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又地震!43年前他从大地震废墟一块油毡上,找到抗震灵感

12月5日8时2分,河北唐山市丰南区发生了4.5级地震。揪心之余,让人不免想起43年前的那场7.8级大地震。而当年,急驰唐山参与抗震救灾的周福霖,从震区的一块油毡里获得灵感,开创了“隔震减震”技术。

目前,相关技术成果在广州电视塔、港珠澳大桥、故宫博物院、西安碑林等重大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为我国减震控制做出了许多开拓性的贡献。

周福霖(右)在港珠澳大桥建设现场。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震后3天,37岁的周福霖,被通知参加唐山大地震工程结构考察调查研究组,实地调研和考察工程结构及建筑受损情况。

大学毕业后,周福霖被分配到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研究院,承担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与研究工作,负责多个重点工程项目的设计。

当时调研组进入唐山,只看到“唐山第一人民医院”的牌子,后面的房子几乎全部倒塌。“都倒了,只剩一条小路,路边都是尸体和碎瓦砖石……”昔日情形,周福霖至今仍历历在目。他暗下决心,“回去后一定要研究建造出地震时不倒塌的安全房屋”。

调研期间,偶然在废墟中,他发现有两幢4层高的砖楼屹立未倒,仅沿房屋底部的油毡防潮层滑动约0.4米。

会不会是这层柔软的防水油毛毡,让大楼逃过一劫?意味着房屋如果能水平滑动,房屋就能保下来?周福霖琢磨着,最初的隔震减震概念由此萌生。

唐山大地震后,国家召开第一届防震工程学术研讨会。周福霖在会上发表演讲,率先提出“结构消能减震”的理论和技术。

他说,房屋不要做得太刚太粗,要有柔性,以柔克刚,利于抗震,“隔震”或“消能减震”能减少房屋倒塌几率。

此言一出,议论沓来。“房屋怎么可以做成软的?怎么可能是柔的?”彼时的传统观念是房屋当然是要建得越刚越粗越好。周福霖明白,在这条路上,自己即将面临一场技术和思想观念的双重挑战。

此后,周福霖获得公派出国深造机会。1983年底,他拖着13个装满资料书籍的巨大箱子,学成归来。

1986年,周福霖来到广州,参加广州城市建设学院的筹建工作,担任土木系主任、学院副院长。

在学校实验室里,他借鉴唐山地震中的“油毛毡”,研发出柔软的隔震橡胶支座。“就像船航行在海上,船跟海底之间隔着柔软的水,海床发生再大的震动,船体只会慢慢摇摆。”周福霖解释。

1985年在第八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上,他提出了“房屋隔震消能新技术”的理论,创立了“房屋减震控制新体系”。他首创的“多层房屋隔震”新技术,开创了我国的工程结构抗震新途径,也开辟了从传统抗震技术拓展为新型的隔震减震技术的新领域。

1989年,周福霖第一次将他的隔震减震技术正式应用于建筑上大获成功。

周福霖在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实验室。南都记者钟锐钧 摄

周福霖被誉为中国抗震的权威、现代“张衡”,带领团队在隔震减震控制领域展开研究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目前,相关技术成果在广州电视塔、港珠澳大桥、故宫博物院、西安碑林等重大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先后荣获“中华之最”,为我国减震控制做出了许多开拓性的贡献。

/人物档案/

周福霖,广东省潮阳县人。我国著名工程结构与抗震隔震减震控制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对我国结构隔震减震控制技术体系的建立、应用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963年湖南大学工民建本科毕业,1983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毕业得到硕士学位。曾任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现任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曾兼任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隔震技术顾问,世界隔震减震学会ASSISI主席,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综合南都报道 新华社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