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写有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同鲁迅相知、与高尔基相交

他写有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同鲁迅相知、与高尔基相交;茨威格为他写过传记,他为托尔斯泰、贝多芬和米开朗基罗写过传记。

null

罗曼·罗兰在城楼俯视远方

罗曼·罗兰几乎耗尽了十年心血,才完成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宣扬人道主义思想的作品,为他赢得了较高赞誉和广泛影响。后来,因“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同克洛岱尔一样长期默默无闻,最后却都对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冲击。早年曾受益于斯宾诺莎的哲学观点,他认为世界的创建并非因于自由意志,而恰恰是依据于实体的“自因说”。初涉文坛曾以莎士比亚戏剧为学习范本;列夫·托尔斯泰是他文学上最重要的一位导师,人道主义思想为他们搭建起了友谊的桥梁;诗人歌德则被他奉为毕生的大师和伴侣。

null

罗曼·罗兰在弹奏钢琴

没有谁可以取代托尔斯泰对他的重要影响,正如罗曼·罗兰在回忆录中所记述的“这种影响在美学上十分强烈,在道德观念上也相当强……托尔斯泰一生的全面范例对我的影响从未消失……”但托尔斯泰“平庸无奇”的哲学思想,却让他感到极为失望和“反感”。由此可见罗曼·罗兰对托尔斯泰的“信仰”不是盲目的,而是具有独到见解的一种对真理的尊重。托尔斯泰在给他的一封信中写道:“真正的艺术家决不像普通人那样满足于享乐。”在罗曼·罗兰看来,唯有孤独才能诞生“伟大”,唯有良知才能成就“伟大”——并以“伟大”名义,完成了《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等不朽名著。

null

罗曼·罗兰在读信

晚年的罗曼·罗兰与高尔基等人积极参加反战行动,在应邀访问苏联之后完成了《莫斯科日记》,针对当时的政治现状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这绝对是失控的专制制度,人类正义最神圣的法则,最基本的自由已无任何保障。我的内心在发出痛苦的呼号,我要反抗。我在抑制自己要说、要写的欲望……”他清醒地认识到“行动、生产、创造”才是生活的目的,鲁迅先生曾在文章中对其大加赞扬:“法国的文艺家……较远,则如左拉为德来孚斯打不平,法郎士当左拉改葬时候的讲演;较近,则有罗曼·罗兰的反对战争。”当时的很多知识分子簇拥在统治者周围,如罗兰·罗兰这样孤立而顽强举起和平旗帜的少之又少。

null

罗曼·罗兰与高尔基的合影

从一个唯心主义者到社会主义者的转变,这恰恰与他的“利己主义”思想是相悖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主义思想却早已深入骨髓,左拉和法郎士等进步知识分子也深深地影响了他。此时的他“不再是以一个单纯的作家,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诗人,也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艺术家,他不只属于他一个人。”他强烈呼吁“道德法则高于武力法则”的和平观点,为当时情绪低落的法国人民树立了信念,并不断通过自己的思想作品使人民激昂起来,正如小说主人公克利斯朵夫所说:“振作起来……即使你被判处了死刑,那也得站着去死!”可以说,罗曼·罗兰为拯救人类的“反战思想”,对促进世界和平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null

罗曼·罗兰的肖像

--------------------------------------------------------

本文版权归语默(号不知先生,字以少,诗人、思想者,著《语默文集》,代表作《世界就在这里》<共三卷>、《思想末世论》、《道德黑洞》)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使用。

本文配图均是与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相关的生活照及历史人物资料背景照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