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1日,中国新闻史学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2023年年会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拉开帷幕。本次年会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计算传播学研究中心主办。年会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11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本次年会以“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健康传播”为主题,探讨健康传播的研究和实践怎样更好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年会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周敏教授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周敏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党委副书记孔毅致开幕辞。他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必须重视健康传播,构建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让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孔毅介绍到,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作为北师大建设“综合性、研究型、教师教育领先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按照学校“一体两翼”办学格局和“高标准、新机制、国际化”原则,打造的与北京校区同一水平的南方校区。他指出,北师大珠海校区的计算传播学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培养下一代计算传播专业人才,为中国健康传播领域输送人才和智慧。他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在本次年会中能够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激发创新思维,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确保人民的健康福祉得到全面提升。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党委副书记孔毅
中国新闻史学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许静教授致辞。她提到,健康传播在全面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结合时代特征和国家战略需求,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助力全民健康。
中国新闻史学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许静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洪忠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张洪忠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五大学科团队,学院也将继续在健康传播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健康传播贡献力量。他希望本次年会能够为社会提供启发和指导,共同努力为中国的健康传播事业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洪忠教授
随后的主旨演讲环节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陈静茜主持,共有6位专家进行了演讲。
中国新闻史学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孙少晶教授发表了题为《数字时代健康传播的构成与展演逻辑》的主题演讲。他强调,健康是通过传播的过程得以体现与建构的,它不仅是所谓的身体的改善,而且也是人存在价值甚至是生命价值的体现。因此,在传播中理解的健康与我们所体验到的健康都是非常鲜活的。一方面,健康与渗入生活各层面的技术相叠加;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反思技术在数字化生存或技术与社交媒体之间的关系。
中国新闻史学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孙少晶教授
天津中医药大学文化与健康传播学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副主任委员毛国强教授以中医药文化传播为核心作了题为《新时代中医药健康传播机遇与探索》主题演讲。毛教授指出,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健康传播中具有中国特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能加入到中医药健康传播研究与实践的行列中,为中医药传播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期待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目标、切实维护人民健康做出贡献。
天津中医药大学文化与健康传播学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副主任委员毛国强教授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傅华立足健康促进带来了题为《健康促进与健康传播交融》的主题演讲。傅教授提到,虽然这两个领域是分开发展的,但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它们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共同努力可以更好地完成它们的使命。傅华教授认为要取得进步,就必须重新致力于发现研究和实践的共性,扩展基本的概念框架,重新认识共同的目标和方向,同时要认识到行为改变背后的所有不确定因素。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傅华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贾鹤鹏从实证研究出发发表了《如何推动健康传播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基于若干实证研究的反思》的主题演讲。贾教授从科学传播研究谈起,聚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问题,指出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需要关注国际理论成果的本土化,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不仅要有不同场域,也要有不同层次的知识传播。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贾鹤鹏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深圳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周裕琼作了题为《何去何从?浅谈健康传播研究的中国意识》的主题演讲。周教授从本土化的“现实问题”出发,进一步用知识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强调了中国意识的提升不仅仅依赖于研究者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还应当在制度层面优化学术论文和基金项目等学术评价系统,构建更自信更多维的高校评价体系。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深圳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周裕琼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计算传播学研究中心教授吴晔站在计算传播的视角上发表了题为《健康传播可计算吗?》的主题演讲,他提出“能否用计算传播的研究框架来研究健康传播”问题。吴教授以计算传播学研究中心的三个研究成果为案例,指出计算传播以更客观的数据给予健康传播新的思考。他认为,健康传播与计算传播的相互碰撞会带来更多的研究问题,健康传播的X、Y都可以用数据计算来测量。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计算传播学研究中心教授吴晔
在周敏教授精彩的总结之后,本次会议的开幕式圆满结束。
在多学科融合视角下,本次年会向人文、社科、医学等学界业界开放学术论文投稿,得到了全国各高校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共收到投稿近200篇,经专家评议,最终58篇论文入选。本次年会下设八个主题分论坛,议题覆盖“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健康传播与健康促进”“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健康传播”“生育支持、性别与健康传播”“医患关系与健康传播”“计算传播、人工智能与健康传播研究范式变革”“健康风险沟通”“新媒体与健康传播”等多个方面。
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国情的特色现代化,是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现代化。未来,全国健康传播学者将共同推动中国健康传播学科发展、理论研究和实践,健康传播在全面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结合时代特征和国家战略需求,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助力全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