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蛇咬伤:毒素不可轻视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蛇毒,一种大自然的致命武器,令人闻之色变。每年全球发生数百万例蛇咬伤事件,不少人因此遭受健康威胁甚至失去生命。尤其在夏秋季节,毒蛇活跃,蛇咬伤更为高发。许多人对蛇毒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剧痛”和“肿胀”上,却不知不同毒蛇的毒素对人体的影响千差万别,从神经麻痹到全身出血,再到组织坏死,每一种毒素都可能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本文将揭开蛇毒的神秘面纱,分析毒蛇的种类、毒素成分及急救措施,帮助人们在遭遇蛇咬伤时冷静应对,以科学的方法保障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毒素如何致命:蛇毒的成分与作用机制

(一)神经毒素的快速麻痹效应:了解毒素如何抑制神经传导

毒蛇的神经毒素主要通过抑制神经与肌肉之间的传导而发挥作用。其机制通常涉及神经末梢的乙酰胆碱受体。毒素可通过竞争性阻断乙酰胆碱在受体上的结合,抑制肌肉的正常收缩,从而导致肌肉逐渐出现麻痹。

(二)血液毒素的凝血陷阱:破坏血液循环系统的机制

血液毒素主要通过干扰血液凝固机制造成危害,导致出血、凝血异常和溶血等多重问题。蛇毒中的凝血酶类物质会激活血液凝血因子,诱导血液凝结,甚至形成小血栓,阻碍血流。

(三)细胞毒素的组织毁伤:造成局部和全身性损伤的原因

细胞毒素通常作用于细胞膜,通过破坏膜结构和细胞间的支持物质透明质酸,导致组织通透性增加,其后果不仅是局部组织肿胀、溃烂,还可能使毒素更快扩散到全身。

二、如何有效用药:抗蛇毒血清的选择与使用

(一)抗蛇毒血清的使用指引:毒蛇分类与对应血清

抗蛇毒血清是蛇咬伤治疗中最关键的药物,其选择必须依据毒蛇种类与毒素类型。血清分为单价和多价血清,单价血清对特定蛇种效果显著,而多价血清适用于不确定蛇种的咬伤情况。常见毒蛇对应的血清有:银环蛇的神经毒对应银环蛇抗蛇毒血清,蝮蛇的血液毒可使用蝮蛇抗蛇毒血清。由于血清对特定毒素起中和作用,辨别毒蛇种类并尽快注射血清尤为重要。未能确定蛇种时,多价血清或联合使用不同单价血清也能提高疗效。

(二)用量和频率的把控:避免二次伤害与过敏反应

血清的用量与注射频率需根据患者症状、体重和毒液扩散情况来调整,过少或过多的剂量都可能带来副作用。一般初次注射量根据毒蛇种类而定,通常为1~2支,若患者症状未明显缓解,可追加剂量,间隔6~8小时。控制剂量的同时应观察病情,以防毒素残留造成二次中毒。为减少过敏反应的风险,每次追加应逐渐加量,并密切监测过敏情况,如有不良反应应立即暂停并进行抗过敏处理。

(三)抗蛇毒血清的安全管理:用药前的皮试与风险预防

使用抗蛇毒血清前,皮试是关键的一步,以确定患者是否对血清成分过敏。皮试通常在前臂内侧进行,若反应为阴性,方可使用血清;如为阳性,则需采取脱敏注射。皮试结果不可靠时,可在血清注射前加用小剂量肾上腺素进行预处理,以降低过敏风险。血清注射应在有急救设备的场所进行,确保及时应对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

三、护理细节与并发症防范

(一)伤口护理与感染预防:避免细菌感染的护理要点

蛇咬伤后的伤口护理至关重要,特别是对细胞毒型毒蛇造成的开放性创伤。护理过程中,应使用清洁的生理盐水冲洗伤口,避免直接触摸伤口,以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同时,对于水疱或坏死组织,不宜轻易去除,防止加重感染风险。

(二)蛇毒致伤引起的全身并发症:肾损伤与呼吸衰竭的防范

蛇毒中的血液毒和神经毒成分对多个器官造成损害,其中以急性肾损伤和呼吸衰竭最为常见。为预防肾损伤,需观察患者的尿量和颜色,若出现尿量减少、酱油色尿等症状,应立即联系医生,以便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呼吸衰竭常见于神经毒性中毒患者,在咬伤数小时后症状加重,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的风险,必要时需气管插管并进行机械通气。

总之,遇见蛇尽量绕开,不要去打扰它。也不要试图新奇去买毒蛇。蛇毒不可轻视,需掌握科学的防范和急救知识才能化险为夷。

裴仙 广西省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