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环卫工高温下4小时翻8吨垃圾找回游客儿童手表,“有求必应”感动了谁?

如果是这位回应的副局长当时是亲自去垃圾堆翻找儿童手表,自己婉拒了感谢红包,然后再说出“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们肯定去做”,这样的“暖心新闻”才更有说服力吧……

文 | 王 嫱

昨(7月13日)晚,#翻垃圾找儿童手表被质疑浪费人力#冲上热搜第一。

事情源于几天前的山西媒体报道——

7月1日下午,来自广东深圳的卢女士一家乘坐高铁从太原抵达大同。列车上,孩子将儿童手表装入干净的纸质垃圾袋中玩耍,下车时不慎遗忘在列车上。出站后,卢女士立即向大同南站派出所求助。由于儿童手表具备定位功能,经查询发现,手表定位仍显示在大同南站,卢女士由此判断手表已被当作垃圾处理。

次日上午,卢女士拨打了12345热线向大同市城市管理局求助。大同市新城环境公司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与卢女士取得联系,经追踪,确定手表已随垃圾进入中转站挤压箱,但箱内有约8吨垃圾。

为尽快找回失物,大同市新城环境公司紧急将垃圾转运至富乔垃圾焚烧发电场空地。两名环卫工人徒手在垃圾堆中逐一翻找。

经过4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丢失的手表终于从堆积如山的垃圾中找到,并于当晚送还至卢女士手中。

目前,原视频已无法查看,最初报道这一事件的当地官媒已删除了报道。

因为这则看似正面宣传山西大同的“暖心新闻”,却在发布后引发网友普遍质疑。

有人认为,为找一块儿童手表并不值得花费如此人力物力,“如果是人工耳蜗等关乎救命、要紧的工具还可以这样做,一个儿童手表有必要这样翻找吗?”还有网友表示,在高温下4个小时翻找8吨垃圾,此举并不体恤一线环卫工人:“谁来心疼环卫工人?”

笔者认为,此次事件的确有两个问题值得商榷:

第一,如此兴师动众找一块儿童手表,有必要吗?

笔者查询了一下,市面上带有定位功能的儿童手表普遍价格在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一般不会储存家庭涉密信息。以前新闻报道的环卫工人数小时翻垃圾找的物品,要么是价值十几万到几十万元的人工耳蜗、珠宝钻石等高价值商品,要么就是有助于警方破案的关键物证或唯一不可替代性的物品。而这次深圳游客卢女士孩子遗忘在高铁上的儿童手表,似乎既不高价也不唯一。

第二,转运8吨垃圾让两位环卫工人翻找4小时,谁来买单?

据山西晚报报道,为让卢女士一家不虚此行,大同市新城环境公司的工作人员还暖心安慰卢女士一家放心游玩不用挂记,他们会全力帮忙寻找。卢女士为表感谢,发送红包给两位环卫工人,却被婉拒。

文章丝毫不提两位环卫工人冒着高温4小时翻找8吨垃圾,是否有高温费和加班费。毕竟,环卫工人很难有“说不”的底气。

报道也没有说将这8吨垃圾从大同南站垃圾中转站转运至富乔垃圾焚烧发电场空地的转运费是多少。毕竟,这都是纳税人的钱买单的。

大同市城管局副局长事后回应道:“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们肯定去做。”单看这话当然很有担当,但是仔细一想就知道这是不可能完全做到的。

要知道,任何政策执行起来都有成本,并不能因为暑假期间为了吸引游客而无底线“宠客”,甚至可能“浪费公共资源”。不计成本的政绩,涉嫌作秀,不要也罢!

当然,如果是这位回应的副局长当时是亲自去垃圾堆翻找儿童手表,自己婉拒了感谢红包,然后再说出“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们肯定去做”,这样的“暖心新闻”才更有说服力吧……

参考资料:山西晚报、极目新闻、红星新闻、澎湃新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