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
针对客户“十年体检未预警患癌风险,确诊已是肾癌晚期”的投诉,爱康国宾昨日夜间发布官方声明称,在基因突变、致癌基因激活到最终癌变的过程中,能否检测到癌症,取决于体检的时间点、检测方法、检测设备以及医师的专业水平。如果体检没有检测到,可能是当时的身体状况以及使用的检测手段确实无法检测。
当事人张晓玲对这种说法并不认可,并向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最新回应表示,“爱康国宾的声明将责任全部推卸给用户,无耻”。
“首先时间点上,爱康国宾没有告诉我是上午检查好还是下午检查好,或者是每月的哪几天检查更好,我们用户是不懂的。其次,检测方法不是用户可选的。我作为体检者,根据爱康国宾的体检项目完成检测流程,是不懂也不需要懂采用的检测方法和设备详情的。检测方式属于医学专业知识,普通体检者怎么会明白?”
张晓玲认为,如果爱康国宾不具备对应检测能力,就不应该设置相关体检项目。“我做了检测,报告里有体检结果,爱康国宾的体检人员还告诉我报告没有任何问题,现在却将没有提前预警健康风险归咎于设备、人员,不愿实事求是面对问题。无法给用户查出问题,大家为什么要花钱、花精力去体检?”
令张晓玲感到愤怒的还有,爱康国宾在回应中自称,在2023年体检报告中,曾提示“左肾错构瘤可能”。这让她感觉官方在故意模糊焦点。“我是右肾透明细胞癌并转移,为什么要回应左肾?”
对于张晓玲提到,此前10年的体检报告中,“癌胚抗原定量”筛查均显示正常,爱康国宾回应,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2022版《肾细胞癌诊疗指南》,目前尚无公认的用于肾细胞癌早期辅助诊断的血清肿瘤标志物,也就是张女士提到的做了十年癌胚抗原CEA的检测结果与肾细胞癌没有被认可的关联性,不能用于是否存在肾细胞癌的风险评估,与肾癌无关。
张晓玲对这一说法也极不认同。她称自己曾两次向爱康国宾体检人员询问何为“癌胚抗原定量”,以及这一指标能反映哪些身体情况。
“我得到的回答都是,这一项目针对心、肝、脾、肺、肾、胰腺几大器官的癌症标志物筛查,结合CT影像等可以检出异常。我曾特意询问影像上显示的右肾钙化问题,体检人员的回复是‘手指破皮结痂也叫钙化’,结合数值来看我的身体没有风险,而且他们表示对我这个年龄的体检者来讲,做这些检查已经够了。”
针对张晓玲不认可爱康国宾的声明一事,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与爱康国宾方面取得联系,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应。
公开回应之外,昨日爱康国宾方面还向媒体表示,已经联系张晓玲。
但张晓玲告诉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爱康方面仅表示会保持积极态度,对于自己要求出具检测样本及影像的要求至今没有动作。她表示,自己已经向卫健委投诉,后续会维权到底。
据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了解,爱康国宾此次被投诉“误检、漏检”事件并非特殊个例。
近年来,爱康国宾体检多次被投诉存在体检报告不准确、误诊漏诊、检查敷衍等现象。仅某第三方投诉平台,关键字含有“爱康国宾”的总投诉量就达到了1306条,其中有多条投诉是针对爱康国宾体检的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包括检测结果弄虚作假。
目前,爱康国宾体检“疑似误诊漏诊”事件仍在话题中心,舆论还在发酵。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将持续关注后续进展。