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整体装配式建筑落户富平分输压气站

占地超过5万平方米的富平分输压气站是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卫-吉安)(简称“西三中”)首个采用整体装配式建筑的站场。

在富平分输压气站施工现场,一间间看上去像集装箱的舱体整齐排列,各种设备、机柜已经安装就位。箱体主体采用模块化设计、模块化吊装、快速插接组装、螺栓固定的方式,整个箱体不仅重量轻,而且在低碳环保方面也比砖混类建筑要好。

这些建筑构件在供货商工厂批量生产后,与核心设备(GIS组合电器、变压器)提前组装,运输至现场后快速拼装,大幅度缩短工期、减少土建作业。

“现场工作量就只剩下箱体与箱体之间的固定,通讯线路调试和联调了。”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公司西北项目管理中心宁陕项目分部原富平工作组负责人孔令新介绍,以前变电站先盖砖混结构的厂房,再把装置运到现场来组装。现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式实现了“房子及里面的设施是在工厂里制造的”。

国家管网集团组建以来积极推动装配式建筑在国家能源动脉的应用。

“相比以前零星采用装配式技术,这个站是首个采用整体装配式技术的站场,71%装配工作在运到工地现场前就已经完成了。”孔令新介绍,今年4月,装配式建筑在富平分输压气站建设完成,建筑规模约1400平方米,场站围墙、综合值班室、门卫间、变电站及里面的变频装置、机柜间均采用装配式建筑。现场管理成本减少26.7%,单站施工阶段较传统模式碳排放减少30%、建筑垃圾减少50%。这项技术在工期控制、成本优化与绿色建造方面具有综合优势,为油气站场建设提供了标准化范例。

“预装式建筑较传统建造模式能节省工期一个半月,使用功能上仍能保证完整性,很值得推广。”孔令新说,相信这项技术未来会成为国家管网智能变电站的主流模式。“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装配式技术提升了施工效率。”

(作者: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公司 刘渊 陈晨  李志奎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