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知行
“铨水大黄”产于甘肃礼县,因个大清香、纹理清晰、茬口鲜亮、质坚体重而闻名。图源自陇南市委宣传部官方公众号
夏日走进甘肃礼县中药材种植基地,会嗅到一种特别的药香。一款叫大黄的中药材惬意沐浴着阳光,碧绿的叶子像缓缓撑开的手掌,硕大的叶子边缘为锯齿状,如卫士一般将根茎护在身下。
待到暮秋时节,药农们将大黄深黄色或暗棕色的根茎挖出,自然风干后切片,其截面为黄褐色,质地坚实,块大饱满,色泽鲜艳,纹理清晰,像是古时朝廷的贡品,一看就并非凡物。
甘肃素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之美誉,盛产当归、党参、黄(红)芪、大黄、甘草五种中药材,在全国的占有量、出口量和品质均名列前茅,被美誉为“五朵金花”。这是人们热爱自然之美的深情表白,是对大地馈赠宝物的美好礼赞。
在这“五朵金花”中,当归、党参、黄(红)芪、甘草属于药食同源的药材,具有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老百姓家喻户晓。但大黄不在药食同源之列,人们也许熟知“大黄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的医林俗语,对大黄的功效却相对陌生。
我国的大黄和茶叶一样,唐代时期就已经成为出口商品。据史料记载,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带去了大黄,至今仍珍藏在日本奈良的正仓院内。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行记》中也介绍了甘肃凉州即今武威的大黄。
大黄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通便、逐瘀通经等功效。在我国金元时代学习中医药的启蒙书《药性赋》中,描述大黄“味苦、性寒、无毒,其性沉而不浮,其用走而不守,夺土郁而通壅滞,定祸乱而致太平,名之曰‘将军’”,大黄的别名“将军”由此传颂广远。
有一个关于大黄药用的故事流传甚广。1942年,新四军第二师师长、名将罗炳辉患温热病,高烧长期不退,身上隐隐可见斑疹,时而说胡话,病势笃危。由于侵华日军对根据地封锁严密,西药紧缺,师卫生部慕名求治于安徽名医戴星甫。戴星甫检查后断为“阳明腑实证”,直接用大承气汤通腑泄热,主药生大黄一味即用至100克,中药店害怕药量过重,自行改配熟大黄且减少用量。罗炳辉服后不见效,戴星甫甚是诧异,检查药材后发现药用错了,便让取生大黄100克重煎,果然热退便通,转危为安。
大黄分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三种。甘肃大黄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0%,是全国大黄价格的“晴雨表”,其产地主要集中在礼县、宕昌、陇西、岷县、渭源等地,属掌叶大黄名品。礼县大黄还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药理性能优异,有效成分含量居中国同类产品之首,远销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唐古特大黄多生长在2000米-3900米的山地林缘、灌丛、草坡地带。甘肃百草生物科技公司是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在甘南高原上建成唐古特大黄标准化种植基地2.7万亩,该基地被认证为中国医药行业优质道地中药材十佳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小小大黄,忍耐高寒,为草原农牧民拓宽了致富路。
其实,早在隋唐时期就有多个大黄角药医方。角药是指三味药物相互配合,形成一种协同减毒增效的特殊中医药方剂配伍形式。敦煌藏经洞出土的中医文献中,记载了8组独立成方的大黄角药医方。
如敦煌医方《杂证方书第八种》原文记载“治下瘀血汤方。大黄(六两),桂心(三两),桃仁(16枚)三味,以水一升,煮取三合,分温三服”;《杂疗病药方》记载有大黄、黄芩、黄连的“三黄丸方”,用于“疗男子五劳七伤、消渴肌肉,妇人带下、手足寒热”。
敦煌医学研究专家、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应存潜心研究,将诸如大黄角药之类的许多敦煌医方广泛应用于现代临床,疗效较好。多年来,甘肃中医药大学敦煌医学文献整理与应用研究中心和敦煌医学与转化重点实验室整理敦煌医方1240余首,涉及内、外、妇、儿多种疾病。同时,将重要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和临床实践,相关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教学成果奖,先后从敦煌医方中研发出多种医院院内制剂,并广泛使用于临床。
如果说敦煌医学是“敦煌宝藏中最后绽放的奇葩”,“将军”大黄就是奇香一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