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人发文“反对山东人集体磕头”遭“围攻” 山东官媒评论

海报评论员 鲁韵

牛年春节期间,一自媒体人发布“反对集体磕头”的文章,在网络上一度引发激烈的讨论。就在昨天(2月20日),该自媒体人再发文章称:一周来,因为发表“反对集体磕头”一文,我遭到大规模围攻,本人和家属人身安全受到直接威胁,名誉遭到极大破坏,已无法正常工作、生活,不得不就近向所在城市公安局报案。

如果我们稍微回忆一下,就不难发现,“过年磕头”“女子不上桌”等类似的话题近年来每逢春节屡屡成为一个或大或小的焦点。设置这样议题的人,出发点可能有所不同,但产生的结果确实显而易见——能够吸引眼球,制造热点,带来流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各抒己见,本无可厚非,但倘若采用“贴标签”“地域黑”等手段,就难免引发网友非议甚至网络暴力了。

单纯就“山东人的磕头是陋习”的批评声音而言,一定程度地暴露出作者以偏概全、思维固化的不足。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祭祖、春节拜年磕头,并非山东人所独有,在很多地方也广泛存在,“磕头”曾是乡土中国存续数千年的一种淳朴民俗与传统礼仪。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移风易俗深入人心,“磕头”这一风俗日渐式微。我们不赞同带着偏见去看待问题。因此,个别自媒体人为了蹭热点、赚流量,“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武断之举,必然会引火上身,引发争论与事端。

信息网络具有明显的公共属性和社会属性,是现实社会的组成部分。我们常说,“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我们反对网络暴力,也支持“人身安全受到直接威胁,名誉遭到极大破坏”的网友依法维权。

总之,写文章也好,发言跟评也罢,都要实事求是,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建设良好的网络生态,是我们乐见和期待的目标,这需要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也需要每一位网民的呵护与努力。

相关报道:

呦呦鹿鸣:反对“集体磕头” 原文发于2月16日(有删减)

看一位读者给我反映的情况:“鹿鸣君,我是山东济南人,家里向来只给已故亲人跪拜过;本想今年订婚,结果听说男朋友那边(山东枣庄)结婚要当众给全部结过婚的亲戚磕头,包括哥哥表哥堂哥嫂这样的平辈,一共要磕一整天!还说必须磕,他嫂子(某top3院校博士)都磕了,这是他们那的规矩!他初一拜年给小P孩磕头了,因为辈分比他大:)我🤮了,辱没斯文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巩固和延续封建等级秩序,早就不适合现代社会,强迫磕头的话瞬间一点也不想结婚了!”

这位准新娘说的情况,我很惊讶。我来自中国宗族势力最盛的地区之一福建客家地区,家乡历来强调“古礼”,族风很隆,但是,也从未听说我们国家还有这样的“习俗”。刚好我还看到一个视频,是东北的,一个11岁的侄儿,给5岁的舅舅磕头拜年。

我很迷惑啊,这样拜年真的合适?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孟母三迁”的故事吗?孟母第一次搬家,就是因为离墓地太近,结果小孟跟着学祭拜,玩丧事游戏,孟母立觉这绝不适合孩子久居,马上搬走。如果这个11岁的侄儿与5岁的舅舅是在大人的包围下进行“跪拜游戏”,那么,这种地方,同样不适合居住。

“见人就磕头”的氛围,是一种无形的社会压迫。对于不想磕头的人,自是千般委屈。正如那位准新娘对我说的,“有一种孤独感和无力感”。

她和准新郎感情没问题,情投意合,但是,听到要磕头磕一天,而且将来还要给小P孩磕头——仅仅是因为他辈分大,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准新娘感觉到“辱没斯文”“有辱人格”也是很自然的事。

本来欢欢喜喜、两情相悦的结婚,何以至此?

我同时疑惑的是,那位已经按照习俗磕过头的名校博士嫂子,对那些接受磕头的人又有几分真正的敬意呢?

我稍微搜索了一下,不仅仅这位准新娘如此,在各大论坛上,早有人表示了相同的委屈,因此,这不是个案:

初一,还有的读者给我发来私信说,跪了一天,太疼了。于是,关于这个话题,四天前,我发布的第一段话是:【集体磕头,此风绝不可长】,截图如下:

我这段话是随手写的,只是想为那些不想跪又不得不跪的人说几句话。意思也很简单,我们在家,在私人空间,心甘情愿向父母跪拜,这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扩大到公共空间,在街头巷尾,要求人磕头一整天,见人就磕头,这就是陋习,这是对别人的压迫。跪拜,是在清朝灭亡时被一并废除的,难道我们今天还要复兴它吗?

正确的拜年方式是什么呢?

1. 亲友见面,从容作揖(男女手势有别,《礼记.内则》:凡男拜,尚左手;凡女拜,尚右手。也就是说男士左手在上,女士右手在上)。如果要表示隆重,还可以加上躬身作揖。如果要表示简便,则是拱手。

上图为新闻联播主播,下图为电视剧《琅琊榜》剧照

一百年前,一个英国人开的医院,小患者向医生院长行作揖礼表示感谢,医生回礼

2. 到祠堂、灵位前,上香(态度肃静恭敬)、鞠躬。

在农村,还可以按照习俗燃放拜年鞭炮。在城市,携带鲜花。

有好的传统放在面前不用,满大街跪来跪去,还向年小者跪,成何体统?今时今日,你们见过我们国家哪位身负公职的人物在公众场合跪拜?

这样扩大化的集体跪拜风,是不是陋习?应不应该遏止?

我想大家都有自己的观点。这是我的:

1. 礼仪首要,在真情实意;虚情假意的形式,再隆重也是人间祸害,因为它会消弭我们的耻感(“华风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这次各大平台上对呦呦鹿鸣无廉耻无底线的人身攻击就是证明。

2. 尊敬父母,秉持孝道,敬天法祖,是我们为人本份,但同时我们这些已经做了父母的人也要明白:天下无德行的父母比比皆是,既为父母,当有受得住晚辈尊敬的德行。同理,天下无德不仁的老师,也比比皆是。我们要敬的是父母师长,但更要敬父道母道师道。

3. 那些给“小朋友长辈”跪拜的大礼,对跪拜者和受跪者都有害无益,立即免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