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古调传承六百年 曲响戏开才叫过大年

起源于明初的民勤曲子戏经过600多年的传承演唱,对甘肃河西地区曲子戏和新疆曲子戏的形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中国西北地方戏曲的“活化石”之称。

文/杨文远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因“俗朴风淳,人民勤劳”而得名。早在2800多年前,民勤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且创造了内涵丰富的沙井文化。

民勤是有名的“文化之乡”,有着“人在长城之外,文居诸夏之先”的美誉。陇上有名的民俗文化庄园——瑞安堡令人神往,“苏武牧羊”的传说则使民勤充满传奇色彩。起源于明初的民勤曲子戏经过600多年的传承演唱,对甘肃河西地区曲子戏和新疆曲子戏的形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中国西北地方戏曲的“活化石”之称,也是深入研究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存的窗口。

民勤曲子戏《钉缸》 李军 摄

民勤曲子戏《钉缸》 李军 摄

民勤曲子戏主要是在甘肃民歌与内蒙河套地区民歌的基础上,吸收了山西、陕西、浙江移民带来的民间小调而形成的,其风格独特,“融北方小曲的苍凉刚健与南方小曲的柔美俏丽于一身”,兼具北风南韵,在西北五省广为流传。

《中国戏曲志·甘肃卷》记载:“民勤曲子戏虽称曲子戏,与甘肃东部、南部以及敦煌一带流行的曲子戏,实非一脉。民勤县明代是流放移民的地区之一,移民带入江南及山、陕一带的民歌、民乐;民勤与内蒙交界,来往不断,又逐渐传入内蒙民歌西调。这些江南、山陕民歌,内蒙西调与当地民歌、小调相融汇,就形成了民勤曲子的特殊风格。”这个记载也同时确认了民勤曲子戏是与其他地方曲子戏完全不同的剧种。

民勤曲子戏化妆旦角为包头、戴“古装楼”发式、贴片子,身穿大红窄袖小袄,腰系绿色绸带,下穿彩裤,外罩彩裙。李军 摄

民勤曲子戏化妆旦角为包头、戴“古装楼”发式、贴片子,身穿大红窄袖小袄,腰系绿色绸带,下穿彩裤,外罩彩裙。李军 摄

民勤地处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之间,特殊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天下都有民勤人”,也使民勤曲子戏在明代中叶开始就流传到内蒙古阿拉善等周边地区,在清雍正年间,流传到了新疆,清中叶至民国,又流传到宁夏、青海等地,清代和民国时期尤其兴盛,新中国成立后,在民勤及西北地区广泛传承演唱。

因明、清时期民勤县名为“镇番”,民勤曲子戏又名镇番曲子戏,是集民间音乐、舞蹈、文学等诸多元素于一身的综合戏曲艺术。它的起源、发展、成熟和传承、衰微、复兴,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地方戏曲的发展历史。

民勤小曲戏演出不择场地,街头巷尾、田间院落,都是舞台。李军 摄

民勤小曲戏演出不择场地,街头巷尾、田间院落,都是舞台。李军 摄

调、腔和小调三部分组成了民勤曲子戏的唱腔。“调”有甜、苦音之分,“腔”则有硬、软音之分。其唱腔优美动听,道白唱词使用民勤方言,诙谐通俗,亲切感人。

民勤曲子戏的内容多以惩恶扬善、规劝孝道为主,现知道戏名的剧目有460多种,且有许多独有剧目,比较著名的曲目有《二瓜子吆车》《下四川》《怕老婆顶灯》等。

100多种曲牌的民勤曲子戏表演带有地蹦子社火秧歌特色,男角唱时蹦蹦跳跳,跳的欢,滑稽自然;女角善用彩扇、手帕做戏,唱时摇摇摆摆,走的飘,俊美飘逸。彩扇功、手帕功、十字步、碎步、蹉步、抖肩、顶灯、矮子功等都是民勤曲子戏的代表性表演技巧。服装融合了边塞民族特色,化妆独特,旦角常戴“古装楼”发式,线尾子头饰后垂黑色丝绦,长可及地,端庄飘逸是其一大特色。

民勤曲子戏的表演时间多是在春节期间,所以民勤人说起曲子戏就会想到春节。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民勤持续开展春节曲子戏演出活动,特别是自2014年以来,已连续举办六届曲子戏艺术节、两届大奖赛,还举办民勤曲子戏骨干培训班,成立传习所3个,参加了“丝路记忆”西北五省区非遗展演、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第七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展演等活动。

目前,民间班社、传唱艺人遍布民勤城乡,常年参加演出活动的人员有上千人,自发自觉地进行着该剧种的活态传承,为民勤曲子戏的生存和发展营造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尤其值得一提地是,2020年,民勤曲子戏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