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湖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支持的“耐密高产轻简节水抗旱稻种质创制”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湖北大学水稻遗传育种团队培育的琴旱优651和旱优718两个品种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中琴旱优651是我省首个通过国审的节水抗旱稻品种。
琴旱优651属长江中下游节水抗旱稻品种,区试平均亩产577.3公斤,比对照增产6.2%。2024年在襄阳老河口张集农场连片两千亩丘陵地示范中发现,该品种可采用旱播旱管种植,全程无淹水灌溉,表现出节水抗旱、熟期适宜、结实率高等优点,干谷产量超500公斤/亩,打破当地多年小麦收割后只敢种高粱、不能种水稻的传统。
旱优718属麦茬稻品种,区试平均亩产603.3公斤,比对照增产5.1%,米质达优质二级标准。2024年在安徽、湖北、河南等地示范中发现,该品种熟期早、米质优、产量好,并拟于2025年完成华南稻区扩区审定,为品种走向更大市场打下基础。
目前,琴旱优651已转让给湖北农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经营开发,2024年试制12万斤种子已全部发货完毕,2025年计划制种60万斤。旱优718转让给广西嘉穗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发,2025年计划制种15万斤。届时,湖北创造的节水抗旱稻杂交种子将走向全国市场,有望提升我省品种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
(通讯员:姜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