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杜光然
中国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新规实施后,大量无“3C认证”的充电宝被拦截,在多地机场安检口,能看到成筐的充电宝被乘客丢弃。
据悉,充电宝的3C认证自2023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2024年8月1日后,无3C认证的充电宝不得再销售。很多老款充电宝没有3c认证,但不代表一定存在安全隐患,目前乘坐高铁也未要求充电宝3C认证。有专家接受央媒采访时说,对于消费者来讲,理论上没被召回的充电宝还是能够使用的。
小小充电宝持续引发热议,媒体报道中,旅客们难以抉择:不合规的充电宝既弃之可惜,也带不上飞机。对此,多地机场开通了短期寄存或快递服务。
面对大量自弃充电宝和不透明的自弃充电宝处置过程,有网友提出了疑问:别人丢的充电宝能拿吗?能否像打火机一样,上飞机前交一个,下飞机后拿一个?
7月1日,记者检索发现,个别网友已经率先尝试上述操作,据其自述:“刚实行新规时,送家人到机场有意外收获,好多人带不走充电宝,他们看我不是乘机的,送了我一个。”“自弃筐内不能拿取,但等工作人员不在的时候拿应该也没关系。”“我是到达旅客,不是出发的,我在自弃筐里拿了一个。工作人员说可能有危险,拿取后责任自负。”
针对网友提出的疑问,极目新闻记者随机咨询了多地机场,客服均表示,自弃充电宝一般是不记名的,后续会统一处理,旅客看不到具体流程。这些充电宝不会变卖,旅客也不能自行拿走别人自弃的。“现在旅客都知道新规了,自弃现象有所减少。”
浙江某地机场工作人员说,是否能拿丢弃的充电宝要看现场情况,发现后会进行制止。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