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下午,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现代农业教育思政课暨形势政策课在金湖明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校党委书记王春春以“以‘种子之力’谱写强农兴农新篇章”为题,为2023级生物育种实验班全体本科生和农学院学生党员代表专题授课,做一粒有理想、肯担当的强农报国“金种子”。专题思政课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朱艳主持。
王春春从“一粒种子”谈起,带领同学们探寻“小种子”背后的“大战略”“大课题”“大使命”,在关系粮食安全、凝结创新智慧、召唤青年作为中,思索“生逢何时”“驶向何方”“青春何为”时代命题。
王春春指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振兴是保障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的重要支撑。这些年来,我们的“米袋子”越来越足,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大国粮仓”的根基越来越稳。但在科技水平、产业发展以及管理服务能力等方面,还存在品种创新力与高质量种源需求不相适应、供种保障力与高水平种源自主可控不相适应、企业竞争力与建设种业强国目标不相适应、管理支撑力与现代化种业发展不相适应等短板。
近年来,南京农业大学紧扣种业安全国家重大需求,围绕种业关键技术攻关、种业紧缺人才培养持续整合优势学科、搭建高水平创新平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打造种业战略科技力量,引领种业创新发展。王春春强调,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列入提前批次招生、到金善宝书院设立生物育种方向,再到学校滁州科教创新园、国家大豆生物育种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盱眙科教基地相继开工建设,南农的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生态正在加速形成。这些科研资源优势都将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助力同学们从“种子选手”成长为适应农业新质生产力需求的强国建设“主力军”。
交流中,王春春勉励青年学子感悟“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在兴农报国中“逐梦青春、启航未来”,并向同学们提出期望:
一是树立远大理想。要从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深刻认识国家和时代发展需求、认识学校发展方向中明确青春航标。二是涵养家国情怀。要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进对家庭的感情,培养对专业、对事业的热情。要强化爱校荣校意识,用好学校智慧化教学环境、科教协同平台和高水平文化产品供给等优质教育资源,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是坚持脚踏实地。要做好个人成长发展规划,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将自身想法和计划付诸实际行动。四是珍惜当下时光。探寻自身的兴趣、激情和使命,愉快度过人生中最特别的大学时光,在不断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为未来进一步深造、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严辉民为同学们带来《抢抓种业振兴机遇 拼出更加美好明天》思政课。严辉民就国家种业振兴计划背景下,近年来明天种业在种质资源利用和创新攻关、国内外推广和科研投入、生物育种、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做法、成果和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了详细介绍,勉励同学们积极投身种业振兴和现代农业产业,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和专家代表,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农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农学院种业科学系教师、生物育种实验班本科生、学生党员代表等近100人参加学习交流。
课程期间,王春春、朱艳带领同学们走进明天种业的加工中心、烘干中心,实地观摩种子生产加工、企业经营管理,了解种业发展需求、领悟青春成长使命。
“强农兴农使命,‘具象化’了!”课程交流中,青年学子围绕种业振兴、强农报国、青年担当广泛研讨交流,畅谈学习体会。
农学院农学213班本科生 左蒙欣:
王书记的讲述,让我进一步了解了种业振兴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也让我联想到我们学院的盖钧镒院士,他为大豆种质奋斗一生,只为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些都让我深刻地理解,种子是农业的基石、是芯片,种业振兴是粮食安全的基础。
我的毕业设计方向就是大豆育种,在研究过程中,我深知优异种质筛选的不易,在实习实践中,我也亲眼见证了通过遗传改良和生物技术手段培育出的新品种,这些成果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作为新时代农科学子,我们应当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到种业振兴和粮食安全的伟大事业中去。通过加强学习、提高专业素养、积极参与科研实践和关注政策动态等方式,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农学院生物育种231班本科生 李皓宸:
今天上午见证了大豆生物育种盱眙基地的建设启动,现在听取了王老师的课,让我进一步了解到了种业研究在“大国三农”、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也更深刻的领悟到了种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为我们未来努力指明了方向。作为学校首届生物育种实验班的学生,面对新时代的国家发展战略与南农行动,今天的课程学习后,更感受到生逢其时、使命在肩。今后我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开展实践,强化兴农本领,用我们青年人的实际行动为南农发展、强国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农学院智慧农业系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2023级直博生 孔媛媛:
刚才的课程中,王书记为我们指明了奋斗方向,希望大家深刻思考生逢何时、驶向何方、青春何为的问题。作为一名学农青年,要答好这三个题目,不仅要树立远大理想、修炼道德品行、锻炼思维技能,更要了解、理解南农、国家、社会的现实情况与未来需求。我想,这也是本次课堂走进企业、深入社会的原因。国家要建成现代化农业强国,南农要建成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我们面临着不少挑战和竞争。这既需要农业科研人员破解关键技术问题,也需要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更需要我们年轻的农科学子奋发努力,以强烈使命担当,投身到农业强国的伟大事业中。
农学院种子专业党支部书记、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2021级本科生 李梓萌:
作为一名种子专业的学生,今天听完思政课后特别受到鼓舞。我是第二次来到明天种业公司参观学习了。去年,我有幸跟随李院长来到淮安开展稻米产业调研,当时走访了46个乡镇地区和21家企业,也来到了黄花塘和明天种业。一年后,学习了种子生产加工必修课之后,再次走进生产线,又有了不一样的感触,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透彻。
结合今天的思政课所学,我认为种业振兴一方面需要我们不断传承科学家精神,脚踏实地做研究;另一方面更需要将高校科研成果与产业化运营相结合,加速理论成果的落地,真正将“大种子”推广成“好种子”。前段时间,我也参加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并获得金奖,在此过程中认识了很多在种业振兴领域不断探索的同龄人。未来,我也希望能够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在种业振兴的道路上逐梦青春,启航未来。
据了解,本次活动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粮食安全、种业振兴任务部署,推动校企深度融合育人,回答“强国建设,南农何为”命题的一次生动思政课程实践,旨在以沉浸式“教与论”相结合的“种业”思政课暨形势政策课形式强化学生对党的理论知识的认知,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农业现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强农报国使命担当。
(通讯员 王璐 孙小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