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暑期专业实践团赴常德市开展渔鼓调研

(为深入了解常德渔鼓的发展源流和传承保护状况,7月28日,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暑期专业实践团来到常德市,对话常德渔鼓市级传承人刘昌会)

(为深入了解常德渔鼓的发展源流和传承保护状况,7月28日,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暑期专业实践团来到常德市,对话常德渔鼓市级传承人刘昌会)

为深入了解常德渔鼓的发展源流和传承保护状况,7月28日,中山大学康保成教授、长沙理工大学郑劭荣教授和湖南科技大学李跃忠教授带领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暑期专业实践团来到常德市,在河街的鸳鸯走马楼观看了“重庆·常德两地文化艺术交流展演”,观演后对常德渔鼓市级传承人刘昌会进行采访。

刘昌会,常德渔鼓市级传承人,对“常德渔鼓”的演绎炉火纯青,不仅擅长传统渔鼓,而且新编的渔鼓曲目宣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喻义深刻,受到广大民众的好评。他的《武松大闹观音堂》在2008年首届沅水流域鼓王擂台赛中获金奖,其本人更是获得了“鼓王”荣誉称号。

谈到渔鼓时,刘昌会热切地向带队老师和实践团成员介绍渔鼓的演唱工具——胶桶、简板、钹和竹筷子。其中,他详细地介绍了胶桶的外形特点、制作材料和演奏方法,讲到尽兴之处,他还会情不自禁地站起来给我们表演一段,生动地表现出常德渔鼓短、平、快的特点。在访谈中,刘昌会向老师和实践团成员们介绍了他自己学艺经历以及常德渔鼓来源的一些传说。他称,常德渔鼓来源传说一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张果老和汉钟李他们传下来的,二是打渔郎劳作之余的演唱,后逐渐演变为一种演唱形式。他认为常德渔鼓来源传说很多,不可考证,无法确定哪种是对的。随后,康教授谈到湖北渔鼓与常德渔鼓的联系,说渔鼓筒是渔民的一种捕鱼工具,丰收之时渔民会拍击渔鼓筒,亦是作为捕获的庆祝乐器。刘昌会说,关于常德渔鼓的起源也有类似的说法。

接下来,刘昌会又谈到了常德渔鼓和道情的区别,他称,道士虽然也唱道情,但是唱的曲调和内容与渔鼓不同,道士为了超度亡灵,唱的一般是死者生平;渔鼓唱的一般是故事,必须要有好故事,才能吸引人。

面对常德渔鼓目前的状况,刘昌会与时俱进,不仅继承了传统渔鼓的演唱形式,而且在新编曲目中还创新性地融入现代音乐元素和灵活性地按需调整演唱时长,以此吸引年轻一代的兴趣。刘昌会多年来致力于传承与发扬“常德渔鼓”,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赋予其新生命力,以提高其在大众视野中的关注度。

(刘昌会演出时,台下观众喝彩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刘昌会演出时,台下观众喝彩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在采访的最后,实践团指导老师郑劭荣教授指出:“常德渔鼓的艺术价值是非常高的,实地探访常德渔鼓,采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走出书本外的天地,对研究生专业学习是大有裨益的。”

通过线下近距离观看渔鼓表演以及与艺人交流,实践团成员更加真切直观地领略了其艺术魅力,对于常德渔鼓的历史源流和发展传承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以刘昌会为代表的几十年如一日传承、保护、发展常德渔鼓的工作者们表达了由衷的敬佩,也为后续工作的展开夯实了基础。

来源:长沙理工大学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