她约定了,妈妈洗完澡后会一起寻找答案。
女儿欣然答应了。
关于人类的一些疑问,家里并没有这类的书,所以我用了度娘。
我们一起搜索了人体结构图,告诉她为什么人有骨头,人身体里面是怎样的...她看的津津有味。
还问出了很多,诸如,为什么会有老人和小孩,为什么有人高,有人矮的问题。
我原以为这些无味的人体知识,小孩子不喜欢。但从女儿惊奇的眼神里,我看到了兴奋和满足。
熄灯后,她意犹未尽,还想问更多的问题。考虑到她第二天要上幼儿园,和她约定了天亮之后再继续。
03
大概两三岁时,我经历过一段女儿的“为什么”时期。那时,她的问题多半是单纯的好奇,如“为什么要上班”、“为什么要睡觉”“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那时我给她的答应,都是梦幻的。
现在女儿四岁半,我意识到,她需要的是真正的答案,而不是那些长着翅膀的想象。
按照儿童发展的角度,孩子语言发展逐渐成熟的同时,心理和思维也在走向成熟。
所以当女儿频繁的问为什么,说明她正在思考周围的一切。我的回答和引导,是在给她的大脑构建知识背景。
送女儿去上学,遇到中大班的家长,他们开始担心幼小衔接的问题,怕孩子现在一无所知,进入小学后很糟糕。
据我所知,身边有不少中大班的孩子,已经在学习汉字、拼音、数学、英语。
我在想,幼小衔接,是不是一定得提前学习文化知识,才算得上幼小衔接了呢。培养孩子对知识的好奇,算不算呢?
不管其他人是怎样想的,至少在我看来,这算得上是幼小衔接的一种。
04
养育了3位斯坦福儿子的陈美龄也说,孩子发问时,永远不要让孩子等一等。稍微的等待是可以的,但就是不要让孩子的好奇心“蔫”了。
孩子的对知识的渴望,就好比对我们敞开心扉,想要说心理话。我们一次次阻隔孩子,告诉他,这些话长大了你会明白的,孩子的心门渐渐地就关闭了。这大概就是陈美龄说的好奇心“蔫”了吧。
为什么我们不能及时去满足,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和渴望呢?
我能想到的原因,大概有这几种:
孩子的问题太无聊,这些事情原本就这样
孩子就是问着好玩,不用理他
太多的为什么,很烦,敷衍回答了事算了
自己也不知道答案
孩子还小,说了他也听不懂
这几个原因,归根究底,是我们不愿意花时间去思考、寻找答案。
人的大脑很有意思,除了好奇,还很会偷懒。
美国行为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说过大脑的偷懒模式,就是说,当面对一个问题时,人们首要依靠直觉和惯性思维考虑问题。
放在孩子爱问为什么上,是什么意思呢?
譬如说孩子问“人类为什么会死?”我们听到这个问题的,第一直觉和惯性思维,是想到,人本来就会死啊。
所以通常孩子在这个问题上得到的答案就是“人本来就会死啊”。倘若孩子又问,为什么会死呢?
除非你真的想让孩子明白为什么,否则你可能会依靠惯性思维,随便敷衍一句了事了。
你看,并不是孩子小听不懂,也不是孩子的问题无聊,是我们选择了大脑的偷懒模式,来应付孩子。
05
有人把婴幼儿比作外星人,我觉得太贴切了。他们从母体子宫来到陌生地球,对周遭的一切,他们都充满好奇和疑惑。
我们之所以知道,人类会死,人有高矮,是因为我们来这个地球生活了几十年,已经有了答案。婴幼儿并不知道这些,所以随着他们的成长,他们必然会提出各种各样疑问。
敷衍应付孩子,实际他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答案。疑惑依旧在孩子心里,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不知道以什么方式消失了。
所以,当孩子问为什么时,我们要及时帮助孩子得到答案。可以是翻书、问度娘,也可以用自己的生活经验。
总之,孩子爱提问,是好事,值得我们花时间和孩子一起找答案。
换个角度来说,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的过程,恰巧也是我们告诉孩子享受学习的身教。
而孩子学会享受学习,对孩子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 作者介绍 -
窈小窈,十分妈妈主笔,心理咨询师,4岁女孩的妈妈。养育孩子,更是修行自己,希望能在我的文字里,找到你,找到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