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人!2米大蛇钻进电动车!近期频频出没,上海多个公园也曾出现,种类还不少……

“SOS!”

入夏后气温升高

大自然一派生机盎然

正是出门踏青的好时机

然而

这也是“蛇出没”的高峰期

甚至闯入居民区

吓坏了不少市民!

5月13日上午

济南市历城区东风街道

石榴园小区内

惊现一条2米长的大蛇

市民发现后报警求助

济南消防救援支队茂岭山消防救援站

立即赶赴现场

消防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发现,在居民楼西侧有一条2米左右的蛇盘踞在电瓶车电瓶座内部,消防救援人员根据现场情况立即实施救援,首先穿戴好防护装备后,利用螺丝刀将电瓶卸下将蛇身暴露出来以便抓捕,随后使用捕蛇夹开展抓取行动。经过5分钟左右的抓取,消防救援人员成功将大蛇抓入准备好的编织袋中,随后放生于附近山中。

近期蛇类出没频繁

日前,广东东莞厚街镇一小区内出现一条1.5米长的眼镜蛇,小区物业立即报警求助。厚街消防救援大队迅速响应,接警的消防救援人员利用专业捕蛇工具成功将蛇制服。随后,该蛇被移交给厚街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送至野外放生。

5月5日,市民李先生前往华南植物园游玩,被一株苏铁植物吸引。不料就在近距离观赏时,竟发现植物根部盘着一条蛇。李先生告诉记者,当时有许多小朋友正在老师的组织下在附近活动,他立刻向老师说明了情况,让小朋友尽快远离。随后他又向园区反映情况,保安迅速赶来将蛇抓走。

△ 受访者供图

其实去年这个时候

上海也有多处发现了蛇🐍

去年6月,上海市民张先生发布视频称,自己在世纪公园遇到了蛇,希望前去游玩的游客多注意。长期研究两栖类动物的专家表示,世纪公园是他们的监测点之一,他们的确监测到蛇的存在,视频中的这条应该是赤链蛇。

去年5月,有网友在长风公园也曾遭遇蛇出没,公园保安透露,公园内有蛇,下雨天可能会出来。

实际上,赤链蛇本就属于上海的本土野生动物,在市区林绿地、郊区农林生境可见。除此以外,短尾蝮蛇、黑眉锦蛇、乌梢蛇也都分布于上海,不过仅在郊区农林生态环境可见。有专家透露,他们在共青森林公园、东滩湿地公园等监测点,都监测到过蛇的存在。

多位隔壁无锡的网友

分享自己与蛇的“不期而遇”

▼▼▼

网友@左右春秋 右手煮粥表示

“坐标新吴区

我们小区抓到了条蛇”

b9deb3c05da0b81353b1dc30a8b11481.jpg

网友@陈哥也表示

“刚好我社区楼脚下

也发现一条菜花蛇”

6a4b33182133b8f3242771b4150bace8.jpg

网友@乐天提醒大家

户外和夜间运动时要特别小心

因为他也曾遇到一条蛇

e3ea554b130b7610fe5c378ef746d764.jpg

网友@秋云更是回忆起

自己的惊魂一幕

“上周日晚九点多

在回小区的路上差点踩到一条大蛇

它就在路中间游

当时吓死了!”

8934130fdcd1b85b10f57a373a0d47f6.jpg

而网友@sea则晒出

自己在惠山拍到的蛇

直呼:“夜跑、散步的朋友

千万小心!”

5bf5505438a54ffdfa70e1efef80f5be.jpg

网友@酷酷阿休

也在惠山偶遇了小青

29a24199d9011b7f6ca74ca9749e483f.jpg

消防救援大队提醒

又到了蛇类出没频繁的时节

尤其是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时

蛇经常出洞活动

雨前、雨后、傍晚

市民尤其要注意防蛇

毒蛇咬伤发病急、病程短

及时救治与正确处理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

被蛇咬伤后2小时内

使用抗蛇毒血清效果最佳

而乱用偏方等错误救助方式

极易导致病情延误,甚至致残、致死

被蛇咬伤如何应对?

01

缓步撤离

应尽量保持冷静,第一时间缓步离开现场,快跑会加快毒素扩散。

02

记住特征

尽量看清蛇的外观,包括蛇形、舌头、花纹、颜色,最好可以拍照,以便医生快速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图片

常见毒蛇

毒蛇的咬痕一般表现为1-4个出血点,多数情况为2个;无毒蛇为两排细小牙痕。

图片

03

及时取下配饰

去除患肢的手镯、戒指、鞋子等受限物,防止肿胀加重后导致进一步伤害。

04

固定并清理伤口

可先用木棒或板子充当夹板,将其贴靠咬伤部位周围,再用布条等系在夹板上、中、下三个位置,确保其固定。

图片

伤口处请勿直接用水清洗,应使用浸湿的干净布料轻轻擦拭伤口,去除污渍。清理干净后,再用另一块干净的布覆盖伤口,等待救援。

重要提醒

大家选择

踏青、登山、野餐等户外活动时

一定要观察四周安全

如遇到蛇切勿惊慌

更不要擅自抓捕、驱赶

应保持冷静迅速避开

及时拨打119电话求助

如不慎被蛇咬伤

不要试图用嘴吸出毒素

应记住蛇的外貌特征及时就医

蛇 表情包 的图像结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